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群,學渣和學霸發被大學錄取的信息,親戚的不同態度太現實

2024-06-12     大果小果媽媽

導言

最近,高考剛剛結束,不久後成績也將逐漸揭曉,學生們會陸續收到了錄取通知書。那些沒有考上的孩子,則在考慮復讀或者尋找其他出路。

一位朋友回憶說,高考前,老師曾對學生們說:「別看現在你們玩得開心,等高考結束後,環境和他人的態度會將你們分成不同的等級,到時候連見面都難。」

老師的話一語中的。高考成績一出,不同的錄取通知書便劃分出不同的「等級」和待遇。

02

就拿我們家的大家庭來說,不同的態度表現得非常明顯。

記得去年,我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參加高考。妹妹收到錄取通知書後,嬸嬸立刻拍照發在了家族微信群里。妹妹被本地一所不錯的本科學校錄取了。

大家紛紛稱讚:「這所大學很好啊,我以前路過時,大門特彆氣派!」

「這女孩真有出息,金融專業,以後肯定能賺大錢!」

……

正當大家在誇獎時,三爺家的一個姨也發了一張圖,是弟弟的錄取通知書。弟弟考上了北京的一所985高校。

她還附上文字說:「本來不想提,怕大家覺得我炫耀。但這畢竟是孩子一輩子的大事,決定請大家聚一聚,熱鬧一下。」

群里頓時炸開了鍋:有人恭喜,有人祝賀,還有人請教學習經驗。

有人說:「這孩子從小就有出息,面相真好。」

嬸嬸被氣得不輕,直說:「這遠房親戚故意在我發之後發,這是啥意思?」

她還埋怨女兒不爭氣,沒有給自己「爭光」。

在大群里,大家還客套著說些恭維的話。但在小群里,話就變得難聽了。為了這事兒,甚至專門拉了個小群。

有人說我嬸嬸和妹妹的:「天天吹自己孩子學習多好,成績出來打臉了吧!」

有人說我姨和弟弟的:「上了北京985又咋樣?還說『我不是炫耀』、『大家來聚聚』,不就是讓別人掏錢嗎?她家那個書呆子,見人連招呼都不會打,將來能有啥出息!」

嬸嬸從某個地方聽到了這些話,整個人都炸了,說現在的親戚,一個個都不盼著別人好?平時看著笑臉相對,心裡竟然這麼多壞水!

嬸嬸氣得不輕,最後還去了一趟醫院……

02

孩子的成績:成年人攀比的「工具」

在現代社會,孩子的成績往往成為家庭內部攀比的工具。特別是在高考這種重要節點,孩子的成績不僅代表個人的努力和才華,也被賦予了家庭榮譽的象徵意義。

在大家庭中,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當自家孩子的成績不如別人時,難免會產生負面情緒。

然而,這種攀比心態對家庭關係的和諧無益。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板,成績只是衡量他們能力的一種方式,並不能全面代表他們的未來發展潛力。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全面發展,而不是一味地用成績來衡量他們的價值。

在高考結果公布後,家庭成員需要進行心理調整,以平衡不同情緒。

首先,我們要認識到,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無論成績如何,他們都值得被尊重和肯定。對於成績不理想的孩子,我們要給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勵,而不是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家庭的壓力和失望。

其次,家庭內部需要建立一種健康的溝通方式。在分享孩子成績時,要注意方式和語氣,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嫉妒。家長們可以在公開場合分享孩子的喜訊,但也要顧及其他家庭成員的感受,避免過度炫耀。

成功不僅僅是高考成績,還包括許多其他方面。孩子們未來的道路是多樣化的,有的人在學術上表現出色,有的人在職業生涯中取得成功,還有的人在個人興趣和愛好中找到自己的價值。作為家長,我們要有一個更加寬廣的視野,擁抱多樣化的成功觀。

一個孩子被985高校錄取,固然值得慶祝,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未來一定會比其他人更成功。

相反,一個沒有考上理想學校的孩子,也可能在未來的某個領域嶄露頭角。重要的是,我們要幫助孩子找到他們真正的興趣和天賦,並支持他們在這個領域中不斷努力和追求卓越。

果媽寄語

高考雖然重要,但它只是人生中的一個階段。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和道路,作為家長,我們要用寬容和理解的心態對待他們的成績和表現。

在家庭中,我們要儘量避免攀比和炫耀,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全面發展和長遠幸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望子成龍」,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自己的領域中發光發熱,創造屬於他們的精彩人生。

聲明: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刊載此文是出於傳播知識傳遞信息的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

作者簡介:果媽,家庭教育指導師,專注分享育兒知識、親子教育經驗、婚姻家庭感悟,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d8f6aa84224aca093d847f2dec85e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