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海鮮的朋友們注意啦!
近日,秦皇島市發布緊急提醒
因近期海虹中麻痹性貝類毒素超標風險高發
建議廣大群眾不要捕撈、購買、食用海虹
海虹,又叫貽貝、青口、淡菜、殼菜、東海夫人……雖然名字五花八門,但看到它的樣子一定能認得
毒素從哪裡來?
其實海虹本身並沒有毒,但氣溫高的季節,海洋藻類繁殖迅速,海虹極易攝食有毒藻類或與有毒藻類共生,導致體內毒素蓄積,形成貝類毒素。人吃了染毒的貝類後,貝類毒素會在人體內迅速釋放,致人中毒。
麻痹性貝類毒素中毒症狀
根據人體中毒症狀,可分成麻痹性貝類毒素、腹瀉性貝類毒素、神經性貝類毒素和健忘性貝類毒素等,目前這四類貝類毒素引發的中毒均無特效的治療藥物。
其中,麻痹性貝類毒素被認為是事故發生頻率最高、分布最廣、危害程度最大的一種。中毒的主要症狀為:口唇、面部、脖子刺痛和麻痹,伴有頭暈、嘔吐、腹瀉等,嚴重者甚至窒息死亡。
麻痹性貝類毒素極耐高溫,家庭普通加熱方式不能降解毒素。
如何預防麻痹性貝類毒素中毒?
1.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避免選擇來自赤潮地區的貝類。
2.去掉內臟。麻痹性貝類毒素在消化腺、裙邊、鰓部、性腺等部位含量較多。去掉這些部位,可減少毒素,降低中毒風險。
3.避免喝湯。麻痹性貝類毒素是一種水溶性生物毒素,這種毒素會在烹煮的過程中逐步溶於湯汁中,因此湯喝得越多,中毒風險越大。
海虹雖美味
近期勿食用
一旦食用海虹等貝類海產品
出現噁心、嘔吐、腹瀉
腹痛、肌肉麻痹等症狀
必須立即就醫
謹防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