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整合:抱團取暖,還是為新品牌讓路?

2023-06-15   每日汽車觀察

這兩年合資品牌退出中國的速度,比想像中要快,看不到希望的跨國車企不願再死磕中國市場,要麼賣掉股份全身而退,要麼放棄國產改為純進口品牌。

不過作為法系乘用車在中國市場的獨苗,神龍汽車似乎從沒有過放棄的打算。

6月11-12日,神龍汽車在2023年年中經銷商大會上,宣布了營銷變革計劃,未來東風標緻和東風雪鐵龍兩個品牌經銷商全面併網,神龍汽車的公司架構也進行了重整。

這一步變化,表面上看是神龍汽車旗下雙品牌面對競爭激烈的中國車市,主動抱團取暖。不過更深層來看,這或許也是在為全新的電動品牌到來鋪路。

拚死一戰

標緻雪鐵龍和東風汽車早在1992年就成立了合資公司神龍汽車,推出了東風標緻和東風雪鐵龍兩個合資品牌,伴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爆髮式增長,2015年神龍汽車年銷量達到了71萬輛。

隨後神龍汽車進入了瓶頸期,在合資市場的份額逐漸被其他品牌擠占,2016年至2020年銷量分別下降了15.2%、36.85%、32.89%、55.17%、55.74%,2020年全年銷量5萬輛。

2021年,神龍汽車曾一度傳出「兩室一廳」的改革方案,保持中法股東的股比不變,現有生產基地也保留下來,東風標緻改由Stellantis集團主導,東風雪鐵龍由東風集團主導。

但是這個雙品牌分而治之的方案最終流產了。

2022年,Stellantis集團喊出了在中國市場「輕資產」運營的口號,一度讓人懷疑這是神龍汽車退出的信號,不過神龍汽車繼續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並沒有動搖,至少東風層面是如此。

幾天前的經銷商大會上,神龍汽車喊出了「同心亮劍·拚死一戰」的口號,宣布了營銷變革的最新計劃。

渠道方面,東風標緻和東風雪鐵龍兩大品牌經銷商將全面併網。其中,在單網點城市,無論是東風標緻門店還是東風雪鐵龍門店,都將轉為雙品牌店;而在有兩個及以上的單網點的城市,雙方將互為二網。

營銷方面也將整合雙品牌組織資源,採用統一的車型平台管理、統一的銷售策略、統一的區域管理、統一的客戶運營、統一的公關團隊以及維持獨立的品牌形象和調性。

除了在終端市場施行統一管理,神龍汽車還將重整公司結構,成立品牌發展中心、數字運營中心、營銷中心、客戶服務中心,其中:

品牌發展中心負責品牌戰略、規劃等企業層面的對外傳播;

數字運營中心負責加快品牌轉型,推動神龍汽車電動化發展;

營銷中心負責整合雙品牌銷售所需,為其提供營銷服務,並加強統籌管理;

客戶服務中心旨在為「五心守護2.0」保駕護航。

重點是第三品牌

上述在公司架構和營銷、渠道方面的調整,宗旨就是雙品牌的全面整合和統一管理,神龍汽車將其定義為「公司加快全面電動化轉型的積極作為」。

而這個全面電動化轉型,在今年2月的神龍汽車文化節上,已經有了相對具體的產品規劃。

當時神龍汽車宣布,爭取成為首個新商品全面電動化的合資公司,也就是從2024年開始,神龍汽車不再退出全新的燃油車車型,目前雙品牌僅保留6款左右的燃油車產品,通過動力總成升級和智能網聯疊代來提升競爭力。

未來五年,神龍汽車會投放8款新能源車型,主打10-30萬元主流轎車和SUV市場,提供純電、插混、增程多種動力系統,明年上半年首款面向C端的智能電動SUV將面世。

同時,神龍汽車還會推出一個全新的電動車品牌,也就是獨立於雪鐵龍和標緻之外的第三個品牌,上面提到的5年8款新能源車型,應該也會主要集中在新品牌上。

也就是說,神龍汽車目前正在進行的渠道、營銷等方面的整合,不僅是為了更有效利用雪鐵龍和標緻兩個品牌的現有資源,更是在為第三個新品牌的推出做準備。

接近神龍汽車的消息人士也向我們證實,新品牌是中方主導的,主要是東風汽車提供技術研發方面的支持,產品在設計上還是會有法系車的影子。

考慮到此前Stellantis集團提出的中國市場輕資產策略,以及東風標緻和東風雪鐵龍兩個品牌未來不再推全新燃油車型,未來這個第三品牌,應該會成為神龍汽車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