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水槽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選不對它,照樣會影響做飯舒適感。我家水槽換了二次,才總結出到底該如何選到合適自己家用的水槽。
若再買我一定會拒絕「9種」!不是矯情,是用著不舒服,建議提前看看,別再踩坑啦~
陶瓷水槽顏值高質感好,裝在廚房格調高,只不過陶瓷材質不耐刮,久用表面易受損留痕跡,難以修復。
而且陶瓷台盆體格厚重,邊緣縫隙較寬易留衛生死角,特別是廚房內油污多,蹭在水槽內不好清潔,只會增加清潔負擔。
建議:廚房油污多對水槽影響大,儘量選擇強度高的材質,比如不鏽鋼,耐用衛生,關鍵是好清洗。
不鏽鋼水槽根據工藝的不同可劃分為絲光面、拉絲面、鏡面和壓紋面四種形式,其中拉絲面質感好且耐磨耐刮,鏡面鋥光瓦亮但久用易留劃痕,壓紋面紋理重易藏污垢。
建議:選不鏽鋼水槽,首選表面磨砂拉絲的工藝,耐磨好打理。有條件也可以選表面帶納米抗油污釉面的,不留水垢和油污更好清洗。
容易安裝,耐用結實,但由於安裝方式導致水槽與台面處留縫隙,時間久了藏污納垢難打理。
建議:沒有特殊需求一定裝台下盆,顏值高且台面易清理。
水槽的款式很多樣,像圓形、半圓形、L形、缺角槽、扇形等都可定製,造型看起來獨特又個性,但這種異形槽定製費用高,且主要是針對小廚房、台面局限性大,為充分利用空間而設計的,無需跟風。
建議:如果廚房空間足夠,選常規款式即可。台盆樣式過於個性,反而不利於使用。
儘管用著方便,但水槽容量有限,空間感不足。深度較深、寬度較寬的鍋具洗滌存在困難。
建議:若台面足夠寬,儘量選大單槽,空間大深度深,一次性洗完所有蔬菜,洗鍋也更自由。
材料好代表水槽的品質,材料厚代表使用的長久度。劣質水槽槽體厚度一般0.6mm以下,優質水槽槽體厚通常在0.6-1.0mm,部分進口水槽槽體厚度可達1.0-1.2mm、1.2-1.5mm。
建議:有能力首選進口槽體,厚度高強度大,更耐用;預算不足就選國產水槽,槽體厚在0.6-1.0mm為佳。
一般而言水槽整個背面都會有一層灰質感的防冷凝塗層,主要是為了避免水槽壁部凝結水汽,讓櫥櫃受潮發霉。
建議:選水槽時多留心背部的塗層,上手摸摸看是否完整無缺,是否塗抹均勻,減少後顧之憂。
水槽深度淺,洗菜刷鍋會往身上濺水;水槽太深則需要增大彎腰角度,無論怎樣使用都難受,所以水槽進深要在合理範圍內。
建議:正常情況下,水槽進深保持在20-25cm屬於舒適,最好不要低於20cm。
水槽四邊是90直角的話會留污垢,後期刷洗台盆很費力。
建議:一定要選弧度設計的台盆,圓潤好看,重點是便於打理。
水槽位置根據廚房布局來,一般是按照水槽-備餐檯-爐灶這樣的順序來;
瀝水架、瀝水盆等配件能讓單槽變多功能槽,不用時收起來,很靈活。
抽拉水龍頭能夠大大提升廚房效率,洗碗、洗菜、接水、打掃水槽都方便很多。
有條件直接廚下安裝垃圾處理器,完美解決下水道堵塞和垃圾分類的問題。
(文章原創,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