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痛風特效配方
1 痛風斷根湯:蒼朮9,黃柏9,川牛膝9,薏米30,澤瀉15,萆薢18,土茯苓15,蘇木9,大黃15,蜈蚣一條,全蠍6,制馬錢子0.5克,水煎服,一日一劑,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禁食啤酒海鮮辛辣,注意:大黃性寒瀉熱通便,不宜久服,年輕人可以前七前服用,七天後去掉大黃,其它藥繼續用,年老體弱者可以不用大黃。
2 治療痛風:
秘方:大黃、梔子各60g,三七、紅花各15g,桃仁、蓖麻各30g,冰片5g,樟腦10g,芒硝180g。
用法:先把前四味藥研末,再加入後五味藥研成油膩之藥散。使用時取適量蜂蜜調和,外敷患處,用塑料薄膜蓋上包紮,每八小時換藥一次。
方解:該方止痛消腫迅速,六小時後,紅腫開始消退。
痛風外用方
國醫大師朱良春認為,痛風的主要病機為濕濁內生,瘀滯經脈,而非寒濕外侵;患者多為形體豐腴、痰濕之體,並有嗜酒喜啖之好,導致臟腑功能失調,以至於代謝失衡,朱教授所言極是。中醫治療一般從益氣和營、祛風勝濕、通絡除痹入手,對於減輕局部炎症反應緩解關節腫痛效果顯著,對疾病的徹底治療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醫標本皆顧,通常以方劑為主結合多種治療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對這一頑疾進行治療,食療偏方即是其中重要手段之一,南京中醫藥大學徐蕾教授主編的《痛風中醫特色療法》中所載的帶皮生食東北雌性紅蘿蔔偏方在痛風的臨床治療中作為重要的輔助治療措施被廣泛採用。另外有一些外治的方法也值得一試,這裡介紹幾種。
【敷貼法】
1、金黃散
處方:黃柏、薑黃、白芷、大黃各250克,天花粉500克,制南星、炒蒼朮、姜厚朴、陳皮、甘草各100克,共研細末混勻。
用法:每次20克用熱水調糊局部外敷。
方解:方中膽南星、蒼朮、厚朴、陳皮、白芷、黃柏、天花粉具有理氣通滯化石消腫之功,薑黃、生大黃屬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品。諸藥配伍,共奏清熱解毒,祛濕消腫活血止痛之功效。
2、清熱念痹膏
石膏、忍冬藤各30克,知母、黃柏、蒼朮、黃連、黃岑、赤芍、延胡索、大黃、梔子各20克,研末醋調勻,製成清熱念痹膏,配合藥物內服治療本病,療效優於單純服藥組。
3、六神丸
取六神丸6-10粒碾成粉末,以食醋調和,外塗於患者的紅腫熱痛處,適度按摩,每日早晚各一次,配合湯藥內服治療。療效滿意。
4、黃子消痛膏
處方:大黃20克,川芎15克,白芷15克,萊菔子10克,虎杖10克。粉碎過120目篩,適量陳醋調膏。
使用方法:取藥膏12克敷於雙側湧泉穴,包紮固定。每天換藥一次,一周為一個療程。
5、痛風散:
七葉一枝花30g 黃柏20g 黃連20g 黃芩20g 生大黃20g 雄黃20g土鱉蟲20g 地龍20g 阿魏20g 枳殼15g 紅花10g 冰片10g白芥子10g
上方打成細粉,用時用蜂蜜調敷患處。隔日一次。一般2小時即可見明顯效果。輕者1----2次即愈。重者3---5次即可腫消痛止。
秘方:大黃、梔子各60g,三七、紅花各15g,桃仁、蓖麻各30g,冰片5g,樟腦10g,芒硝180g。
用法:先把前四味藥研末,再加入後五味藥研成油膩之藥散。使用時取適量蜂蜜調和,外敷患處,用塑料薄膜蓋上包紮,每八小時換藥一次。
方解:該方止痛消腫迅速,六小時後,紅腫開始消退。
【洗浴法】
1、透骨草、威靈仙、蘇木、鉤藤等提煉而成的顆粒,每天三次每次一包,用1200毫升溫開水溶解後浸洗患處。
2、制馬錢子、生膽南星、乳香、沒藥、川烏、虎杖、黃柏、黃岑、大黃冰片。每日一次,水煎藥汁外洗患處。
痛風是世界十大疑難雜症之一,徹底治癒確非易事。必須理清思路,採取安全有效的治療措施,多管齊下,爭取有效控制疾病。實踐證明,徹底治癒痛風並不是傳說,但是不要幻想某個大夫或者某家醫院會一招制敵,治癒絕不會一蹴而就,需要患者根據自身情況研究摸索,更需要以堅忍不拔的毅力與疾病抗爭到底,直到徹底治癒。
來自:欣然書齋 > 《內病外治》
痛風性關節炎驗方5則
痛風屬於中醫學「痹症」範疇。濕濁熱毒內蘊是痛風病的主要病理基礎,濕濁郁久蘊熱化毒,流注關節,阻滯筋脈骨節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發病原因。其治療大法是清熱利濕解毒、活血通絡,以下介紹驗方5則:
三藤三土四妙湯:忍冬藤30克,紅藤10克,絡石藤15克,土茯苓20克,土萆薢12克,土防己12克,蒼朮10克,黃柏10克,生薏苡仁20克,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兩周為一療程。
威靈仙痛風方:威靈仙10克,白朮30克,茯苓30克,薏苡仁30克,益母草30克,甘草10克,牛膝15克。每日一劑,分3次服,7天為一個療程,服2~3療程。
朱良春痛風方:茯苓20克,土茯苓20克,萆薢30克,威靈仙15克,澤瀉15克,白朮15克,蒼朮10克,黃柏10克,生薏苡仁30克,澤蘭10克,虎杖15克,牛膝15克,當歸15克,秦艽15克,桃仁12克,土鱉蟲10克,地龍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兩周為一療程。
關節紅腫明顯加忍冬藤;疼痛劇烈加元胡;口乾咽痛者加生地黃、元參;緩解間歇期加黃芪、桑寄生、狗脊。
通痹土茯苓湯:土茯苓30克,秦艽、萆薢、僵蠶、桃仁、紅花、海風藤、海桐皮、徐長卿各10克,板藍根、蒲公英、生薏苡仁、赤小豆各30克,雷公藤5克,蜈蚣2條,甘草5克。
熱甚加水牛角、銀花藤各10克,陰傷加黃柏、生地黃各20克,疼痛劇烈加制沒藥、三棱、莪術各10克,伴尿赤、尿結石加車前草20克,體質肥胖有痰濁徵象者加白芥子、陳皮、法半夏各10克。每日一劑、水煎分3次服,30天為一療程。
痛風降酸溶石湯:忍冬藤100克,金銀花、石膏、水牛角、生薏苡仁、車前子各30克,土茯苓、赤芍各60克,黃柏、萆薢、川牛膝、雞內金、鵝不食草、魚腦石各20克,地龍、秦艽各15克,酒軍10克,黃芪50克,金錢草150克。水煎4次,兌在一起,總量大約1500毫升,分3次服。
藥渣加芒硝100克,食醋250毫升,水煎至2000毫升,用藥水泡手泡腳,溫度50°C,時間30~40分鐘,一天兩次。一月為一療程。
需強調的是,防治痛風飲食調理極為重要,忌食膏粱厚味,忌酒、咖啡、海鮮、動物內臟及酸性食物。飲食宜清淡,多飲水。肥胖患者應該節食減肥,保持適中體重。
用藥需謹慎 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