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這項運動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了,很多人在堅持一段時間跑步之後都會有參與一次馬拉松的想法,這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事情。但是馬拉松並不是那麼簡單的運動,很多人在參與馬拉松的時候出現問題。
我們每次看到別人跑馬拉松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跑步的時候膝關節疼痛,比如跑步的時候堅持不下去,這些情況都會讓一部分人沒有辦法完成馬拉松。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在跑馬拉松的時候,身體耐力不充分。
很多人都知道,跑步是需要一定的技術的,但是卻很少有人在跑步的時候能夠把技術性體現出來,而當你認真去觀察馬拉松頂級運動員跑步的樣子,你會發現和我們平時跑步有極大的不同。從跑步的動作到跑步的節奏,以及發力方式等等,都是極不相同的。
第一點,跑步的時候節奏穩定。很多人在跑步的時候都是隨著自己的體力去調整跑步速度,但是大家都知道,想要在跑長跑的時候跑得更快更遠,我們應該進行勻速跑步,而不是跟隨自己的體力變速跑步。
很多人在剛開始跑步的時候,都是很快的速度,但是隨著體力下降,開始慢慢的跑步,這樣的跑步方法就是非常不合理的,非常浪費體能。往往在剛開始跑步的時候,肌肉中的代謝速度會非常快,所以很容易堆積乳酸,隨著跑步的進行,腿部肌肉也不斷疲勞,會變得越來越沉重。
所以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體能狀況來制定跑步的速度,這需要我們平時有一定的跑步經驗才能確定。我們可以制定每五分鐘跑步的路程,然後在跑步的時候跑三十分鐘,要求自己每個五分鐘跑過的路程都是一樣長的,這樣練習就可以讓自己的跑步變得勻速。
第二點,跑步的時候跑步方法。很多人在跑步的時候都是沒有掌握合適的跑步方法的,在跑步的時候有的人說要大步幅跑步或者跑步的時候要轉髖等等,有些經驗技巧是對的,有些則是不對的,不同階段的人能夠使用的技巧也是不一樣的。
頂級的馬拉松運動員,在跑步的時候是採用的大步幅高步頻跑步方法,在跑步的時候經常步幅會超過自身的身高。很多人說跑步的時候要用腰髖力量,就是從這裡來的。在跑步的時候採用大步幅高步頻跑步,可以增加肌肉百分之二十的彈性,節省近一半的體能。
正因為這個原因,計劃所有馬拉松選手都會把自己的跑步頻率固定住每分鐘一百八十步以上,而頂級的運動員更是有優秀的跑步技巧,把腹部、腰部力量運用到極致,把自己的步幅變得出奇的大,在跑步的時候又輕盈又快速。
但是對於剛開始跑步的人來說,在練習的時候先增加跑步頻率,在固定到每分鐘一百八十步之後,再嘗試增加自己的跑步幅度,長時間練習,就能找到跑步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