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的民警每天都在忙些啥?
在天安門廣場上
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門地區分局的民警們
24小時不眠不休巡邏執勤
熬大夜、抗嚴寒、斗酷暑
其工作強度非常人所想
這一期
記者繼續跟隨民警進行實地探訪
帶你真切感受
兩天之內如何曬黑3個度
1
人民英雄紀念碑
廣場中心的執勤點
人民英雄紀念碑坐落在天安門廣場的中心,正陽門北約440米的南北中軸線上。
9月6日,記者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執勤點見到了天安門地區分局巡警四大隊副大隊長崔靜國。「我們巡邏隊涵蓋廣場的各個角落,在這裡執勤,警情以求助類為主,比如遇到兒童走散這類警情,一般半小時內就可以找到並送回。」崔靜國說,他滿是汗水的臉上透著股驕傲。
崔靜國的冰袖。記者馬汪瑩 攝
「在這裡執勤實在太曬了!」記者不由地發出感嘆,汗水穿成線似地往下滴落。「我們統一配發了防曬冰袖,還有清涼包呢!」崔靜國開心地指著自己的胳膊說道。
2
毛主席紀念堂
千里而來只為你
毛主席紀念堂。記者馬汪瑩 攝
毛主席紀念堂位於天安門廣場南端,坐落在原中華門舊址,是以毛澤東主席為核心的中國第一代革命領袖的紀念堂。在紀念堂的東南角有一個小小的警務工作站。相對於平均年齡只有28歲的廣場巡邏隊員來說,在這裡工作的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老民警。
毛主席紀念堂警務工作站。記者馬汪瑩 攝
「這個警務工作站成立於2018年12月31日,從一成立我就來到了這裡。」說起在這裡工作的經歷,天安門地區分局毛主席紀念堂警務工作站站長王罡回憶道,「這裡的警情一般比較特殊,會有一些來這裡祭奠的老同志聲淚俱下、情難自已,需要一些急救類的幫助,我們也會在第一時間採取急救措施,必要時幫忙聯繫救護車。」
9月6日記者跟隨王罡執勤的腳步來到了紀念堂門廳前,看到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大娘靠牆蹲坐在地上,面露不適,王罡見狀立刻上前詢問。
王罡及時幫助中暑的大娘。記者馬汪瑩 攝
大娘表示自己因天氣炎熱有點中暑,並無大礙。王罡放下心來,拿了瓶水擰開後遞給大娘,此時紀念堂內的工作人員也取來了小馬扎,王罡扶著大娘緩緩落座。
大娘今年已經90多歲,家住在黑龍江,來毛主席紀念堂瞻仰毛主席是她多年以來的願望,但因為年事已高,心愿遲遲未能達成,今天終於在女兒的陪同下來到了這裡,內心感慨萬千。第一次來到北京的大娘,真真切切感受到北京警察的「熱心腸」,陪同在一旁的女兒也連連稱讚,「北京警察真好!」
3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一小時被問路上百次
「故宮怎麼走?」
「想去天安門從哪裡過?」
「地鐵站怎麼走?」
「去國博在哪裡排隊?」
……
9月7日10時許,記者來到中國國家博物館北門安檢口的執勤點,這個時間段的客流量很大。天安門地區分局巡警二大隊二中隊長張劍被圍在人群中間,各種各樣的問題向他拋來,記者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但看著他從容應對,記者不由得豎起大拇指。
短短一分鐘,張劍就耐心回復了7個遊客有關問路的問題。「現在已經過了暑期旅遊高峰,遊客已經少很多了,人多的時候一小時被問路上百次。」張劍笑呵呵地說,順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
「干我們這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這三『心』——耐心、細心和恆心。」張劍頓了頓繼續說道,「每天同樣的問題會被反覆詢問多次,要不厭其煩地一一進行解答,這是耐心;地處中心,需要保持警惕提前發現異常,這是細心;我們每天執勤的時間非常長,必須要有韌勁兒才能堅持下來,這是恆心」。
縱使人潮洶湧
也能在第一時間
尋找到那一抹藏藍
指路、尋找失物、化解糾紛、安全檢查
……
看似不起眼的一樁樁小事
匯聚成天安門腳下默默無聞的守護
明天
記者將為大家介紹幾位
天安門地區分局的「老夥計」和「小年輕」
聽他們講講在天安門執勤的那些事兒
總策劃丨孫福會
執行策劃丨張耀宇 王麗雪
融媒體報道組記者丨付靜 馬汪瑩 張錚 劉暉 郭垚 張慶揚 呂品璋
來源:平安北京 中國警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