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寫生研究」欄目除了梳理繪畫語言的傳承、演進的歷史脈絡與規律,重要的是將「寫生」置於當代藝術的大平台進行探討研究,強調「寫生」與社會、人文、時代的關係,以當下的視角來考察「寫生」的價值和意義。本欄目編選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供大家分享。
1
藝術評論
趙力 |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徐悲鴻一生創作了大量表現女性題材的優秀作品,這構成了畫家藝術創作的重要面向。但是與中國傳統的「仕女畫」或「美人畫」所不同的是,徐悲鴻筆下的女性不再是弱不禁風的女子形象,也不是純然為男性視野下的閨閣尤物,更不是某種特殊嗜好、趣味的刻意投射。像在《琴課》中,是對女性生活的現實性表達;而在《蕭聲》中,畫家更是通過對女性美的有力塑造,提升為一種更經典、更抒情、更有意境的畫面傳達。因此徐悲鴻關於女性題材的藝術創作,既在形象塑造上一掃明清以來的頹勢,又在國畫、油畫等各種媒材的整體表達上創造出新。
通過對徐悲鴻女性肖像油畫創作的大量比對,我們發現在具體的藝術創作中,徐悲鴻一方面堅持歐洲寫實主義精神,通過寫實性的精湛處理而致力於人物的現實化落實,一方面又通過對客觀對象神態特徵與心理活動的深度把握、通過對人物環境氛圍的精心營造,突破了歐洲肖像畫傳統的禁錮,從而達成了某種既不同中國傳統又不同於西方傳統的「東方之美」。
——摘自「徐悲鴻《珍妮小姐畫像》評析」
2
作品欣賞
《詩人陳散原像》
布面油彩
60cm×73cm
1927-1930年
《老人像》
中國美術館藏
布面油彩
34cm×25cm
1924年
《自畫像》
布面油彩
23cm×17cm
1924年
《徐悲鴻夫人像》
中國美術館藏
布面油彩
67cm×54cm
1947年
《簫聲》
徐悲鴻紀念館藏
布面油彩
80cm×39cm
1926年
《老婦》
木板油彩
40.5cm×33cm
1922年
《孫多慈像》
中國美術館藏
布面油彩
197cm×132cm
1936年
《少婦像》
布面油彩
尺寸不詳
1941年
《珍妮小姐》
布面油彩
尺寸不詳
1939年
《女人體之一》
中國美術館藏
布面油彩
120cm×64cm
時間不詳
《女人體之四》
布面油彩
58.5cm×102cm
時間不詳
《女人體之二》
中國美術館藏
布面油彩
50cm×63.5cm
1935
《女人體》
布面油彩
71.5cm×58cm
1943
《女人體》
布面油彩
59cm×81cm
時間不詳
《男人體》
中國美術館藏
布面油彩
73cm×53cm
1927
《雞鳴寺道中》
中國美術館藏
布面油彩
66cm×77cm
1943
《銀杏樹》
中國美術館藏
布面油彩
101cm×88cm
1943
《喜馬拉雅山之林》
中國美術館藏
布面油彩
92cm×59cm
1940
《玉簪花》
中國美術館藏
布面油彩
66cm×48cm
1943
3
作者自述
治藝者不明技術,雖目摹手追,猶難以為功。技術者,經也,治藝之道也。此經之定,乃歷世大藝人體其天賦之智,深賾之學,成其結構,贈與後人,即所謂美術上古典派也。後人綜合造化萬象,亦潛心古典,何者?欲知古人對於造物取捨綜合之道也。
——《美術家徐悲鴻之談話》
4
藝術家簡介
徐悲鴻
(1895-1953)江蘇宜興屺亭鎮人,中國現代油畫家、美術教育家。新中國第一任美協主席,中央美術學院第一任院長。將西方現實主義繪畫觀念和方法引入中國的先驅者之一,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也是影響20世紀中國畫壇的重要人物之一。擅長素描、油畫、中國畫。他把西方藝術手法融入到中國畫中,創造了新穎而獨特的風格。他的素描和油畫則滲入了中國畫的筆墨韻味。他的代表作油畫《田橫五百士》《徯我後》,中國畫《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滿了愛國主義情懷和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表現了人民群眾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達了對民族危亡的憂憤和對光明解放的嚮往。
5
關於寫生研究的學術性推廣計劃
學術形態:「寫生研究」是以開放的學術形態策劃,針對「寫生」這一課題的綜合性學術推廣項目,按照以美術史為脈絡的梳理方法,通過系統地掃描整理當下優秀作者的作品與相關文獻,將「寫生」置於當代藝術的大平台進行探討研究,強調「寫生」與社會、人文、時代的關係,以當下的視角來考察「寫生」的價值和意義。
推廣對象:當代油畫家以及具有探索精神的優秀中青年油畫作者。
作品要求:生動的、鮮活的,尤其歡迎具有當代意識的,以及具有東方意蘊或中國人文精神的寫生作品。作品達到選稿標準的即列入線上推廣計劃。優秀作品推薦參與《當代油畫-寫生作品研究專輯》的出版。
投稿要求:摘編藝術評論文字材料一到三份;作品圖片20幅左右,儘可能用最新的作品;作者本人撰寫的關於「寫生」的心得體會、看法、認知等;肖像照片及作者簡介。
投稿郵箱:art579@163.com,諮詢電話:13552642966。
配套活動:「寫生研究」作為「當代油畫」持續性的學術研究項目,除了在線上推廣外,同期配套寫生研究專輯的出版、國內外寫生作品展覽、寫生活動,意在通過多層次的配套活動,真正將寫生研究的學術性課題做得深入、完整、紮實,樹立寫生研究的新標杆,最終推動「寫生」創作的現代化進程。
-END-
我們尊重原創,所推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聯繫我們
地址:北京市宋莊國際藝術區龍吟雅風
官網:http://www.art579.com
投稿郵箱:art57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