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孩子不會用筷子,媽媽的理由「孩子是神童」,老師:孩子毀了

2019-11-21   亞峰醫生說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父母不管有多愛孩子,總要有個度,過度溺愛真的不可取。過分的寵溺對孩子百害無一利,還有可能讓孩子的未來毀於一旦。最近,小學部老師小張,就遇到了這麼個稀奇事兒。

事情是這樣的,這學期期中考試之後,班裡來了個「不太一樣」的學生。在六年級(一)班,這個學生高高的個子,顯得有些鶴立雞群,男孩已經12歲了,但絲毫沒有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上課要媽媽全程陪同,午飯要媽媽全程喂飯,自己沒辦法吃飯,因為這個12歲的孩子壓根不會用筷子。

孩子媽媽對張老師說「我家孩子太聰明了,從小就是神童,智商180,比愛因斯坦還聰明!從小到大,我什麼活都沒讓孩子干過!」聽到孩子媽媽的話,張老師著實有些詫異,張老師想要教導孩子學用筷子時,孩子媽媽反而有自己的理由。

孩子媽媽說「我家孩子從來都是喂飯,不需要學會用筷子!在家都是保姆喂得,我家孩子什麼都不用做。」當然,社會中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包辦式」養娃不可取,溺愛最終只會毀掉孩子,讓孩子喪失最基本的生活能力。

12歲的年紀,連筷子都不會使用,更別說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張老師想到這裡,不覺得感慨,孩子被溺愛毀了!孩子的未來該咋辦呢?在孩子的成長中,寶爸寶媽們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這三個方面的能力,不要過多溺愛孩子。

1.獨立自主的能力

沒有哪個孩子可以依賴父母一輩子,當然也沒有哪個父母可以陪著孩子一輩子,孩子總是要有獨立生活的那一天,因此,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孩子小的時候,寶媽寶爸們都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要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習慣。也要讓孩子明白,父母不可能幫他們做所有的事情。

2.人際交往的能力

毋庸置疑,人是社會性的動物,身處這個社會,人際交往能力當然是十分重要的。小孩子都知道要找一個自己的玩伴,大人們也會找到自己的朋友和知己。當孩子比較內向,不願意敞開心扉去結交朋友時,寶爸寶媽們要適當鼓勵孩子,培養孩子人際交往的能力,有了朋友,相信孩子們的世界會更加豐富多彩。

3.擔起身上的責任感

有些孩子從小身上的責任感就很強,年紀輕輕就懂得體諒父母,照顧家人,而有的孩子身上責任感就很弱,只知道向父母索取,而從未有過回報。要想讓孩子懂得更多的道理,更加聽話和懂事,一定要增強孩子身上的責任感。

但也要把握好度,量力而行,不要對孩子要求過於嚴格,這樣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壓力,造成不良的影響。責任感當然也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慢慢增加的。

寶爸寶媽們不管有多麼愛孩子,一定不要過度的溺愛孩子。溺愛孩子只會讓孩子喪失一些原本該獲取的能力,只會斷送孩子的前途,讓孩子的未來更加渺茫。因為溺愛而毀掉孩子的案例太多太多,寶爸寶媽們一定要引以為戒,合理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未來才是最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