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吃飯,餓兩頓就老實了」這個法子有沒有用?答案讓人心酸

2020-07-22     蔓德育兒

原標題:「孩子不吃飯,餓兩頓就老實了」這個法子有沒有用?答案讓人心酸

孩子是個"飯渣",大概是僅次於孩子"學渣",更讓當代父母發愁的了。飯都吃不好,這小體格子,去外面還不被人隨便欺負?

對於孩子不好好吃飯,許多家長會選擇最直接的辦法:"孩子不吃飯,餓兩頓就老實了"

你要問這個法子有沒有用,大多數家長會說:不然還能怎麼著?就差跪下來求小祖宗好好吃了,還要當父母的怎麼辦?打不得罵不得,太傷腦筋了。

那餓孩子兩頓,有沒有效果呢?

網友是怎麼說的?

網友@糖果傑米:

真餓了一次,但只管了一頓飯。還搞的全家都快崩潰,那天吃晚飯,孩子吃了兩口,說什麼都不吃了,非要看動畫,一氣之下把菜都收拾了,告訴孩子直到下一頓飯,也就是第二天早飯前,什麼都不准吃。結果,晚上8點就開始喊餓,眼巴巴的不知道多可憐。夜裡1點餓醒一次,4點又餓醒一次,比當初喂奶還難搞,倒是早飯餓得吃得香,但到了晚飯還是一個德行。

網友@莫斯克拉凱迪雅:

我女兒一歲半就開始和我們共桌了,自己吃,沒人管她,吃得也挺好挺開心,到點就老實的等著吃飯,規矩還是要從小開始養,而且不能由著性子來,吃飯的時候玩別的東西,或者看動畫片,這都是不好的。

網友@跟著閨女學英語的大叔:

要讓孩子吃飯,中間就不能給孩子吃零食,另外不要給孩子吃飯的時候玩手機、看電視,他只能吃飯的時候,吃得就多了,這也是個難題?

我們先看看真正"餓大"的孩子長大的樣子

當年我們的父輩,經歷過一段浩劫,這是一代人抹不去的記憶。

不知道多少家庭聚會上,老一輩借著酒興談及以往時,總是不斷聊起當年的艱苦。我記得很深刻的一段"老生常談":家裡一共5個孩子,過年了向隔壁借了一兩肉,做成圓子,但不能吃,只能用紅繩掛在客廳房梁正中,一家人盯著它吃年夜飯,之後這個圓子也不能吃,一直放到變質。

為什麼不給家人吃?因為只做出了一個圓子,分給誰?不如掛起來,大家看著它,當做每餐都有的樣子,還能多吃幾口米飯,那還得米飯有得吃的情況下。

這代人,真的經歷過"飢餓",他們吃飯香不香?

老實說,當飢餓刻進骨頭,吃每頓飯都是香的——香過頭了。幾位家中老人,每次吃飯的時候,跟搶一樣,吃起來的樣子不好看,但看著真的很心酸。

而且老人家一定要吃米飯,這樣能填飽肚子,以至於過量攝入碳水化合物,這些老人各個都有糖N病的困擾。

這些當初真的"餓大"的孩子,如今長大後,生活就滿意了嗎?

那麼你餓了孩子幾頓,孩子就真的有"飢餓"的記憶了?先不說存在虐待的問題,就說孩子本身,他們很健忘的。

靠餓治標不治本,父母別再犯錯了

從網友的回答里,我們也看出了,餓兩頓,孩子過不了一天就會忘記,這個法子可能會解決下一頓的問題,但解決不了長此以往的問題,治標不治本,所以父母們不要再犯類似錯誤了。

有個6歲的孩子,因為吃飯總不如媽媽意,每次到了吃飯,媽媽就會繃著臉,如果吃不好還會動手打他。

所以,孩子吃飯的時候,使勁表演,往嘴裡使勁塞,但塞完之後,會習慣性嘔吐,不僅沒有吸收營養,反而造成了胃部問題。

更重要的是,孩子從此畏懼吃飯

吃飯都恐懼,這個孩子的未來,該多苦悶。

面對"飯渣"父母應該怎麼辦?

第一,放下焦慮

許多家長之所以強迫孩子吃飯,是怕孩子沒有足夠的營養,長不好。當然,如果孩子從小吃飯的習慣就不好,吃飯一直喂,自己吃飯就開始玩,那是會長不好,但這不是孩子的問題,要從吃飯儀式開始改。但父母可以放下焦慮,如今的生活質量提升,只要不是孩子生理上出現問題,無法攝食,大多數時候,父母給予的營養都是夠的。

第二,讓孩子自己掌握碗筷

別給孩子喂飯!別給孩子喂飯!別給孩子喂飯!孩子長到能夠自己吃飯的時候,堅決不要喂飯了,孩子自然會照顧好自己的肚皮,難道孩子還會餓著自己不成?反而是那些喂大的孩子,自己吃飯的時候,根本不知道量,吃兩口以為吃飽了,接著就玩兒去了,那能吃得好?

第三,增加運動量

運動會消耗能量,增加孩子的消耗量,吃飯的時候自然也會多一些,但不要在飯前一個小時劇烈運動,那反而會讓孩子更沒胃口,所以調整好運動、休息和飲食的節奏,是父母真正該修習的功課。

一日三餐,是人生最平淡,但有是最重要的事,父母不要把這件伴隨一生的事,變成孩子一生的負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R7pdHMBnkjnB-0zTUf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