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不願兒媳請月嫂,坐月子鬧得不愉快!老一輩觀念要不要聽?

2019-10-24     母嬰期刊

小敏生完孩子後,本來與老公商量去一家醫院的月子中心,再請一個月嫂。由於婆婆觀念比較傳統,想讓她回家坐月子,並許下承諾,如果小敏在家裡坐月子,她會抽出一個月時間什麼也不做了,專門照顧她。老公把婆婆的想法告訴她後,想想也是,婆婆年紀輕輕,也答應幫忙,這樣一來,能夠省一萬多塊錢。孩子花錢的地方還多著呢,能省一點就省一點好了。

於是,順產的第五天,老公就幫她辦理了出院手續。公婆幫忙收拾東西,一家人搬回了家裡。其實,回到家裡,小敏的噩夢才剛剛開始。由於婆媳觀念不一致,鬧出了很多不愉快

1、婆婆總嫌小敏吃得少,擔心孩子沒奶吃。小敏覺得婆婆把她當豬喂。

2、婆婆天天逼著自己喝小米粥,吃荷包蛋,喝各種各樣的湯水,說這樣奶水多。

3、小敏月子裡要洗頭、洗腳,婆婆不同意,也不讓開窗戶、空調,必須穿長袖、蓋被子,發燒也要捂,寧捂不凍,可是夏天這麼做真受罪。

後來,小敏實在受不了了,就讓媽媽過來照顧她了,婉言謝絕了婆婆

如何科學坐月子?

我們這裡給大家分析一下為何要科學坐月子。

1、孕期損傷

懷孕期間時間比較長,子宮不斷增大,會身體其他器官帶來影響,比如,膀胱的空間受到壓縮,排尿功能受到影響;髂腰肌的位置升高;骨骼和骨肉以及韌帶一直長期處於緊張狀態,還要承載懷孕期增多的體重。孕期造成的一系列的變化,對身體的很多器官都會帶長時間的影響,這些需要在產後進行休息和調理,促進多個器官的功能得到修復、改善或增強。

2、生娃損傷

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會消耗掉大量的體能,同樣會給機體帶來一定的損傷,如子宮內膜、會陰、手術分娩等引起的創傷。胎盤脫離母體之後,會在子宮內形成一個創面傷,胎兒通過產道,也會給會陰處造成影響,剖宮產也會留下刀口傷。

坐月子是產婦調理和改善體質的關鍵期。倘若能夠恢復不錯,出了月子的寶媽,會擁有光潔的皮膚,輕盈、苗條的體態,看起來陽光且充滿活力。寶媽的體力得到恢復,體質得到強化,身體的變化讓女性為適應媽媽這個角色做好充足的準備。因此,科學坐月子非常有必要。

老人的傳統觀念要不要聽?

有寶媽抱怨,生完孩子才明白,生孩子經歷的痛不算什麼,坐月子才是挑戰。與長輩的傳統觀念發生碰撞,最後讓產婦感覺到抑鬱和心累。老人和兒媳鬧翻的情況很多,婆婆會固執地認為醫生和月嫂的建議與老一輩的做法不相符。有的寶媽則認為沒讓長輩陪月子很慶幸,否則可能會產後抑鬱。

科學坐月子與傳統長輩觀念有很大的區別,有很多相互違背的地方。婆婆那一輩對「保暖」非常執著,不管一年四季都要求保暖,如果不想讓傳統觀念的婆婆照顧,可以選擇去月子中心,或請月嫂。如果必須要老人照顧,儘量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點,相互理解,相互學習,這樣才能在婆媳關係朝著相對良性的方向發展。


你是如何坐月子的呢?你家婆婆的觀念開明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_gxBW4BMH2_cNUgU05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