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
「咳咳……」
看著臉色潮紅、流著鼻涕、咳嗽不止的孩子,寶媽心裡別提多難過了。
她問向自己的老公。
「親愛的,一周前,我們就在湖北省探親,還跟武漢親戚接觸過,你說孩子會不會感染新型肺炎?」
「不太清楚,再觀察2、3天看看吧。」
2月2日。
寶媽看著病情沒有任何好轉的女兒,心裡非常著急,馬上就跟自己的丈夫把孩子送到貴州省人民醫院。
2月3日。
該名患者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成為世界上年齡最小的感染者,僅1月齡。
截至到2020年2月5日11時40分,我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確診24363例、疑似23260例、重症3219例、死亡492例、治癒897例。
通過今天和前些天的數據對比,我們可以看到疑似病例的漲幅傾向平緩,治癒病例呈陡峭的直線,這都是好兆頭!
此外,我們還收到另外2條好消息。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團隊發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都能夠明顯抑制冠狀病毒。
已經73歲高齡的李蘭娟院士,每天只睡3個小時,剩下的時間都在開會、研討治療方案、收治重症患者。
請讓我們對這位老奶奶道一聲,「您辛苦了。」
「特效藥」瑞德西韋在中國啟動三期臨床試驗,只要它經過了這次考驗,證實了安全性和有效性,那麼這次疫情也就宣告走到了尾聲。
雖然關於疫情,我們最近聽到不少好消息,但是貴州1月齡女嬰感染新型肺炎也給我們敲醒了警鐘。
對於疫情防控,寶媽、奶爸始終不能放鬆警惕!
隨著疫情的發展,《人民日報》也給我們提供了最新防疫要點,大家一定要牢記!
《人民日報》最新發聲:九宮格要點必須牢記
1. 高度警惕口糞傳播可能性
前些天,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採訪時,提醒廣大群眾:部分病人糞便里檢測出核酸陽性。
這意味著,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存在糞口傳播。
雖說,大家不會傻乎乎地去摸自己的屎,但是上完廁所,要使用洗手液或香皂來清潔手部。還要注意用完馬桶之後先蓋上馬桶蓋再進行沖水,避免病毒飛濺到空氣中進行傳播。
特別是寶媽,一定要督促孩子上完廁所勤洗手,不要觸摸便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2. 居家清潔要做好
從廣州市疾控中心獲悉,廣州一名患者家中鐵門的門把手上,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的痕跡,這也給醫學研究者與普通民眾敲響了警鐘。
家中的門把手、水龍頭、電腦鍵盤等日常物品,父母都要做好日常清潔工作。
乙醚、醫用酒精、含氟的消毒液都可以殺死冠狀病毒,這些消毒液一定要常備!
友情提示:潔廁靈不能與84消毒液同時使用哦。
3. 儘量不要聚會
山東發現聚集性疫情60起,北京、安徽、天津、廣州各地也都發現聚集性疫情。
新型冠狀病毒興風作浪的期間,寶媽、奶爸要少聚集、少出門,不搞家庭聚會,也不讓孩子搞同學聚會。
只有家裡最安全。
4. 別忽略「第二個兒子」
網友常說,手機是爸爸媽媽的「第二個兒子」。甚至有網友開玩笑說道,真兒子可以沒有,手機可不能丟。
這段時期,手機可能成為病毒傳播載體。大家要用乾淨手帕蘸上醫用酒精擦拭手機15分鐘,然後用清水擦拭,最後擦乾。
5. 不直接觸碰電梯按鈕
某種程度而言,電梯,也相當於一種「交通工具」。
每天,都會有數十、數百人搭乘電梯,他們都會按電梯按鈕。
其中,不乏有一些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按電梯。
為了防止交叉接觸,大家可以用面巾紙、濕巾隔開電梯按鈕,避免手指直接接觸。
6.乘計程車、網約車要注意
返程高峰已經來臨,打出租、叫滴滴在所難免。但是,這些公共車輛,一定會服務許多人,我們並不能排除其中會有「隱性感染者」。(註:隱性感染者就是體內潛伏有新型冠狀病毒,但沒有出現症狀的患者)
所以,準備乘計程車、網約車的人們,一定要用消毒濕巾對座位和手碰位置擦拭消毒。
下車後,也不要忘記洗手。
7.戴口罩的正確打開方式
早在1月20日,鍾南山院士就提出:大家出行一定要戴口罩。
N95口罩,可以抵擋冠狀病毒的入侵,如果沒有,醫用外科口罩也可以接受。
不過,目前這兩種口罩貨源都非常短缺,有些藥房甚至推行限購政策,每個人憑藉身份證只能購買2隻。
其實,健康人並不一定就要戴N95口罩,普通醫用外科口罩就可以。一般4小時換一次,不是戴一次就扔掉。
8. 預防隱性感染
前些日子,鍾南山院士表示,國內的無症狀「隱性感染者」處於少數,大家別提心弔膽。
但是,少並不意味著沒有。不提心弔膽,不意味著就要大大咧咧。
只要檢測出病毒核酸陽性,就算沒症狀,也一定要做好隔離。
9. 保持心理健康
初一一動不動、初二按兵不動、初三紋絲不動……
現在馬上就正月十五了,鍾老還是沒有放出可以動的消息。
長時間憋在家裡,許多人的心理都出現了問題。
例如有些人用瓜子擺靈陣、有些人用橘子皮扮演過家家、有些人對著貓眼唱歌……
真是苦了這些苦中作樂的人。
對此,《人民日報》給出的建議就是,規律飲食睡眠、鑽研一件事情、進行一項鍛鍊、向親友尋求支持。
當然,向親友群求支持並不一定有效,前提是他們會理你!
新鮮出爐的9大要點,是《人民日報》根據國家衛健委、山東疾控中心、廣州疾控中心、鍾南山專訪匯總而來,權威性不必多說,寶媽、奶爸一定要牢記哦!
我是兜媽,是一位母嬰作者,也是一個小寶寶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想獲取更多母嬰知識,就勞煩各位小手關注一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