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會難過的,相信大部分玩家也會難過寫這篇文章前,花席思索了一陣子要不要寫,因為以前就有過烏龍事件。
後來想了想,寫一下吧。
因為很多人還被蒙在鼓中,並不知道真相,「情感」被消費了,有些人還想模仿、學習,這樣很不好。
花席提示:
不要學習、不值得模仿、不值得推薦,因為消費別人的「情感」最終會被反噬,頻頻的「狼來了」,有一天真的發生了,卻沒人流淚,那才悲哀。
一:事情的起因
這個事情已經很多個群在流傳,有人看到過、有人沒看到過,如果你沒看到後面的事情,相信你此時的心情也會特別的難過吧,心裏面也會有一些惋惜。
但是,惋惜的有點早了。
僅僅幾個小時之後,事情就反轉了。
盟主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變成了「詐死」帶節奏,事情的走向瞬間就變得魔幻了,因為有人說類似的事情並不是第一個,他可能是第一個,也可能是模仿其他人的行為。
誰是第一個已經不重要,有人模仿是崩壞的開始。
花席給這些人打了馬,沒看到過的就別追究了,因為不是什麼好事。
他們自己也不想讓這種事情傳播,只不過他們做這件事的時候「欠缺思考」,對事情的發酵,沒有清醒的意識,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信息的傳播是非常迅速的,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永遠不要認為自己萬無一失。
二:各種各樣的討論
花席加了有20個左右的遊戲群,好多群都在討論這個事情,有的人只看到了開頭,有的人從開頭看到了結尾。
每個人對這件事的看法也不一樣,大部分人都是覺得不好,也有少部分人覺得他玩的很好。
有人說,古人也有詐死計,所以這也算是模仿古人吧,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古人主將詐死是犯傻的事情,因為會軍心大亂,被敵人利用。
三:古人並不會這樣
玩家「詐死」的目的是什麼?
通過「哀事」忽悠對手,讓對手放鬆警惕,最終擊潰對手。
為什麼花席說這是消費玩家的情感?
遊戲玩家,可能會因為你的「哀事」而放棄進攻,那是因為我們是現代人,擁有現代人的情感,而且這只是玩遊戲,不至於拼死拼活的。
而古人,根本不會這樣。
劉備在白帝城去世後,曹丕立刻點兵,要帶人滅掉蜀國,曹丕剛去世,諸葛亮就立刻出兵北伐中原,這才是古人之間真正的意識形態。
用哀事欺騙對手,這已經脫離遊戲的範疇,也不是一句古人能解釋的。也許這些盟主在「決策」的時候,根本沒有想過這麼多,但事實上他已經忽悠了很多人的情感。
幸好三國志戰略版不是什麼玩家群體眾多的遊戲,如果像某農藥遊戲一樣,擁有千萬玩家的話,這就是群體事件了,說不定都可以上熱搜了,那時候可就丟人了,說自己玩這個遊戲都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