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徹底掌握:毛衣尺寸的計算

2019-06-26     有米有料

註:內容來源於網絡,如不願被轉載,請見諒 ,請聯繫刪除

織毛衣針數算法

織毛衣前:1、先確定尺寸:(衣長、袖長、肩寬、胸圍);

2、測量橫直密;

3、用尺寸乘以橫直密寫出尺碼單;然後嚴格按照尺碼單的針數行數來編織,保證毛衣一次成形,不返工!

舉例說明:單位厘米

1、確定尺寸:衣長40 胸圍70 肩寬29 袖長31

2、測量橫直密:選線,選針,選花樣,織10厘米長,10厘米寬的小樣,測量一下看看1厘米中有多少針多少行,

比方說有3.6針4.8行。3.6針是橫密,4.8針是直密。

註解:密度在編織毛衣中和尺寸一樣同處於重要的地位,密度不對尺寸就會有偏差,密度對,尺寸也對,毛衣才能一次成形不拆。(當然小樣片越大密度越準確)

3、寫尺碼單:用直量的尺寸乘直密=行數;用橫的尺寸乘橫密=針數;計算袖窿減針和領口減針,使毛衣成形。

前衣片:

1.用直的尺寸乘以直密=行數:

斜肩高的行數:胸圍的(1/20-1)X直密=2.4X4.8=11.5取12行了

袖窿深的行數:胸圍的(1.5/10+4.5)X直密=14.7X4.8=70.5行我取72行

腋位長的行數:(衣長-斜肩高-袖窿深-羅紋高)X直密=(40-2.4-14.7-5)

後領深的行數:1.5(厘米)X4.8=7.2我取8行

前領深的行數:6.8(厘米)X4.8=32行

2. 用橫的尺寸乘以橫密=針數:

前後胸圍的針數:胸圍1/2X橫密=126針,手工圈織就是252針 `

前後肩寬的針數:肩寬X橫密=104針

前後領寬的針數:13.5X3.6=48針

單肩寬的針數 :(肩寬針數-領寬針數)除以2=28針

3. 計算袖窿減針和領口減針,使毛衣成形:

袖窿減針:(126針-104針)/2=11針 2行減2針2次 2行減1針7次

前領減針:(分左右)平減11針 2行減2針4次 2行減1針4次

手織就是領的中間預留22針,左右也是這樣減針

斜肩用休止針成形:2行留4針2次 2行留5針6次

毛衣編織尺寸的計算:衣長:60厘米 胸圍100厘米

(一)上衣各部位編織尺寸計算

上衣後片 橫密:3厘米寬8針 直密3厘米9行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50-1)×+2

2. 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直密

3. 正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

4. 肩寬針數=肩寬×橫密縫耗(針)

5. 掛肩總行數=掛肩長×直密

6. 掛肩收針針數=(1/2胸圍針數-肩寬針數)÷2

7. 掛肩收針方法:

平收3針~6針後,佘針一般每2行減1針,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內,將應收針數收完。

8. 後領口針數=後領口寬×橫密+縫耗(針)

9. 單肩針數=(肩寬針數-後領口寬針數)÷2

10.肩坡每行收針針數=單肩針數÷肩高行數

上衣前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 身長行數,與後片「2」相同。

3. 正身長行數,與後片「3」相同。

4. 肩寬針數,與後片「4」相同。

5. 掛肩總行數,與後片「5」相同。

6. 掛肩收針針數,與後片「6」相同。

7. 掛肩收針方法: 可比照後片,但前片比後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後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時,

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

袖片

編織袖片時,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

袖橫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原密度×95%

1. 袖口起針=袖寬×2×袖橫密+縫耗(針)

2. 袖長行數=(袖長-袖口羅紋長)×袖直密+縫耗(針)

3. 袖根針數=袖根寬×2×袖橫密+縫耗(針)

4. 袖身每邊應加針數=(袖根針數-袖口針數)÷2

5. 袖身行數=袖長行數-袖山行數

6. 袖山行數=袖長高×袖直密×+縫耗(針)

7. 袖山單側收針針數=(袖根針數-袖山寬針數)÷2

領片

1.領片針數=(領深×2+後領寬+2厘米)×羅紋橫密2.領片行數=領高×羅紋直密

其它

在做編織工藝時,有些規律性的尺寸關係及簡便計算方法可以借鑑:

1.一般成人袖寬比掛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裝袖寬比掛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寬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寬為17厘米~21厘米。

3.編織袖片時,若加針,宜先快後慢,若減針,則先慢後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針行數接近於前、後片掛肩的收針行數。

6.為編織操作簡便,一般後領口可不予考慮。

7.後領口寬一般為肩寬的1/3。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IhgC20BJleJMoPM2xk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