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田文雄下台前,喊話中國「立刻取消海鮮進口限制」,中方回應

2024-08-26   軍武觀察

為應對日本一意孤行將核污水排海,中方去年宣布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並宣布此舉是為了為全面防範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對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風險,保護進口食品安全。自此之後日本多次希望和中國「交涉」,在被中國拒絕之後又倒打一耙,開始指責中國在渲染日本「沒有危害的排海行為」,實際上是一種歧視。日本政府還表示他們已經對中韓等國承諾「一旦出現問題會中止排放」,此時中國的行為很不公平。

消息提到,中國禁止進口日本海鮮沒有設置期限,表示只有日本「負責任處理」這件事後才有談判可能性。不過岸田的決定讓日本沿海地區的漁民非常「痛苦」,中國之前占日本海鮮市場份額的30%,也是日本最大的海產品出口目的地。後續雖然漁民們也進行了一系列「自救」措施,包括製造食品、轉賣東南亞等,但大部分商戶銷售額下降嚴重。岸田文雄的支持率跌落到27%也和海鮮事件有很大關係。

上周早些時候,在岸田文雄已經確定不再參與總統選舉之後,日本政府也向中國喊話,表示日本啟動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海即將滿一年,但中日談判仍然沒有進展,希望中國「立即取消海鮮進口限制」。對此中國外交部回應:「日本在沒有同周邊國家充分協商的情況下,單方面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向全世界轉嫁風險……包括中方在內各國採取相應的防範應對措施,維護食品安全完全正當合理。」

消息人士表示,從中國回應的措辭中不難看到,中國仍然堅持一貫的立場,沒有對日本有任何鬆口讓步。實際上停止從日本進口海鮮之後,中國進口自韓國、東協和俄羅斯的海鮮份額暴漲,已經基本頂替了日本國內的海鮮來源,且最近一年海鮮市場價格還出現了下降,沒有預期的增長。日本一邊喊著要和中國進行談判,另一邊向海中排放核污染水的管口大開,沒有任何誠意。就從這一點出發,岸田文雄也沒有和中國交涉解決的想法,因為他們知道中國要求停止排海和協商,其並未做到。

值得一提的還有,俄羅斯媒體認為日本在換新首相之後,很可能不會再堅持排海政策,而是將此事暫緩一段時間,換取和中國談判的機會,這正是岸田文雄下台的「意義」所在。不過他們始終也是排放了,兩年內中國沿海地區也會受到排海的污染,對於日本已經做過的事情,是絕對抹除不去的。對此有評論稱:「日本對中國出口海鮮的損失,比他們買幾個罐子將核廢水深埋起來要多太多了;岸田當初一意孤行決定開始排海,就不要期待和中國進行談判,畢竟這不是兩全其美的事情,他們什麼都想要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