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三大產業如何撐起世界500強?

2022-05-09   和訊科技

原標題:TCL三大產業如何撐起世界500強?

自2017年開始逐步推進經營變革轉型、重大資產重組以及對天津中環集團的收購,TCL旗下三大產業的格局逐漸清晰。

數據顯示,2021年TCL(集團)實現2523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了65%,已達到世界500強的水平,171億元的凈利潤,增長幅度高達129%。

這樣的成績單無疑是亮眼的,背後卻是其橫跨半導體顯示領域、新能源光伏與半導體材料領域、智能終端領域三大業務板塊,面臨各不相同的複雜環境。

如何在周期性明顯的面板行業中穩住自己的節奏,如何更大程度抓住光伏行業景氣周期帶來的紅利,如何在面臨挑戰的智能終端行業中尋找新的增長點,都是身處複雜形勢中的TCL需要考慮的問題。

01、「從大到小」的面板

TCL的半導體顯示業務即面板業務,雖然是To B的一門生意,但小到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大到電視、商用屏、廣告屏,TCL生產的各種螢幕其實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

作為TCL旗下貢獻收入和凈利潤最多的業務板塊,半導體顯示業務2021年實現收入881億元,同比增長88.4%,為TCL(集團)貢獻了42%的收入,凈利潤106.5億元,同比增長高達339.6%,在凈利潤總額中占比更是高達66%。

自2009年開始從終端業務向上游面板業務延伸,TCL旗下子公司TCL華星,通過內生增長和外延併購,逐漸鞏固了在全球面板行業的頭部地位。

大幅增長的業績背後,2021年面板行業面臨的其實是頗為複雜的外部環境,全年「前高後低」的趨勢明顯。

相比過去幾年的面板價格波動,2020年開始的新一輪周期尤其明顯。Wind數據顯示,從2020年5月末的價格低點,到2021年7月末的價格高點,65吋、55吋、43吋和32吋液晶面板價格分別提高了81.48%、123.53%、104.41%和178.13%。

但截至2021年末,四個尺寸價格分別較高點下跌了34.48%、46.93%、48.92%和56%,到2022年4月末價格持續下滑,且已基本降至2020年5月末的水平——即保本的資金成本線。

這種「過山車」般的走勢事實上源於面板行業長期以來的周期性。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秘書長鬍春明曾表示,「周期性基本上是所有製造業的常態,區別在於強度和周期性的表現」,在他看來,顯示行業一直被認為是「強周期性」行業,是因為整個行業利潤水平變化明顯,且這種變化與供需關係和市場規模有較強的正相關性。

相比之下,這一輪周期相比以往的特殊之處在於,除了供給側產能增長和需求端變化雙因素的影響,疫情原因帶來的物流成本上升和需求端變動也是此輪價格調整的重要原因。

在循環往復的周期波動中,面板行業參與者也並非完全被動。

一方面,頭部企業通過擴充產能提高行業集中度,逐漸加強對價格的話語權,弱化周期性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在大尺寸領域站穩腳跟後,TCL華星選擇向全尺寸轉型,順應行業趨勢的同時,以更多元的產品抵禦風險。

2021年,TCL華星實現銷售面積3949.1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了36%,收入凈利潤均創下新高。具體來說,其TV面板市場份額全球第二,其中55吋產品份額穩居全球第一,65吋和75吋產品份額全球第二,8K和120HZ高端電視面板市場份額全球第一。

(TCL面板車間)

除了電視面板,TCL也在大尺寸面板領域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報告期內其非TV類業務占比超過23%,交互白板、數字標牌、拼接屏等商用產品領域成為頭部客戶的核心供應商,其中交互白板市場份額提升至全球第一。

鞏固大尺寸領域的優勢之外,TCL華星也在豐富中小尺寸領域的產品線。

2021年第四季度,TCL在電競顯示器領域的市場份額已經躍居全球第一,t3(第 6 代 LTPS-LCD 顯示面板)產線加速向中尺寸轉型,全年非手機類產品收入占比提升至41%,且LTPS筆電出貨量和LTPS平板出貨量分別位居全球第二、全球第一。

小尺寸領域內,t3產線LTPS手機面板出貨量保持在全球第四,同時拓展VR/AR等新型顯示產品提高盈利能力,t4(OLED)項目第一期已順利達產,摺疊屏、屏下攝像技術和LTPO技術則成為差異化路線的關鍵。

根據年報披露的信息可以得到一組數據:TCL華星大尺寸面板和中小尺寸面板每平方米的銷售單價分別為1498.13元和13415.47元,後者是前者的8.9倍之多。

(TCL手機面板)

中小尺寸面板無疑是一門值得做的生意,雖然當下仍處於產能爬坡疊加價格低谷的階段,尚未實現盈利,但從大尺寸向中小尺寸延伸的動作,意味著下一個景氣周期到來時,TCL面板業務將具備更強大的爆發力。

02、增產、創新

區別於面板行業「前高後低」的全年走勢,TCL(集團)旗下的新能源光伏與半導體材料業務正處於不斷上升的「超級周期」中。

2020年TCL收購天津中環集團,之後經營並表,A股上市公司TCL中環就成為TCL科技的子公司之一。

從2021全年數據來看,TCL中環旗下的新能源光伏與半導體材料業務,合計為TCL(集團)帶來411億元收入和44.4億元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高達115.7%和200.58%,占集團總收入和凈利潤的比重分別為19%和27%,屬於2021年業績增長的重要動力之一。

費用方面,2021年TCL中環在收入大漲的基礎上,銷售費用從1.59億元降至1.31億元,研發費用從6.19億元大幅增至18.59億元,整體費用率從2020年的12.86%降至9.3%,為過去5年來最低水平,控費效果明顯。

作為TCL中環最主要的一項業務,應用於光伏領域的矽片和電池組件等新能源材料,在2021年帶來384.48億元收入,占比93.54%,另有21.26億元來自於半導體矽片業務,應用於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設備或工業控制設備上的功率器件、邏輯晶片、儲存晶片等。

(天津中環紅原花海光伏電站)

在環保的大命題下,目前全球範圍內已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目標,中國則表示將於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隨著新能源光伏行業邁入平價上網時代,度電成本持續降低,光伏產業成為新能源背景下不可忽視的一個高增長行業,2021年全國光伏新增裝機規模54.88GW,同比增長13.8%,國內組件出口量100.55GW,同比增長27.3%,行業預測2025年全球裝機量將達到390GW。

有利的外部條件下,如何更大程度吃下行業紅利且保持自身競爭力,是一個關鍵。

TCL中環的做法是一邊擴充產能提高訂單消化能力,一邊不斷進行研發創新,以領先的技術保持自身競爭力。

2021年末,TCL中環光伏矽片產能提升至88GW,銷量規模同比提升45%。在那之後,寧夏銀川50GW(G12)級單晶矽材料智能工廠於2022年1月17日首顆G12單晶順利下線,另有25GW年產能和30GW年產能的超薄矽單晶片和單晶材料工廠項目正在推進當中。

產能擴大的同時,報告期內TCL中環首發的210平台型技術優勢得以凸顯,在長期構建的良好供應鏈合作下,上游供應鏈價格動盪的影響也得以減緩,G12產品規模的提升和產品結構轉型均得到了保障。

在半導體行業,矽片經歷了從6英寸到8英寸、12英寸的演變歷程,通常來說矽片尺寸越大意味著一個矽片能夠生產的晶片數量就越多,單個製造成本也就越低。

TCL中環的「G12」指的就是12英寸超大鑽石線切割的太陽能單晶矽正方片,面積達到44096平方毫米,相較於傳統M2面積增加了80.5%,是TCL中環在2019年推出的技術,也是目前更為主流的一種矽片尺寸。

半導體材料業務方面,2021年內,TCL中環半導體拋光片、外延片累計出貨量已達380MSI,全球範圍內的市占率提高至2.7%,是中國境內最大的生產製造商,基本覆蓋了國內市場客戶。

按照TCL中環的計劃,到2023年底要實現6英寸及以下110萬片/月、8英寸100萬片/月、12英寸60萬片/月的產能目標。

在面板業務處於價格低谷的當下,處於上升周期中的新能源光伏與半導體材料業務,無疑成為上市公司TCL科技業績增長的一個重要支持。

(TCL總部)

更具體來說,TCL所在的半導體顯示產業與TCL中環的兩個產業同屬於泛半導體產業鏈,能夠共享發展規律、戰略資源和運營管理邏輯方面的思路和積累,同時由於周期性不同,兩者又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互補。

2021年TCL科技整體費用率的降低、毛利率的提高,可視為這種協同和優化的初步體現。

03、智能終端的反擊

如果說TCL旗下面板業務當前的關鍵詞是「轉型升級」,半導體光伏和半導體材料業務的關鍵詞是「擴產」和「創新」,那麼智能終端業務的關鍵詞無疑就是「中高端」和「全球化」。

在TCL成立後的第40年,作為其起家業務的電視行業正面臨巨大的挑戰。

以電視業務為主的TCL電子年報顯示,「2021年,全球疫情仍給行業及消費需求帶來較大挑戰,面板、晶片等原材料及國際物流價格波動給行業帶來經營壓力。」

第三方機構奧威睿沃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TV出貨量214.5百萬台,同比下降了6.2%,是六年來最低點。

全球智能電視出貨量萎靡的背後,疫情的變異和擴散導致全球經濟體恢復緩慢、消費者採購能力趨弱是首要原因。

液晶面板和晶片等零部件價格持續波動,又給整機彩電廠商帶來備貨困難,在其背景下,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彩電市場之一,前三季度的電視出貨量均較低迷,下半年雖有回升,但全年出貨量還是下降了13.2%。

綜合影響下,TCL電子全年收入824億元,在全球範圍內以2358萬台的銷量居於第三,僅次於三星和LG,在國內保持第一,領先于海信、小米等品牌,但為TCL(集團)貢獻了39%收入的同時,只創造了7%的凈利潤,壓力顯著。

行業「陣痛」下,TCL智能終端業務試圖以多元化應對外部環境——向中高端發展、向海外市場開拓、向全品類發展,成為其採取的幾個具體路徑。

2021年,TCL中高端系列的量子點智屏以及Mini LED智屏銷量均有明顯增長,增幅分別達到53.8%和50.5%,年內TCL智屏在全球的市占率提升至11.5%,居全球前三。

高端產品的發展直接帶動整體平均售價,2021年TCL智屏的平均售價同比增長了36%,帶動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9%至132.4億港元。

高端業務發展的同時,TCL電子的研發費用從上年的13.72億元增至2021年的20.28億元,占總收入的比重也從3.2%提高至3.31%,技術帶動產品溢價的路徑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海外市場方面,報告期內TCL電子在北美市場、新興市場和歐洲市場的收入均有明顯增長,增幅分別達到46.79%、58.73%和75.95%,海外市場合計收入同比增長了56.67%,遠高於國內市場的增長。

在家電行業「出海」的風向標下,TCL智屏業務算是走在前列的一個代表。具體來說,2021年其智屏業務國際市場銷量同比增長了7.6%,平均售價同比增長了25.1%,在北美市場銷量位居第二,在澳大利亞、巴基斯坦兩個重要的新興市場銷量位居第一。

產品的全品類方面,發力點從空調、冰箱、洗衣機三大件到更為細分的賽道,TCL均有涉足。

2021年內TCL空調的全球銷量達到1166萬套,同比增長8.1%,在全球排名第四,冰箱和洗衣機全球銷量分別達到186萬台和217萬台,分別同比增長21.8%和20.4%,均大幅高於國內市場的銷量增幅。

另有智能門鎖、空氣凈化器、掃地機、AR/XR智能眼鏡、教育平板等新的智能終端產品陸續在2021年內推出,而這些都是目前市場上增長迅速的細分品類。

原有的產業周期疊加疫情影響,TCL涉及的面板、光伏和智能終端業務正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

但半導體顯示和智能終端業務在產業鏈協同方面的優勢逐漸顯露,布局光伏行業後對周期性明顯的半導體顯示行業也起到明顯的業績緩衝作用。

如何平衡分別處於大幅波動、上升周期和相對低谷大環境中的三個產業板塊?TCL以一份增長的年報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作者丨余魚,編輯丨劉肖迎)

(除單獨標註來源外,以上圖片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