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迪士尼的公主「變形記」
撰稿人 | 崔汀
睡美人被王子的輕輕一吻喚醒,灰姑娘被邀請上了夢幻般的南瓜馬車,小美人魚為了愛情而放棄美妙的歌聲……
幾十年來,迪士尼動畫的公主們在銀幕上演繹了一段段動人的童話,為全世界的孩子們編織美好夢想。
有意思的是,她們的生活和際遇既是童話,也關聯現實。
迪士尼公主的銀幕形象蛻變,也映照著現代女性近百年的成長。
白雪公主,女性的歸宿是家庭
迪士尼動畫為何對公主角色情有獨鍾?這個緣起就是《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1937年12月21日,迪士尼耗費巨資打造,製作周期長達3年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美國公映,之後迅速火遍全球。
迪士尼的首位公主由此誕生,白雪公主憑藉電影的出色呈現,她不僅走入了民眾的記憶,也成功影史留名。
迪士尼動畫此後陸續推出了《灰姑娘》(1954,又名《仙履奇緣》)、《睡美人》(1959),相繼獲得巨大的市場成功。
這一階段迪士尼動畫公主的形象與現實環境息息相關。
白雪公主、辛德瑞拉(灰姑娘)都是做家務的一把好手,她們從待字閨中到遇見白馬王子,具備典型的賢妻良母基因。
並且,這一階段的公主都需要被王子拯救,她們形象具有溫柔、嬌弱的共同點。
20世紀上半葉,世界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美國雖然在飛速發展,但是女性仍然秉承著相夫教子的傳統,女性婚後回歸家庭幾乎是必然選擇。
白雪公主、辛德瑞拉、奧羅拉公主,她們最終的結局都是和王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這也符合當時人們對愛情、婚姻、家庭的美好期許,因此在全世界都受到歡迎。
同時,迪士尼動畫當時的主要觀眾群體是少兒,小觀眾通常是媽媽帶著走進影院。
這段時期,迪士尼的公主動畫更多考慮的是媽媽和孩子這兩大群體的審美口味。
《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到《睡美人》,一段長達22年的歷程。這個階段之所以公主動畫數量較少,二戰爆發有直接影響。
迪士尼公司在美軍參戰後,參與了很多科教動畫片的製作,直到戰後才逐步回歸本職工作。
不過,白雪公主、辛德瑞拉、奧羅拉公主的影響力在迪士尼公主系列中不容小覷。
她們的角色形象今天仍然隨處可見,她們的故事依舊是孩子們的睡前讀物,這其中少不了迪士尼動畫廣泛傳播的一份功勞。
第一階段的公主角色,具有鮮明的時代局限特徵。
不過,她們優美典雅的形象,以及動畫電影本身令人心曠心怡的觀賞效果,讓人物和作品擁有了超越時代的魅力。
花木蘭,女兒當自強
1966年12月15日,公司創始人華特·迪士尼逝世。
迪士尼公司進入曲折發展階段,跨國公司的根基尚穩,只是缺少了華特的天才創作力之後,迪士尼公司的動畫電影發展走入瓶頸期。
1984年9月,原派拉蒙高層麥可·艾斯納加盟迪士尼擔任CEO。他還帶來了動畫電影製片人傑弗瑞·卡森伯格,兩人合力讓迪士尼動畫重新煥發活力。
1989年11月17日,傑弗瑞·卡森伯格主抓的項目《小美人魚》北美公映。
影片憑藉美不勝收的畫面,以及改編後動人圓滿的結局,從而贏得了全球觀眾的喜愛。
《小美人魚》不僅延續了迪士尼動畫的手繪風格,而且重啟公主系列。
從此以後,公主動畫電影再度成為迪士尼的保留項目,每隔幾年就會推出新作,逐步架構起一個龐大的電影宇宙。
《小美人魚》之後,1990年代迪士尼出品的公主電影陸續有:《美女與野獸》(1991)的貝爾、《阿拉丁》(1992)的茉莉公主、《風中奇緣》(1995)的寶嘉康蒂、《花木蘭》(1998)的花木蘭。
這些公主動畫電影擁有標準的「大女主」設定,還能做到打破觀眾性別、年齡的差異。
男性和女性都對這些公主電影青睞有加,由此屢屢造就票房熱賣佳績。
這個階段的公主電影同樣緊扣時代脈搏,整體創作上呈現出兩點變化——
第一點,女性意識覺醒,紛紛走出家門。
《美女與野獸》的貝爾,可能是迪士尼動畫傳統女性的最後代表。不過,她依然肩負著破除野獸咒語的重任,不再是睡美人一樣等待拯救的公主。
茉莉公主不甘心陷入皇室的包辦婚姻,寶嘉康蒂敢愛敢恨,花木蘭替父從軍。
這些女性角色相對於上一代的迪士尼公主,在意識方面有了現代化的進步,代表著新時代女性獨立自主的思維方式。
現實中,1980~1990年代的女性已經在社會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她們通過爭取和努力,獲得了更多的學習和工作機會,從而撕掉了家庭主婦這一固化標籤。
茉莉公主、花木蘭等人物雖然來自古代,但創作者是以當代女性作為參照,由此實現角色與觀眾的情感共鳴。
第二點,公主有了膚色,突破地域局限。迪士尼第一階段的公主都是白種人,這種創作模式一直持續到《美女與野獸》。
1992年公映的《阿拉丁》,誕生了首位非白種人公主,來自蘇丹王國的茉莉公主。
她聰明、有主見,敢於尋找真愛。這位活潑靈動且充滿異域風的公主,受到觀眾的普遍認可。
茉莉公主之後,寶嘉康蒂是來自美洲的印第安公主,花木蘭是出生在中國的公主。
她們不僅豐富了迪士尼動畫的公主群像,同時也在一步步拓寬公主動畫的各國受眾。
新時代的迪士尼公主,她可能來自於任何的洲域,也可能是任何的人種。迪士尼動畫放眼全球的創作視野,為公主角色贏得更多的喝彩。
艾莎公主,女性撐起一片
21世紀到來,皮克斯公司率先掀起了三維動畫熱潮。迪士尼動畫主打的傳統二維手繪動畫逐漸被市場冷落,公主系列的製作再度陷入停滯狀態。
皮克斯是1990年代崛起的電腦動畫公司,它初期與迪士尼動畫建立發行合作關係。
此後,皮克斯出品的《玩具總動員》《怪獸電力公司》《海底總動員》等片,實現票房全球大賣。
迪士尼動畫這一邊,雖然也推出了《星際寶貝》《星銀島》等作品,但是影響力遠遠不如皮克斯。
好萊塢曾經的動畫王牌企業,這就要退位讓賢了?
2006年1月23日,迪士尼以74億美元收購皮克斯,同時將他們的創作人才吸納進迪士尼系統。
四年之後,迪士尼動畫推出《長髮公主》(又名《魔發奇緣》)。
這部作品由電腦完成全部製作,迪士尼放棄了傳統的手繪動畫。影片中的樂佩公主擁有法力無邊的金髮,她渴望自由、勇於冒險,帶領著痞子大盜弗林展開了一場奇妙旅程。
《長髮公主》是典型的「大女主」設定,這個角色也奠定了新世紀迪士尼公主的重要特徵——擁有強大的魔法。
從她之後,迪士尼公主的能力越來越強,不僅能保護男友,還能拯救國家。
《冰雪奇緣》於2013年11月北美公映,這是迪士尼動畫新世紀之後的輝煌之作。
影片不僅全球票房大賣13億美元,艾莎公主的長裙也在各國熱賣暢銷,影片的帶貨能力非同凡響。
《冰雪奇緣》圍繞姐妹情深展開敘事,愛情不再是這部電影的主線。另一個角度來看,片中男女之間不穩定的情感,甚至會影響女性的事業。
這部電影對於女性意識覺醒的描述,不僅契合時代,甚至是有些超前,從而獲得了觀眾更為熱烈的喜愛。
《冰雪奇緣》中的艾莎與安娜,已經成長為統治王國的女王段位。
她們不再是單純追求自由和真愛的獨立女性,而是肩負著王國興衰命運的大人物。艾莎的魔法,安娜的勇氣,構成了兩姐妹拯救王國的能力。
艾莎與安娜,堪稱迪士尼公主系列的最強組合,兩姐妹的形象也代表著當前女性社會地位的進一步提升。
此後,迪士尼動畫出品的《海洋奇緣》(2016)、《尋龍傳說》(2021)等作品,相繼塑造了來自大洋洲的公主莫阿娜、來自東南亞的公主拉雅,為公主電影宇宙增光添彩。
雖然世界上仍然存在許多男女不平等的現象,但是回顧百年來的歷史,女性地位經過不斷爭取、維護、再爭取,已經有了顯著的改善。
迪士尼動畫的公主系列,一方面是用作品映照同時代女性的社會特徵,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藉助作品為女性發聲。
每個女孩可能都有成為公主的夢想,迪士尼動畫在用電影為女孩圓夢。
不過,迪士尼動畫的夢境緊密關聯現實。
動畫里的公主在過上幸福生活之前,她可能會經歷一系列挫折、磨難、考驗,最終才能到達幸福終點。
現實生活必定比電影辛苦,由此才需要《白雪公主》《冰雪奇緣》等一系列電影作品,為觀眾紓解困擾,提供啟迪,輸送歡樂,這就是迪士尼動畫的意義。
【 時 光 集 好 物 】
迪士尼百年星光
好集了正版好物推薦
「迪士尼100周年米奇系列羅馬陶瓷杯」
「公主家族透明水晶積木系列」
「迪士尼公主明信片盒:100張收藏明信片」
「冰雪奇緣2艾莎/安娜女王正版手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