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有這樣的一個橋段: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在江南處理好了賑災事宜後準備返京,可遇到了江夏鎮的劉八女的阻攔,最後將四阿哥氣的放言誰也不准提起江夏鎮三個字。原本這件事情也就這樣過去了,畢竟宮廷鬥爭也屬於只有永遠的利益,但是雍正手下有一個人卻對江夏鎮來了屠城,不管男女老幼幾百人就這樣全被殺光。可能很多人認為年羹堯這樣做是為了給四阿哥出氣,既然是這樣雍正又為何會對年羹堯起殺心呢?
百官行述是清朝專門記載一些官員的隱私和失誤之處(多是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很多的權臣和當朝的阿哥們都處心積慮想要拿到這個東西,因為可以用這個東西牽制文武百官,以求做事能夠搶得先機、形成掣肘。可是當任伯安剛要交給太子的時候,年羹堯帶兵假扮盜匪殺了進來,奈何還沒有做好準備的任伯安、劉八女、江夏鎮幾百口人,就這樣被年羹堯給屠殺殆盡了,隨之丟失的還有江夏鎮幾百萬兩銀子和百官行述。
明面上看年羹堯此次血洗江夏鎮算是替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的恥辱報了仇,另一方面也算是打擊了八阿哥的一派,但是事情壞就壞在「貪心」上。當這件事情發生之後,雍正就對年羹堯起了疑心,因為年羹堯並沒有把百萬兩銀子和百官行述交給他,由此可見年羹堯此人是有很大野心的,因為養兵是需要金錢的,而百官行述又可以讓年羹堯從官員手裡源源不斷地得到金錢。為了防止年羹堯背叛自己,隨即就派了李衛跟著年羹堯說是協調工作,其實是為了監視年羹堯工作的。
雖然最後年羹堯沒有背叛雍正,但是此事發生之後四阿哥對他的印象就從此改觀了,當年羹堯在大漠平叛的時候雍正還一味的忍讓,但是當狡兔死了之後年羹堯這隻獵狗也沒用了。可以說年羹堯雖然擁有大將之材,可是其出身和眼界卻毀了他的一生,要不然絕對能夠在雍正時期做出更大的功勳,可以說這次的血洗江夏鎮也為後來年羹堯的悲慘結局埋下了伏筆。年羹堯血洗江夏鎮時做了一件事,遭到雍正懷疑,也為結局埋下伏筆,對於年羹堯此人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有自己觀點的可以在文章的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