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買房,在房款之外,都要另外支付兩個費用,即公共維修基金費和入住使用後繳納的物業費。很多業主表示,這兩項費用也沒有什麼差別,為什麼要分開來繳納?今日,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公共維修基金和物業費的區別是什麼哦~
公共維修基金:
公共維修基金又叫房屋養老金或者是大修資金,收費標準一般為房屋房款的2%-3%。主要用於房屋保修期滿後公共部位、公共設施的大、中修和小區公共設施設備的更新、改造。公共部位指住宅主體承重結構部位(包括基礎、內外承重牆體、柱、梁、樓板、屋頂等)、戶外牆面、門廳、樓梯間、走廊通道等。
物業費:
物業費是業主或者是物業產權人、使用人委託物業管理公司對社區內的房屋建築及其設備、公用設施、綠化、衛生、交通、治安和環境等項目進行日常維護、修繕、整治等與業主生活相關的服務所收取的費用。
公共維修基金和物業費的的區別
1、繳納費用的歸屬權
公共維修基金是業主在正式入住前一次性繳納的,入住之後沒有特殊情況不需要再次繳納。這筆費用由成立的業主委員會或者是社區所在地的房管局統一保管,但使用所有權在業主。只有在房屋的保修期滿或者是社區房屋大修時才能使用,使用時,需要獲得全體業主的投票決定才可。
物業費是業主入住社區之後按月或者是按季度繳納的,這筆錢屬於物業公司,是物業公司對社區內的房屋建築及其設備、綠化、衛生、交通、治安和環境等項目進行日常維護、修繕、整治及提供其他與居民生活相關的服務所獲得的報酬。業主不能以任何理由無故拖欠物業費用,當然,如果物業費徵收不合理,或者是徵收後,物業公司卻不好好為業主服務,遭到業主投訴的,那麼業主委員會是可以開會決議物業公司的去留的。
2、費用使用流程
公共維修基金的所有權是全體業主,所以想要使用這筆資金,必須要獲得業主的同意。具體的申請流程是,向業主委員會提出申請,然後通知全體業主,如果該舉措獲得三分之二業主的同意的話,那麼經過審核和批准之後,才可使用劃撥的資金,動工維修。
物業費是社區日常的維護與管理,如果社區的公共區位需要一些小修小補,或者是業主發現什麼地方破損、有問題時,可以向物業公司反饋,在物業管理處進行登記,物業公司確認審核通過後,就可使用這筆費用對社區進行維護,維修。
3、使用範圍
公共維修基金和物業費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大與小的區別。
公共維修基金主要是用於社區大規模的翻修和改造,主要包括房屋的防水,牆體,電梯維修等,日常的小修小補如果用公共維修來解決來說,有點大材小用。房屋除了基本的保修期之外,一般來說,出現較大問題的年限也在10年以上,所以公共維修基金更像是房屋的養老金或者是保障。
而物業費的使用相比公共維修基金就就是小修小補了,主要是社區內部的環境、衛生維護與打理等,費用很少。物業費用的合理使用足以保障業主的日常生活正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