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神童」何碧玉,14歲以750分考入清華,如今過得怎麼樣?

2024-01-16     丹寶星辰

原標題:河南「神童」何碧玉,14歲以750分考入清華,如今過得怎麼樣?

何碧玉,1985年12月2日出生於河南省新鄉市的一個普通家庭,家中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書香世家,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階級,對於何碧玉的培養,夫婦倆也沒有做過多的留心。但是在母親的回憶里,何碧玉從小就是那種「不用父母操心的孩子」。

據何碧玉的小學老師回憶,何碧玉永遠都是班上來得最早的那一個:當小學的大門剛剛打開,何碧玉就會立刻小跑進教室預習今天的課業;何碧玉也是班上最後走的那一個,放學時,孩子們都歡呼著蜂擁出教室,迫不及待的回家休息玩耍,何碧玉卻總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溫習今天學到的知識,直到要鎖門了才戀戀不捨的離開。

就算是放假在家中,何碧玉也從來不肯懈怠一分鐘,總是永遠精神蓬勃地投身到學習上去,有時為了學習,經常是廢寢忘食。

1996年,小學五年級的何碧玉順利考入了當地唯一一所超常教育實驗班——新鄉市一中少兒班。當時能順利進入這個實驗班的,都是來自全省小學生中的佼佼者。

也正是在實驗班學習期間,何碧玉逐漸了解到了中國頂尖學府清華大學,並且對於清華大學產生了深深的嚮往與熱烈的憧憬。她渴望進入夢想中的清華大學,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了解更多的文化,與更多的同學一起,去往更廣闊的天地......

父母也非常支持她的決定,在父母看來,女兒成績這樣優秀,本就讓他們已經感到十分驕傲,如若真的能考上清華大學,那更是光宗耀祖。因此,全家都在為了何碧玉的「清華夢」努力著,父母不停的鼓勵著女兒,讓女兒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何碧玉也不負眾望,一直保持著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就這樣,14歲的何碧玉迎來了高考。

對於普通的高三學生來說,高考,是「千軍萬年過獨木橋」,是「提高一分,干倒千人」,是「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唯一渠道,對於何碧玉來說,高考,也不異於一場背水一戰。她在高考這場盛大的「戰役」中,要面對的,不僅僅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才,還有比自己要多出三年學習時間的對手。

父母也十分緊張孩子的學習,何碧玉的母親在高考前最後衝刺的日子裡給了何碧玉最細緻的照料,終於,1999年的高考如約而至,何碧玉滿懷著信心走入考場,交上了自己最滿意的答卷——她最終成功了,她以750分的滿分成績,成功被清華大學錄取。

何碧玉以滿分的成績被錄取的消息見報後,立刻引起了輿論轟動。高考的難度當然不容置疑,考取750分滿分,在大家眼裡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況故事的主角還只是一個僅僅只有十四歲的孩子!一夜之間,何碧玉在全國名聲大噪,不僅受到多家媒體的採訪,更是被邀請上電視節目,去全國各地演講,被多家主流媒體稱為「神童」。

「一夜爆紅」對何碧玉來說,完全是意料之外的,她「感覺自己考得不錯」,但是「沒想到考得這麼好」。實現了夢想,全家人都十分高興,第二年,何碧玉就前往北京清華大學報道。

原來,何碧玉進入清華大學後,並沒有停下探索求知的腳步,也沒有被自己在外的名聲所累。她勝不驕敗不餒,始終保持著一顆謙卑的求知之心,不是在圖書館學習,就是在教室里上課。2004年畢業後,她遠赴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深造,並於09年獲得神經科學博士,在探索的路上從未停止自己的步伐。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傷仲永》的故事吧,同樣被譽為神童的方仲永本來有無限的才能,卻在得到了神童的稱號之後就放棄了求知,最終淪落為一個平平無奇的普通人。

而何碧玉卻恰恰相反,在揚名立萬之後,她從不曾在意自己的虛名,而是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越走越遠,才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永遠滿懷壯志,永遠擁有一顆謙卑之心,才不會重蹈「傷仲永」的覆轍,也只有這樣,才能站的更高,看得更遠。畢竟真正熱愛學習的「神童」,是永遠不會停下探索的步伐的。

文/朱竟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9840f00719756500dfceec76fecdf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