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散養蛋雞的管理方法

2019-10-30     嘉禽業

散養蛋雞在自然條件下成長有很多的優勢,活動範圍大,能吸收充足的自然光,提高機體免疫力,且能促進雞對食物中鈣元素的吸收,從而產出優質的雞蛋。另外,散養雞可以通過啄食地表的泥土來獲得食物中缺少的一些微量元素,促進消化,增強體質。但散養蛋雞也有一定的缺點,因為散養雞隨意啄食,所以一定要注意周邊環境的安全性,周邊不能出現污染源,如工廠排出的毒氣和廢水等,另外還要防止人為傷害,所以在雞在出雞舍活動的時候,也要規劃一定的範圍,並勤加觀察周邊的情況。除此之外,秋冬季節散養蛋雞需要更好的管理方法,才能獲得較高的產能,取得更好的效益。

一、要保證營養

一般散養蛋雞每天採食100-120克飼料,在蛋雞產蛋前要保證體重能達標,對於體重不達標的蛋雞,可採取增加光照時間,或連續停喂兩天,推遲開產時間的方法來延長增重的期限,同時提高蛋雞飼料的營養濃度,促進蛋雞開產前體重增加,達到標準後再開產。蛋雞開產後不能限量,否則蛋雞採食不足,營養不夠,體重下降,同時會影響卵泡發育,導致後期產蛋率低。

儘量給蛋雞使用全價飼料,以保證蛋白質及鈣、磷的含量,使營養均衡。雖然散養蛋雞能從土壤中獲得一些礦物質,但由於很多地區土壤中礦物質含量較少,不能完全滿足機體需求,而玉米、麥麩中收蛋白質以及鈣、磷的含量也相對較少。如果給蛋雞飼喂全價料,則能保證蛋雞攝入充足的營養,既可滿足其體重發育、產蛋需求,又可避免發生啄羽、癱腿等營養缺乏症。

二、保證光照時間

蛋雞所需光照時間一般為14-16小時/天,光照不足會使蛋雞產蛋量下降。秋冬季節氣候寒冷,雞群的外出活動時間也要選擇陽光充足的時候,自由活動時讓雞群吸取自然光,回到雞舍後要用燈光來補充日光的不足時長。雞舍中安裝燈泡要距地面2m高,雞舍日光燈的安裝密度以每15m安裝1個有良好反射燈罩的40W燈泡為宜,燈與牆的距離應為燈泡間距的二分之一。至於光照的顏色,雛雞一般採用紅光,成雞一般採用白光。

三、加強通風和保暖

雞舍內的小氣候對蛋雞的健康和生產力有很大的影響,但通風和保暖兩者之間的關係又很難調節。所以,秋冬季節雞舍通風和保暖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因為它們是相對的,通風會使溫度降低,保暖會限制通風量。為了保證蛋雞健康生長,還是要想盡辦法在秋冬季節改善和創造良好的雞舍小氣候。

關於雞舍的溫度,育雛期的溫度應控制在28度左右,過了育雛期之後可控制在20-25度左右。要想在通風的時候保證溫度不變,可以適當的添加取暖設備。

關於通風,最好能給雞舍開啟適當面積的天窗,即能擁有很好的通風效果,又不至於吹到雞群,而且天窗式的通風不會過快降低舍內溫度。如果是密閉式雞舍,在冬季可以開啟風機進行通風換氣,適當的換氣量不僅可以保持雞舍溫濕度和空氣品質的穩定,還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加濕和供暖,以節約能源成本。另外還需要注意其它地方是否有風口,如不用的風機、濕簾以及窗邊或牆體縫隙等,把這些用不著的風口全部堵嚴,減少不必要的通風,增強雞舍保暖效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iOxHG4BMH2_cNUglXt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