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戲骨演技高超,對故事全情投入,對人物的把握深刻,演什麼像什麼。
戲骨們的容顏或許已經老去,但卻在如今追求「養眼」的年代,用一步步穩紮穩打的專業能力戳中觀眾內心,這裡邊有沉澱、有積累,深藏著對演藝事業嚴謹虔誠的敬畏。
戲骨之為「骨」,是「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的職業精神,是堂堂正正的品格,是寵辱不驚的人生態度。戲骨之為「骨」,在於撐起了這個行當的尊嚴。
華語影壇托起明星無數,卻不是人人擔得起「戲骨」的稱號。下面這些已過花甲之年的演員們,用一個個角色撐起了屬於自己的輝煌,用「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演技讓你分分鐘忘記他們的本尊本色,讓你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演員。
〓不只一面〓
戲骨,絕不會甘於只演一類角色,「演什麼像什麼」才是真·戲骨。
曾志偉
只從外形上來考量,曾志偉五短身材、相貌忠厚且平凡,「喜劇」可能是最適合他的路子。可即便如此,曾志偉一次又一次用作品證明著自己的演技。
1992的《雙城故事》,讓曾志偉實力盡顯,雖然另外兩位主角是顏值頗高的女神張曼玉和男神譚詠麟,但曾志偉與他們外形上的反差卻占了便宜;他飾演的普通青年志偉平凡且接地氣,其坎坷的生命歷程更是讓無數觀眾唏噓不已,由此拿下生平第一座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盃。1996年,陳可辛執導的愛情文藝片《甜蜜蜜》上映,在這個虐心的故事中,唯有曾志偉能搏觀眾會心一笑;他飾演的豹哥算是黑道反派人物,卻有剛中帶柔的一面,片中的一場戲讓人印象猶深——張曼玉扮演的李俏為豹哥做按摩時,看到他背上紋了一隻米老鼠,豹哥此舉終於贏得了李俏的芳心,也讓觀眾在糾心的情節中覓到了一縷溫情;李俏最後在美國去認豹哥的屍體,看到他的萌紋身,也是不由自主地先笑出來,隨後才放聲大哭。這位讓人笑中帶淚的豹哥,順理成章地得到了金像獎最佳男配的肯定。
曾志偉還有一個與「諧星」完全絕緣的經典角色也是至今為觀眾津津樂道——《無間道》系列中的反派韓琛。片中的韓琛從一名有良知又單純的大佬跟班,逐步轉變為心狠手辣的黑幫頭目,角色雖複雜,但曾志偉拿捏精確。片中他與黃秋生在警局吃飯的橋段,後來被諸多黑幫片借鑑,足見其強大的影響力。韓琛這個角色,也讓曾志偉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在戲骨的演繹生涯中,曾有過什麼標籤不會成為限制,演員這行飯要吃得長久,還是要靠實力說話。
金士傑
對於台灣來講,金士傑不僅僅是「戲骨」一枚,更是台灣文化的一個標誌。1986年主演賴聲川執導的話劇《暗戀桃花源》,讓金士傑與「表演工作坊」緊緊聯繫到了一起,這部話劇成為他無數次地施展了演藝才華的舞台。相對「演員」來說,金士傑更像是個「文化人」。
與李立群等一眾台灣資深演員一樣,金士傑也時常在大銀幕上露臉,也許戲份不多,卻場場驚艷,他的出現往往能提升一部電影的品質。
2014年路陽執導的武俠片《繡春刀》里,金士傑詮釋了一位區別於以往任何一種銀幕形象的魏忠賢,癲狂陰險,老辣無敵,這一角色令他得到了金馬獎最佳男配提名。2016年底公映的《你好,瘋子!》里,金士傑又首度在大銀幕挑戰「精神病」角色,以女主角的一種人格出鏡,用表演騙住了所有觀眾。賴聲川曾經這樣評價他:「因為他的存在,讓這個雖不豐足也不遼闊的世界,變得有重量與格調。」
趙本山
作為東北二人轉教授,趙本山用地方氣息濃郁的幽默表演成為中國諧星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當我們轉頭去看一看他在大銀幕上的表演,也許會有不一樣的認知。
2000年公映的《幸福時光》,是趙本山彰顯演員本色的重要作品,他在片中扮演了一位平凡的退休工人,喜劇的表演風格下演繹的是更為厚重的黑色幽默,趙本山以喜見悲且接地氣,受到了業內人士的認可。《落葉歸根》可謂是趙本山一次華麗的銀幕轉身,故事很簡單,講述一位老農民將好友的屍體背回家鄉的故事,一路上的種種遭遇,道盡人間百態。趙本山扮演的老劉,表面在搞笑,骨子裡卻透露著悲涼的底調;其中有一段讓觀眾笑出眼淚的戲,他與宋丹丹扮演的撿垃圾的婦人演雙簧,邊演邊抱在一起占便宜,由此逐漸產生了情愫。如此劍走偏鋒的愛情戲,既開腦洞,又有趣,透出濃濃人情味兒。
趙本山在王家衛作品《一代宗師》里對丁連山這一角色的演繹,更說明他不僅僅是喜劇演員這麼簡單。2016年賀歲檔電影《過年好》中,他更是完全拋開了「搞笑」技能,飾演一位內心寂寞的獨居老人,面對家人「一地雞毛」的生活現狀無法釋懷。對於戲骨來說,喜劇、悲劇還是正片,這些只是外殼,內里的豐富更為重要。趙本山不只是觀眾熟悉的「東北大爺」,更是用喜劇手法演繹悲情角色的高手。
〓收放自如〓
情緒、層次,如何轉換,最見功力。
吳孟達
吳孟達似乎總是作為周星馳身邊的頂級綠葉被人提起;在周星馳作品叱吒風雲的上世紀九十年代,吳孟達確是周氏作品中當之無愧的「二當家」。和諸多甘草演員一樣,吳孟達也是在無數片場摸爬滾打過來的資深演員,七歲離開廈門去香港,上世紀七十年代與周潤發、林嶺東等人成為TVB藝員培訓班的同學,1973年首次觸電,在李翰祥執導的《瀛台泣血》中客串;1979年在《楚留香傳奇》中飾演的「胡鐵花」一角讓他有了知名度。
在周星馳剛出道的時候,吳孟達已經是有十年戲齡的老演員了,兩人從合作《蓋世豪俠》和《他來自江湖》開始有了戲緣,此後長達十多年的「聯手出擊」,炮製出《審死官》、《鹿鼎記》等一系列經典喜劇。如果說,周星馳在片中飾演的時常是逆襲的屌絲青年,那麼吳孟達以綠葉身份,卻要擔起各種完全不同的角色,以稱托主角這朵「大紅花」。其中頗為經典的,便是已被港片迷奉為「聖經」的《大話西遊》中的二當家。其中一幕戲,系吳孟達與一眾土匪身著白色符紙,跳著肚皮舞出場,把觀眾逗得人仰馬翻,彰顯星爺式喜劇的神髓。
當然,吳孟達並非只有「搞笑」一項本領,1991年,他在陳木勝執導的電影《天若有情》里扮演一位底層小人物太保,片中他挨刀之後那段似笑非笑的表演,層次分明,衝擊力十足,瞬間擊中了觀眾。這個角色,也令吳孟達初嘗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滋味。時至今日,吳孟達已經贏得了五次金像獎最佳男配提名,兩次金馬獎提名。
秦沛
說到秦沛,可能有些人不知其名,卻一定覺得他「臉熟」。秦沛出身於演藝世家,父親嚴化與母親紅薇都是好戲之人,所以秦沛三歲時便以童星的身份登上大銀幕。他出生在北京、成長於香港、曾到台灣發展;演過瓊瑤電影,也曾在TVB扮演過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配角。秦沛在內地走紅是仰仗83版的《射鵰英雄傳》,他在劇中扮演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擁有野心勃勃的帝王氣場。
爾冬升的《癲佬正傳》中,秦沛扮演的精神病患者最令人刻骨銘心的一幕,當屬阿全闖進幼稚園展開殺戮的一場戲,他手持血淋淋的利刃,眼神卻是無辜的,釀成慘案的同時也斷送了自己的性命。影片還有梁朝偉和周潤發兩位金像獎影帝助陣,但秦沛的表演仍舊帶給觀眾強有力的衝擊。阿全一角,讓秦沛毫無爭議地拿下了1987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及1986年台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雙料殊榮。
此後,戲骨人生愈發勢不可擋,1993年的《新不了情》,爾冬升再請秦沛出馬,飾演女主角袁詠儀的舅父,這一次他正常了,既不壞也不瘋,以戲班樂師的平常人身份點亮了大銀幕,二度奪得金像獎最佳男配獎盃。2012年《桃姐》中的花心老人、《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里固執而善良的美國華僑角色,令秦沛一次又一次被列入金像獎的男配提名名單。遊走於正邪之間的秦沛,用實力證明自己的戲骨本色,正如他自己形容的那樣:「人就是這樣的,老天爺全都早就有安排了,每個人全都是一本書,這本書早就寫好了。」那麼,打開寫著「秦沛」大名的那本書,書里必然是他用上百個角色串連起的精彩篇章。
葛優
葛優沒有高顏值,不靠耍帥吸粉,星路順暢靠的完全是天賦與實力。從1988年在米家山的電影《頑主》中扮演楊重以來,他的冷幽默氣場便頗得觀眾緣。最初因為其貌不揚,常演些土匪劫犯的角色;1992年的一部《編輯部的故事》,李冬寶一角讓他成為另類「男神」。從此後,葛大爺便以收斂的表情、頻曝金句的吐槽神功,贏得了觀眾緣。夏剛執導的《大撒把》中,葛優以平凡老公形象彰顯演技;張藝謀的《活著》中,他的演繹令人分不清戲與人生;陳凱歌的《霸王別姬》里,他將愛戲成痴的袁四爺刻畫得入木三分。
如果說,文藝片和熱播劇讓葛優攢夠了人氣,那麼葛優與馮小剛的合作,則充分證明了戲骨的票房號召力。從1997年起與馮小剛合作的《甲方乙方》等一系列賀歲片,不斷刷新中國電影票房的新高。在《非誠勿擾》中扮演大齡單身男青年秦奮時,葛大爺在與舒女神首度約見時就展示了他最精湛的撩妹技能——嘴炮。面對優質空姐,他直言「我倒是見了幾個,像你這麼好看的是頭一個」,隨後用一連串真誠且幽默的「大實話」,抓住了女神的心。這部將讓單身狗們戳心的「傑克蘇」電影,票房高達3.25個億,位列年度十大賣座影片之首。
《非誠勿擾2》、《讓子彈飛》、《私人定製》等一系列「笑彈」,奠定了他在華語影壇的笑匠地位,造就了觀眾喜聞樂見的「葛式喜劇」。無需裝酷耍帥、不做「流量明星」,葛大爺以錚錚戲骨捍衛了華語喜劇的尊嚴,哪怕是在《趙氏孤兒》、《羅曼蒂克消亡史》之類的藝術電影中,他仍然能自如地轉變畫風,回歸傳統與嚴肅。時至今日,「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仍是葛大爺的座右銘。
〓戲如其人〓
演戲,其實也是在做人。
陳道明
1985年一部《末代皇帝》讓年僅三十歲的陳道明紅遍大江南北,正當眾人下意識地將他歸類於「歷史劇男神」的範疇時,他卻又拿出了《圍城》這樣的力作,以對方鴻漸一角的演繹,將知識份子的劣根性揭露得淋漓盡致。2001年的《康熙王朝》,他再次登上帝王寶座,成就了一個經典角色。如此才色兼備的男神,怎能只在小螢屏發光發熱?大銀幕上的他,釋放出別樣的火花,有他在,與之同框的明星都會壓力山大,實在沒幾個人能拼得過這樣氣宇軒昂又演技精湛的一個人。
如果說,張藝謀的《英雄》里,陳道明版的秦始皇只是他信手拈來的表演;馮小剛執導的《唐山大地震》里那位嚴父角色也算「本色」演出;那麼在張藝謀的《歸來》中,陸焉識一角可算是陳道明演技爆表的一個實證,陸焉識不是皇侯將相,卻是在當時環境打壓下的一位落魄的知識分子;與之演對手戲的女主角鞏俐更是早已名揚海外的國際巨星。兩人的虐戀式對手戲成為電影最大亮點。《歸來》不僅講述了一對夫妻因坎坷命運導致的悲劇,亦著重刻畫了平凡人不平凡的愛情,故事催人淚下,表演更是可圈可點。這一個個揪心的感人片斷,串連起這部濃情厚意的文藝電影,也令其贏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的榮譽。洗褪一身帝王氣,以滄桑又平庸的造型出鏡,徹底顛覆觀眾從前的認知,這是只有戲骨才做得到的事。對於這個角色,陳道明的理解也相當深透:「陸焉識沒這麼高尚,生活當中每每出現背叛行為之後尤其親情背叛,都會有抹不去的痕跡,所以我覺得陸焉識應該回歸這個真實。」從帝王到平民,從溥儀到陸焉識,陳道明高得起來,也低得下去;成全角色的同時,也成全了自己。
張豐毅
與當下偏愛小鮮肉的市場不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影視圈是硬漢與型男的天下,張豐毅就是一個極好的證明。他一直備受觀眾、創作者和評論家的青睞。因為身材偉健、氣質樸實又熱血,所以在小螢屏上,張豐毅常以軍人形象出鏡,演繹了《和平年代》、《歷史的天空》、《中國遠征軍》中一系列硬漢角色。連他自己都說:「給一桿衝鋒鎗,我就能上戰場!」
但是,令張豐毅真正「稱霸」國際影壇的,卻是一個「戲子」角色——《霸王別姬》中的京劇名角段小樓。段小樓區別於張豐毅以往任何一種形象,他具備直男特有的性感,是青樓艷妓們最心儀的嫖客,也是戲台上外形俊朗當之無愧的「楚霸王」。張豐毅的陽剛,與張國榮扮演的程蝶衣之陰柔相映成趣,帶出了一段顛沛的梨園悲情史。影片末尾,段小樓和程蝶衣再演《霸王別姬》一折,程蝶衣突然拔劍自刎,使得段小樓發出了撕心裂肺的悲嚎。這場戲,是電影最濃烈哀怨的收鞘,也令張豐毅成了資深影迷心中永遠的「楚霸王」。《霸王別姬》也因如此濃墨重彩的筆調,贏得了國際影壇的認可,拿下了第46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事實上,張豐毅一直是「文武兼備」的,憑藉《萬箭穿心》拿過電影華表獎影后的顏丙燕曾經評價這位標準直男:「他吧,有點二百五,是個心裡一點彎兒都不會轉,一點都存不住事兒的人。」心無旁騖、專注演戲,這就是張豐毅。
王學圻
上世紀八十年代,王學圻參演了陳凱歌的電影《黃土地》、也曾執導過取材自楊麗萍真實生活閱歷的電影《太陽鳥》,在電影界,他可稱得上是絕對的資深前輩。外形硬朗、氣度不凡的王學圻,在話劇表演的舞台上磨練了一身好演技,舉手投足都是濃濃戲味兒。在陳凱歌執導的《梅蘭芳》里以短短一場戲艷驚四座,實在令人難忘。
《梅蘭芳》里出場寥寥的配角十三燕,人物原型來自於京劇大師譚鑫培,外表氣場十足、傲慢強勢,更戀戲成狂。片中王學圻與本身具備漢劇基礎的青年演員余少群扮演的梅蘭芳,有一段精彩的「斗戲」,二人在台上各顯風彩,掀起全片的第一個小高潮。王學圻飾演這樣的練家子角色,難度可謂不小,但他拒用替身,以扮相和表演說服觀眾;為了完成短短的幾場戲,他拜李舒先生為師,從跑圓場開始練,立腰、抬胳、輪關公大刀,一樣都沒少練,愣是把這個高難度角色扛了下來。這番苦心成就了「十三燕」,王學圻也憑藉十三燕一角拿下電影金雞獎、台灣金馬獎、華語電影大獎等數座表演獎盃。那句「輸不丟人,怕才丟人」的台詞,至今都是「正能量」金句的代表。
王學圻就算常演配角,也總能力壓群雄,正所謂「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王學圻曾說:「誰說我戲不好,真往心裡去,晚上會睡不著。」
〓老當益壯〓
年齡,從來只是數字。
曾江
在TVB大劇風行兩岸三地的年代,香港原生態當家小生與當家花旦如過江之鯽,但以曾江為代表的一眾「甘草演員」卻像是「鐵打的營盤」一般。自上世紀五十年代參演第一部電影《同齡鳥》開始,曾江的戲齡已遠遠超過諸多觀眾的年齡,他徹底征服內地觀眾的自然是TVB83版武俠大戲《射鵰英雄傳》,這部超級經典熱播劇,不僅僅是紅了翁美齡、苗僑偉等一眾花旦小生,曾江也憑藉「黃藥師」一角為觀眾所熟知。
曾江多數時候演的是惡人,但他卻能將惡演得氣度非凡,尤其擅長詮釋江湖大佬和腹黑土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當屬麥兆輝、莊文強這對黃金檔搭執導的《竊聽風雲2》中,那位暗中呼風喚雨的「地主會」大佬同叔,片中最為霸氣的一句台詞便出自同叔之口——我的人生,我自己操盤!這位同叔狠到什麼地步呢?吳彥祖扮演的復仇者,為了徹底推翻同叔的地盤,竟只能以性命相拼。同叔一角,是曾江67歲高齡時的傑作。2014年,他在《竊聽風雲3》中再度「使壞」,扮演地產大亨陸瀚濤,壞得愈發遊刃有餘,終於得到生平第一座金像獎最佳男配獎盃。這位「黃金配角」之所以「惡名」遠揚,就是那份專屬於老戲骨的霸氣使然。「老而彌堅」一詞,放在曾江身上真當準確無比,要壞就壞出境界,壞出王者風範。
盧海鵬
說到杜琪峰執導的《奪命金》中那位精明好色的高利貸大佬鍾原,大家一定會眼睛一亮。鍾原的扮演者盧海鵬,絕對是香港演員中的「老司機」,其四十多年的演藝生涯,幾乎可構成一部香港影視圈進化史。
單說電影角色,大銀幕上的盧海鵬時常以「大BOSS」形象吐盡壞水,其中較為經典的譬如杜琪峰作品《毒戰》里的毒販大佬之一,陳木勝作品《掃毒》里的幕後大毒梟八面佛等等。《奪命金》里的鐘原一角,讓盧海鵬的「毒」變得極接地氣。片中盧海鵬與女主角何韻詩只有短短几場對手戲,但細節的處理卻爐火純青,「笑虎面」的脾性、隨手吃豆腐的鹹濕壞癖、看似樂天卻貪婪無比的本色,只在通電話的寥寥數語、與何韻詩的簡單交鋒中便顯真章。《奪命金》令盧海鵬毫無爭議地拿到了201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大獎。在杜琪峰最新作品《三人行》中,盧海鵬也彰顯了「扮豬吃老虎」的狠勁兒,儘管演的是腦子有病的癲佬,與主角鍾漢良的「病友」關係卻處理得行雲流水,成為片中唯一一位笑到最後的「贏家」。
被問到年紀大了才拿獎會不會遺憾,盧海鵬笑說:「不晚,我拍戲也不是為了拿獎,如果真是為了拿獎而拍戲,我早就拿了。這個獎算是大家對我的認可吧,我很感謝觀眾這麼多年來對我的信任,這是我最看重的。」
朱旭
和諸多前輩一樣,朱旭也是通過在文工團、話劇院的歷練,才練就一身演技的。生旦凈末丑,沒有一個角色難得倒他。1996年,朱旭與已故導演吳天明合作的電影《變臉》問世,朱旭扮演的變臉王帶著變臉絕活「傳男不傳女」的執念,與逃脫了人販子魔掌的女孩狗娃之間,有了一段陰差陽錯的祖孫情。片中最讓人動情的一幕,當屬結尾時,分隔許久的「祖孫」在碼頭相見,狗娃喚了變臉王一聲「爺爺」,兩人緊緊相擁,打破了封建教條製造的隔閡,也令觀眾喜極而泣。
朱旭的表演風格不似許多老前輩那樣硬氣,他周身散發著一種悲天憫人的溫柔氣息,能讓人產生同情。電影《刮痧》中,作為矛盾中的焦點人物,朱旭的表演搏得滿堂彩,絲毫不輸給香港影帝梁家輝扮演的男主角。七十歲那年,朱旭更是在蔣雯麗自編自導的電影《我們天上見》里演主角,詮釋了一位與世無爭卻又正能量滿滿的姥爺。
如今的朱旭年過八旬,處於半隱退狀態;但是他教科書式的表演,卻仍是电影後輩學習的榜樣,這位「爺」的戲骨風采,將一直被回溯、被研習、被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