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才和帥才之間有著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張作霖是帥才而楊宇霆只能算將才。就連韓信這樣千年難得一遇的頂級將才都無法逃脫被處死的命運,張作霖能鎮住楊宇霆也在情理之中。
楊宇霆這個名字流芳百世,但至少也在史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機緣巧合之下得到軍閥張作霖的賞識提拔從而步步高升,成為北洋軍閥時期奉系的重要將領。
楊宇霆是張作霖的得力助手,為他獻上很多出色的建議和謀劃,所以當時人們將白崇禧和他並稱為「南北小諸葛」。
只是可惜這樣一位難得的將才在張作霖死後不久便遭到張學良的報復,從而死於非命,給後世之人留下無盡的嘆息。
儘管楊宇霆才能出眾,但他始終都逃不出張作霖的五指山,根本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而筆者認為張作霖能夠鎮住楊宇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楊宇霆對張作霖心懷感恩之情
楊宇霆曾是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的高材生,因此他帶出來的部隊軍紀嚴明。反觀當時張作霖的部隊,大多是土匪出生,軍紀渙散難以控制,甚至時常會出現擾民的情況,這讓張作霖無比頭疼。
有一天,張作霖在街上閒逛的時候突然遇到一隻容整齊、風紀嚴明的部隊,他瞬間有了興致,四處打聽後才得知原來這是當時任軍械廠廠長的楊宇霆所帶的廠衛隊連。
恰巧張作霖正為軍隊紀律的事情感到頭疼,於是他派人告訴楊宇霆,說他準備重開奉天講武堂,希望包括楊宇霆在內的士官生們都能留下來當教員。
對此楊宇霆欣然答應。因為儘管那時張作霖還沒有成為東北王,但也是奉天省省長,能夠成為他的手下必然前途無量,這遠遠不是一個軍械廠廠長能比擬的。
果不其然楊宇霆並沒有讓張作霖失望。在他的訓練之下,張作霖部隊很快就褪去匪氣,成為一隻訓練有素的隊伍,因為這樣楊宇霆也得到了張作霖的賞識,被任命為了二十七師參謀長。這也是兩人命運交集的開始。
張作霖給了楊宇霆展示才能的舞台,而他也藉此證明了自己。
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上學的時候,楊宇霆與皖系軍閥徐樹錚是關係不錯的同學。離校後徐樹錚投奔當時任北洋政府總理的皖系首領段祺瑞,並且深得他的信任。因此楊宇霆奉系與北洋政府聯繫的紐帶。
當時北洋政府總統馮國璋與段祺瑞之間鬧矛盾,徐樹錚為了爭取奉系的支持,便將馮國璋購買了4千萬元軍械的事情泄漏給了楊宇霆。
在楊宇霆的謀劃之下,奉軍成功奪取這一批軍械,張作霖曾經裝備落後的三個師也晉升為武器較為精良的三個混合旅,這對後來奉軍稱霸東北三省起到至光重要的作用。
因為這件事,楊宇霆的地位迅速提高,直接成為奉軍的核心人物,並獲得了「小諸葛」的美稱。
一直以來楊宇霆都是個野心勃勃的政治家,隨著地位的提高這種野心開始慢慢顯露出來。得到好處後張作霖為了表示感謝,便與皖系聯合,並在奉天成立了「援湘軍」,由張作霖自任司令,徐樹錚任副司令,楊宇霆任參謀長。
此後徐樹錚一直煽動楊宇霆自立為王,組建自己的隊伍。長期軟磨硬泡之下楊宇霆心動了,於是兩人合謀冒領了陸軍部撥給奉軍的370萬元,私自組建了四個旅。
然而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任他們腦袋多麼聰明,消息還是傳到了張作霖的耳朵里。對此張作霖勃然大怒,當即下令免去了楊宇霆、徐樹錚等人的職務,予以關押。
沒了楊宇霆的幫助,張作霖做事情遠沒有以前那麼順利,於是他不計前嫌又重新啟用了楊宇霆,讓他做了東三省巡閱使署總參議,兼三省兵工廠督辦,而後者為奉軍帶來了許多精良的武器裝備。
奉軍入關作戰之前,楊宇霆又被任命為了總參謀長,負責籌劃入關作戰事宜。第二次直奉戰爭奉軍勝利之後,張作霖將蘇皖收入囊中,而楊宇霆也被任命為了江蘇督辦。至此他在奉軍中的地位再一次回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在擔任江蘇督辦以後,楊宇霆越發的狂妄自大,使得剛剛拿下不久的江蘇很快就被孫傳芳組織的五省聯軍,楊宇霆本人也從下水道倉皇逃回了奉天。
不過張作霖不但沒有責怪他,反而再次予以重任,讓他做了總參議兼兵工廠督辦。
張作霖在世的時候可謂對楊宇霆仁至義盡。不但接近全力的為他提供舞台,甚至還原諒了他企圖反叛自立的行為,哪怕後來兵敗也沒有責怪他,這簡直比得上國士的待遇。
對於張作霖的知遇之恩,楊宇霆一直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所以儘管他目空一切,卻對張作霖心甘情願的臣服,基於這一點,張作霖鎮住楊宇霆簡直易如反掌。
二、楊宇霆不具備直接對抗張作霖的能力
別看後來楊宇霆成為奉軍的核心人物,地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風光無比,要知道這一切都是張作霖給予的,如果哪一天張作霖認為楊宇霆沒有利用價值想要將他拋棄,那他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
我們知道張作霖是土匪出生,奉軍很多領袖都曾和他有過非常深的交情,說是那種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兄弟也不為過。試問如果楊宇霆想要反叛,這些人會幫外人還是自己的兄弟呢?
再說了,張作霖人格魅力突出,做人非常講義氣,對待兄弟那是無可挑剔,奉軍上下幾乎都對張作霖非常服氣,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就是奉軍精神領袖般的存在,而楊宇霆如果了反叛的念頭,我想他會成為第一個犧牲者。
所以,楊宇霆根本沒有能力直接對抗張作霖,他的地位全都是張作霖給予的,收回也只是一句話的事情,唯有死心塌地地為張作霖辦事情才是正道。
執筆君言
總而言之,儘管楊宇霆文武雙全、才能出眾,但是由於他對張作霖心懷感激之情,再加上他並沒有直接對抗張作霖的能力,所以他只能是被張作霖牢牢握在手中的一把利劍。
只是可惜,張作霖死後,繼承位置的張學良並沒有包容楊宇霆的狂妄,後來隨便找個藉口將他處死,結束了自己短暫而又精彩的一生。
正如那句話雖說:「能夠鎮住楊宇霆的也許只有張作霖吧!」諸位讀者,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