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築夢情緣》成為追劇首選,不是沒有原因

2023-06-13     走遍大街小巷

原標題:深度:《築夢情緣》成為追劇首選,不是沒有原因

《築夢情緣》自開播以來,熱度不減。該劇在敘事方法上,有別於一般電視劇,是以倒敘的形式,講述了一段發生在民國時期的上海,一群建築行業匠人排除萬難、不懼雲譎波詭的惡劣環境,推動中國建築業革新與發展的故事。

故事以沈其南、傅函君等人為主角,講述他們成長的同時,也對親情、愛情、友情有了多層面的描寫。電視劇在業內頗受好評,人物鮮活、敘事緊湊、節奏得宜。

而《築夢情緣》播出沒幾集就在影視劇市場收穫一眾好評,其塑造的人物性格飽滿的群像發揮了很大作用。

故事複雜有層次

歸功於電視劇的故事倒敘方式,開播兩集,《築夢情緣》就向觀眾展現了豐富的故事「含量」。

主角出身:沈其南父親身死,大哥失蹤,母親被困火海,生死不明;傅函君為舞女所生,受到繼母欺凌出走尋找親生母親。

行業環境:民國時期的大上海,永晟營造廠面臨外傷內患,不敵新豐營造廠。

此外,沈家父子向緝私處舉報鴉片走私勾當時,杜萬鷹意欲殺人滅口,威脅傅建成殺死沈貴平。雖然沈貴平的死,並非傅建成親手所為,但與他也脫不了干係。這就讓沈其南、傅函君之間多出了一道鴻溝,也為兩人後來的情感走向埋下了伏筆。

雖然人物關係複雜、環境複雜,但電視劇在講述故事的多條線索時有條不紊,雖然節奏緊湊,但看後不會有凌亂感,反而是明晰瞭然。僅僅兩集,就將複雜的背景交代清楚,也讓人對隨後的劇情品質擁有了信心。

群像個性鮮明,多而不亂

《築夢情緣》講述的是一個時代下建築行業的發展,故事內容決定了僅憑男女主角會很難完成對當時整個環境時局的整體把握,這就需要群像群策群力。

在群像方面的性格塑造,《築夢情緣》做出了一個很好的表率。

男女主角的性格設定,與兩人的成長環境有很大的關係。雖然青梅竹馬,童年都坎坷,但收穫愛情的道路上還是有很多波折,尤其是弒父之仇的埋雷,時不時就讓人為這段感情捏把汗。 一反流行的灰姑娘模式,《築夢情緣》的「富家女」和「窮小子」的人物設定也大有看點。

《築夢情緣》開播出場人物眾多,但每一個都性格鮮明、飽滿而不單薄,多而不亂。軟弱自私的傅建成,對女兒十分憐愛,對沈貴平不忍下殺手,人物的複雜性刻畫的淋漓盡致。而不論是是陰險狡詐的大反派杜萬鷹,還是運籌帷幄的田石秋,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即便是傅函君母親章梅,也有多個標籤。

用時下流行的說法,叫「人設」多樣。而角色擁有什麼樣的「人設」,離不開劇情的設定以及演員精彩的演繹。霍建華與楊冪,之所以能吸引觀眾,就是因為精湛的演技,讓人感覺演誰像誰。比如沈其南和傅函君的決裂一幕,霍建華將沈其南的冷漠無情、拒人千里之外的情緒展現到位,楊冪將傅函君從哀求到失望的情感轉換刻畫生動,相愛卻不能在一起的絕望令觀眾感同身受。

包括姜宏波、馮雷、章申、張帆等老戲骨,也在電視劇中不斷上演「飆戲」鏡頭,令人大飽眼福。黃毅、黃楊鈿甜、王一鳴、張茗燦等幾位「小」演員,憑藉自然生動的演技,也給人以驚喜。

畫面復古、鏡頭運用獨特

魚與水的關係,自不用我們多說。電視劇中,人物的活動、情感也離不了鏡頭對時代大背景的講述。《築夢情緣》,並沒有簡單的只是讓角色來承擔、講述時代背景。多樣的視覺呈現手段,讓觀眾對故事所處的時代擁有強烈的畫面感。

在短視頻風行的當下,很少有觀眾會耐著性子完整地看完一部劇的片頭。而《築夢情緣》仍然願意在片頭上下功夫,公式、算法、建築等特別的元素,成為劇中人物出場的背景,非常有辨識度。

人物多層次,故事的發生地上海,也不只是有繁華。《築夢情緣》在塑造了極具時代感的大都市的同時,還將鏡頭聚焦普通老百姓,那些普通、嘈雜的茶攤、集市等影像,也給了觀眾更全面的時代印象。

令人稱讚的還有電視劇中對平行蒙太奇的運用。沈其南、傅函君兩人的過去與現在,通過黑白色調與鮮艷色彩的穿插混剪,既讓觀眾對故事的線索一目了然,也對兩人的感情進行了定性:青梅竹馬,又劍拔弩張。

雖然《築夢情緣》是一部60集的年代勵志劇,但通過精緻的細節處理、豐富的群像刻畫、多層次的故事線索,引發觀眾對後續劇情的期待,無愧精品稱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87dbbad2b192b03cf344d163deaf1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