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癌後吃素更好?美國癌症研究院公布了90%患者都關心的問題

2019-12-05   美中嘉和

來源:環宇達康

根據最新的癌症統計報告,儘管我們在抗癌方面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進步,但它仍然是全世介面臨的巨大公共衛生挑戰,報告指出,到2040年,全球的癌症患者總數將達到2750萬,並且有1630萬患者因此去世。而我國每年癌症的新發病例占全世界的1/4!


關於癌症,總是在不斷傳播著各種流行觀點,有些看上去似乎是有道理的,但事實上在科學上卻是錯誤的 ,特別是當這些觀點有一些理論基礎時,很容易誤導患者。比如,得了癌症就等於得了絕症,癌症不治反而會更好,素食主義更容易餓死癌細胞,等等。




看看,這麼多說法,相信總有一款能——


嚇死你!


但怕歸怕,面對癌症,咱們能做的事還有很多,至少不該被這些謠言騙了。美國癌症研究院公布了關於癌症患者最希望了解的幾大問題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素食主義更容易餓死癌細胞?


素食主義是指只攝入植物性食物,不包括肉,禽,魚,奶製品和雞蛋等所有動物產品。純素食雖然可以滿足人體的營養需求,但研究表明,癌症患者純素食者似乎沒有比正常飲食更具優勢。


美國癌症研究院建議:癌症患者應遵循與預防癌症相同的飲食建議,多樣化的植物性飲食,攝入2/3(或更多)植物性食品,主要是蔬菜,水果,穀物,豆類,堅果和種子;和1/3(或更少)魚,禽肉或肉類和奶製品作為補充。




此外,將紅肉(如牛肉,豬肉和羊肉)每周限制在18盎司(500g)或更少,並避免攝入加工肉類(如香腸和培根)。大量的紅肉會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而少量加工肉類(經常食用)會增加大腸癌和胃癌、的風險。


二,癌症患者能不能吃補品?

這是大部分癌症患者和家屬都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首先,補品能不能吃,吃了會不會喂養癌細胞,讓癌症進展的更快?如果能吃,那麼哪些補品對癌症患者才是更好的?


為了降低癌症的發生風險或復發,美國癌症研究院對許多化合物補充劑進行了研究。



研究顯示:如果您仍在接受癌症治療,請諮詢醫生是否可以服用補充劑,要注意一些研究表明抗氧化劑補充劑可能會干擾癌症的治療,從理論上講,抗氧化劑補充劑用來保護健康細胞免受癌症侵害的相同機制也可以在治療過程中保護癌細胞。如果您已經結束治療,想通過服用某些補充劑來提高免疫,預防復發,也需要遵循醫生的建議。




實際上,在均衡膳食中,會攝入各種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不需要額外補充營養品。


但如果癌症患者飲食量減少,或飲食不均衡,可以在營養師評估後補充維生素。千萬不要依賴補充維生素,這樣會使很多患者減少對天然食物的攝入,比如果蔬類食物,這樣食物中其他營養成分就來源減少。


三,癌症患者吃糖會快病情進展嗎?

腫瘤營養學家說,癌症患者擔心糖會加劇癌症,這是聽到的最常見的說法之一。


我們體內的所有細胞(包括癌細胞)都使用血液中的糖(葡萄糖)作為燃料。但是血糖來自所有碳水化合物食品,包括健康的蔬菜,水果,全穀類食品和低脂乳製品。甚至蛋白質也會在我們體內分解為一些葡萄糖。


雖然完全避免吃糖並不會減慢癌症的生長,但是吃很多高糖食物可能意味著飲食中的卡路里過多。反過來,這又會導致體重增加和體內脂肪過多。肥胖會增加11種常見癌症的風險,包括結直腸癌,絕經後乳腺癌和卵巢癌。


美國癌症研究所建議:應限制精製糖的攝入,女性每天不超過25克,男性每天不超過38克。


四,腫瘤患者可以吃亞麻籽麼?


亞麻籽富含纖維,鎂,硫胺素和纖維。它作為木脂素(在幾種植物食品中發現的天然植物化合物,但集中在亞麻籽中)和一種omega-3脂肪酸的來源特別引起關注。


α亞麻酸對所有腫瘤患者均有利,植物木酚素會被結腸內細菌加工成一種弱化雌激素的復合物。在一項研究中,研究者發現,亞麻籽和亞麻籽油不會干擾他莫西芬,反而會增強其在小鼠上的效果。最近的研究建議,亞麻類食物對於乳腺癌沒有不良影響。動物研究表明,亞麻籽與黃豆的結合在降低乳腺癌的發病風險上比單獨使用黃豆更有效。


五,得了癌症就是死刑嗎?


在美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死於癌症的數字已經穩步下降。一些癌症(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甲狀腺癌)的五年存活率現在為90%或更高。目前所有癌症的5年生存率約為67%。

男性中18種最常見癌症中的11種顯示死亡率降低:白血病,黑色素瘤,骨髓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結腸/直腸癌,食道癌,腎癌,喉癌,肺癌和支氣管癌,前列腺癌和胃癌。其中肺和支氣管癌的死亡率降幅最大。

女性中20種最常見癌症中的14種表現出死亡率降低,包括白血病,黑素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膀胱癌,乳腺癌,子宮頸癌,結腸/直腸癌,食管癌,膽囊癌,腎癌,肺癌和支氣管癌,口腔癌和咽,卵巢和胃。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死亡率降幅最大。


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這些數據是基於大量研究的結果。癌症患者將活多久以及他或她是否會死於這種疾病取決於許多因素,個體化差異很大,包括癌症是緩慢還是快速增長,癌症在體內傳播的程度,以及是否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人的整體健康狀況等等。


六,癌症會傳染嗎?


一般來說,不會。癌症不是一種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傳染病。唯一的情況是在器官或組織移植時,癌症可以從一個人傳播到另一個人。接受曾患有癌症的捐贈者的器官或組織的人可能在將來發生移植相關癌症的風險增加。然而,這種風險極低 - 每10,000例器官移植中有兩例。要避免使用有癌症史的捐贈者的器官或組織。


在一些人中,癌症可能由某些傳染性病毒(例如某些類型的人乳頭瘤病毒(HPV))和細菌(例如幽門螺桿菌)引起。雖然病毒或細菌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它們引起的癌症不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某些傳染因子,包括病毒,細菌和寄生蟲,可能會導致癌症或增加癌症形成的風險。如:

  • 愛潑斯坦 - 巴爾病毒(EBV)
  • B型肝炎病毒和C型肝炎病毒(HBV和HCV)
  •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
  • 人乳頭瘤病毒(HPVs)
  • 人類T細胞白血病/ 1型淋巴瘤病毒(HTLV-1)
  • 卡波西肉瘤相關皰疹病毒(KSHV)
  • 默克爾細胞多瘤病毒(MCPyV)
  • 幽門螺桿菌
  • 後睪吸蟲
  • 血吸蟲


七,癌症手術或腫瘤活檢會導致癌症在體內擴散嗎?



答案是手術或穿刺導致癌症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的可能性極低。按照標準程序,外科醫生使用特殊方法並採取許多措施來防止癌細胞在活檢或手術中擴散。例如,如果他們必須從身體的多個區域移除組織,他們對每個區域使用不同的手術工具。所以,我們該擔心的不是手術或穿刺造成轉移,而是注意這些癌細胞轉移的過程:

  1. 生長或侵入附近的正常組織
  2. 穿過附近淋巴結或血管的壁
  3. 穿過淋巴系統和血液流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4. 停在遠處的小血管,侵入血管壁,並進入周圍組織
  5. 在這個組織中生長,直到形成微小的腫瘤
  6. 新血管生長,從而產生血液供應,使腫瘤繼續生長

不同癌症轉移的常見部位


  1. 八,如果家人患癌,自己也可能患癌麼?


不一定。癌症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只有約5%至10%的癌症是由一個人的父母遺傳的有害突變引起的。在具有遺傳性致癌突變的家庭中,多個家庭成員通常會患上相同類型的癌症。這些癌症被稱為「家族性」或「遺傳性」癌症。


其餘90%至95%的癌症則是因為個人一生中發生的突變引起的,這些突變是衰老和接觸環境因素(如煙草煙霧和輻射)的自然結果。這些癌症被稱為「非遺傳性」或「自發性」癌症。


那麼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遺傳性致癌突變呢?可以通過基因檢測來評估,下面的列表包括一些可用於基因檢測的最常見的遺傳性癌症綜合徵,每種綜合徵中突變的基因,以及最常與這些綜合徵相關的癌症類型。

需要說明的是,即使家族中存在癌症易感突變,也不一定意味著每個遺傳突變的人都會患上癌症。


參考資料:

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causes-prevention/risk/myths

https://www.aicr.org/patients-survivors/healthy-or-harmful/vegetarian-and-veg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