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會發現自己的排便習慣變得越來越不規律了,比如年輕的時候排便習慣特別固定,基本都養成在一個固定的時間點排便,一次排便就能解決一整天的問題,不會出現一天不同的時間裡總是想排便,甚至有排便不盡的感覺。
那麼為什麼年輕的時候好好的,年輕大了,排便時間卻非常不固定呢?
一方面是由於衰老讓結腸蠕動的速度減慢,大家都知道,排便需要結腸蠕動提供的動力,如果結腸蠕動速度變慢,就有可能導致便秘的發生,很多老年人飽受便秘的困擾,然後去醫院做了形形色色的檢查,卻沒發現大的問題,這就屬於典型的衰老引起的老年性便秘。
另一方面是長期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比如長期高脂肪飲食,不愛吃蔬菜、水果和粗糧,缺少運動,吸煙,酗酒等等,長期保持這些壞習慣,很容易讓腸道出現形形色色的問題,讓你的排便出現異常。
問題來了,很多人也知道,雜亂無章的排便時間,會讓排便變得異常痛苦,畢竟你不可能出門帶個廁所吧,可是究竟如何才能讓排便時間固定呢?
你首先得知道,究竟什麼時候排便才是最佳的排便時間?
一般來說,最佳的排便時間有兩個,第一個是在晨起後,經過漫長的一夜,我們一直躺在床上,晨起後,我們起床後會出現一個起立反射,起立反射能夠刺激結腸的蠕動,所以晨起之後,很多人會有便意,晨起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廁所把大小便都排掉了。
第二個最佳的排便時間是早餐後,經過漫長的一夜,我們都沒有再進食了,吃完早餐以後,很快會出現胃結腸反射,胃結腸反射就是胃充盈以後刺激腸蠕動,從而產生排便反射,所以吃完早餐後的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這個時間段,很多人也會有便意。
大家可以發現,其實最佳的排便時間都是在早上,原因很簡單,一天之計在於晨,早上這個特殊的時間段,是非常有利於排出體內代謝廢物的,如果能養成早上規律的排便習慣,那麼一整天的腸道都會很舒適,腸道好了,你的食慾會更好,精神狀態也會更好。
若是早上不排便,或是排便費力,想排卻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怎麼都排不出來,那麼肯定會影響你一天的狀態,排便困難會讓你感覺腹脹,可能你一吃東西,腹脹就會加重,排便困難會讓你的肛門感覺特別不舒服,排便不暢再加上久坐,會讓你里急後重,肛門墜脹的現象更加嚴重,排便困難還會影響你的精神狀態,讓你一整天的精神更加焦慮、緊張、煩躁。
腸道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個大腦,是因為腸道里有豐富的神經和微生態,所以才有腦腸軸這樣一個說法,正因如此,腸道就像大腦一樣,是有屬於自己規律的生物鐘的,而規律的排便習慣,就是這樣一個生物鐘。
如果你的排便習慣非常規律,那麼你的腸道往往也是很健康的,腸道健康的人,更易長壽,原因是目前大量的研究顯示,人體70%的免疫力來自腸道,腸道健康的人,免疫力會更好,腸道的健康,直接關係著大腦、皮膚、肝臟等器官的健康。
既然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至關重要,那麼究竟如何做才能保持更規律的排便呢?
我給大家兩個建議,你也可以根據這兩個建議做兩個改變,第一個改變就是,你要在黃金的排便時間去蹲一下廁所,比如晨起之後或者早餐以後這兩個時間點,你有意識地去廁所蹲一下,這樣是幫你訓練並建立起良好的排便習慣,要牢記,排便一定要聚精會神,排便的時間不要去玩手機,不要分心,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哎,好像良好的排便習慣已經建立了。
第二個改變就是,蹲便更有利於大便的排泄,選擇蹲便這種方式,可以讓直腸變得更直,對於「直腸子」的人,大便暢通無阻,排便自然也會更加順暢,所以蹲式排便其實更符合人體生理結構。
有關蹲便和坐便,究竟哪個效率更高,的確有人做過這樣的研究,研究發現,蹲便者使用寬度為30厘米的蹲坑,完整排便時間約51秒;而坐便者使用寬度為40厘米的馬桶,完整排便時間約130秒。
由此可見,蹲便相對於坐便,排便時間縮短,排便的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