偏安江南的門閥朝廷——東晉歷代皇帝簡介

2020-09-30     歲月的交錯

原標題:偏安江南的門閥朝廷——東晉歷代皇帝簡介

東晉(317年-420年),是由西晉宗室司馬睿南遷後建立起來的政權,建都洛陽的西晉覆亡,史稱東晉。東晉與北方的五胡十六國並存,這一歷史時期又稱東晉十六國。

東晉曾多次試圖北伐,但由於內部不團結,除了最後篡晉的劉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餘都無建樹。元熙二年(420年),宋公劉裕廢除晉安帝,建立劉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

1,元帝司馬睿(276年-322年)

司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東晉開國皇帝(318年-323年在位)。317年丁丑年三月稱帝,年號(建武),公元318年戊寅年三月改元(大興),公元322年壬午年改元(永昌),共在位6年,元帝司馬睿,琅邪王司馬覲的兒子。晉懷帝任命他為鎮東大將軍,都督揚州江南軍事,西晉滅亡後,司馬睿稱帝,建都建康(南京),史稱東晉。元帝即位後,矛盾四伏。

永昌元年(323年),司馬睿去世,時年四十七歲,葬於建平陵,諡號元皇帝,廟號中宗。

2,明帝司馬紹(298年-325年)

司馬紹(299年-325年10月18日),即晉明帝(322年-325年在位),字道畿,晉元帝司馬睿長子 ,晉簡文帝司馬昱異母兄,母宮人荀氏,東晉第二位皇帝。司馬紹於永昌元年(322年)即皇帝位。與江東大族保持和諧的態度,成功對"王敦之亂"作出善後,穩定東晉王朝的局勢,對安定國家大局的影響非常深遠。太寧三年(325年),司馬紹病逝,終年二十七歲,諡號明皇帝,廟號肅祖 ,葬於武平陵。

3,成帝司馬衍(321年-342年)

司馬衍(321年―342年7月26日),即晉成帝(325年-342年在位),字世根,東晉第三位皇帝。晉明帝司馬紹長子,晉康帝司馬岳同母兄,母明穆皇后庾文君。太寧三年(325年)司馬衍即位,因年幼由其母皇太后庾文君臨朝聽政。咸康八年(342年)六月初五,司馬衍身體不適,下詔讓他的弟弟琅琊王司馬岳繼承帝位;六月初七,在西堂駕崩,享年二十二歲,諡號成皇帝,廟號顯宗。

4,康帝司馬岳(322年-345年)

司馬岳(322年―344年),即晉康帝(342年―344年在位),東晉第四位皇帝,字世同,晉明帝司馬紹次子,晉成帝司馬衍同母弟 ,母明穆皇后庾文君。司馬岳在其兄晉成帝繼位後,受封吳王。後改封琅邪王。咸康八年(342年),晉成帝病重,在掌權的庾冰等人建議下,捨棄二子,立弟司馬岳為皇位繼承人。同年,晉成帝去世,司馬岳繼位。建元二年(344年),司馬岳去世,終年二十三歲,諡號康皇帝。

5,穆帝司馬聃(343年-361年)

晉穆帝司馬聃,字彭子,生於建元元年(343年),是晉康帝司馬岳的長子,母親為皇后褚蒜子。建元二年(344年)九月二十四日,晉康帝將兒子司馬聃立為皇太子。建元二年(344年)九月二十六日,晉康帝去世。九月二十七日年僅兩歲的太子司馬聃即位,尊母親皇后褚蒜子為皇太后,並由褚太后臨朝攝政。昇平五年(361年)五月丁巳日,司馬聃病在顯陽殿去世,時年十九歲。司馬聃死後,諡號穆皇帝,廟號孝宗。

6,哀帝司馬丕(341年-366年)

司馬丕(341年-365年),即晉哀帝(361年-365年在位),字千齡,晉成帝司馬衍長子,晉康帝司馬岳之侄,晉穆帝司馬聃的堂兄弟、母周貴人。東晉的第六位皇帝。咸康八年(342年),司馬丕受封琅邪王。昇平五年(361年),晉穆帝去世,皇太后令司馬丕登基,改元隆和。興寧二年(364年),司馬丕斷谷、餌藥以求長生,結果中毒,崇德太后臨朝攝政。 興寧三年(365年),晉哀帝在太極殿西堂去世,時年二十五歲,諡號哀皇帝,葬於安平陵。

7,海西公 廢帝 司馬奕(342年-386年)

司馬奕(342年-386年),即晉廢帝(365年-371年在位),字延齡,晉成帝司馬衍次子,晉哀帝司馬丕同母弟 ,母周貴人,東晉第七位皇帝,也是東晉唯一一位在位期間被廢黜的皇帝。興寧三年(公元365年)二月,司馬丕死後。同年二月丁酉(2月23日),司馬奕即帝位,在位六年,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為桓溫所廢。被廢後降為東海王。咸安二年(372年),又降封為海西公。太元十一年(386年)過世,終年四十五歲,葬於吳陵。史稱廢帝,又稱海西公。

8,簡文帝司馬昱(321年-372年)

晉太宗簡文皇帝司馬昱(320年―372年9月12日),字道萬。東晉第八位皇帝(372年1月6日-9月12日在位),晉元帝司馬睿幼子。司馬昱歷經元、明、成、康、穆、哀、廢帝七朝,先後封琅琊王、會稽王,累官撫軍將軍。太和六年十一月(372年1月),桓溫廢司馬奕,改立司馬昱為帝。司馬昱名為皇帝,實同傀儡。在位僅八個月後,便因憂憤而崩,年五十三。諡號簡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高平陵。

9,孝武帝司馬曜(352年-396年)

司馬曜(362年-396年),即晉孝武帝(372年-396年在位),字昌明,中國東晉第九任皇帝。他是晉簡文帝司馬昱第六子,母為李陵容。司馬曜四歲時被封為會稽王,咸安二年(372年)晉簡文帝駕崩前夕被立為皇太子並繼承皇位,時年十一歲。後因司馬曜與寵姬張貴人酒後戲言,導致張貴人一怒之下叫來心腹宮人將熟睡中的司馬曜用被子捂死,司馬曜被殺時年僅三十五歲。死後廟號烈宗,諡號孝武皇帝。

10,安帝司馬德宗(382年-418年)

晉安帝司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字安德,生於太元七年(382年),是晉孝武帝司馬曜的長子,東晉的第十位皇帝。太元十二年八月辛巳日(387年9月16日),司馬德宗被立為太子。太元二十一年九月庚申日(396年11月6日),晉孝武帝駕崩,同年九月辛酉日(396年11月7日),太子司馬德宗繼位 ,義熙十四年十二月戊寅日(419年1月28日),劉裕為了能篡奪東晉政權,於是命王韶之勒死晉安帝,時年三十七歲。

11,恭帝司馬德文(386年-421年)

司馬德文(386年-421年),即晉恭帝,東晉最後一位皇帝。晉孝武帝司馬曜次子,晉安帝司馬德宗之弟,母為淑媛陳歸女。司馬德文初封琅邪王,之後歷任中軍將軍、散騎常侍、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司徒、錄尚書六條事等官職。元熙元年(419年)劉裕殺晉安帝,立司馬德文為帝,年號元熙。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司馬德文禪位與劉裕,東晉自此滅亡。司馬德文被廢為零陵王,同年九月,劉裕派人以棉被悶死司馬德文,時年36歲,死後葬於沖平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ubg3HQBURTf-Dn599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