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誰打敗了鄭秀文?

2023-04-21     毒眸

原標題:那些年,誰打敗了鄭秀文?

2001年,鄭秀文憑藉《孤男寡女》第一次獲得第2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與她爭奪這一獎項的還有張曼玉、章子怡、楊紫瓊和秦海璐。

最終,張曼玉憑藉《花樣年華》捧得獎盃,而鄭秀文搏「最佳女主」的道路,才剛剛開始。之後的二十幾年裡,她是這一獎項提名名單里的常客,但又總是落空,每一次,媒體都喜歡用「陪跑」來形容。直到今年的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鄭秀文終於變成那個率先衝過終點線的人,把最佳女主角獎攬入懷中。

在頒獎現場,鄭秀文說等這個獎項等到花兒都謝了,但回看時會覺得,這是一個或早或晚總會到來的結局。鄭秀文的身上始終有著一種「決戰到天亮」的精神:只要金像獎還存在一天,鄭秀文就一定會把獎盃拿到手。

二十幾年漫長的時光里,曾一次次被打敗的鄭秀文,如今終於打敗了時間。

「你快樂過生活,我拚命去生存」

1988年,16歲的鄭秀文參加歌唱比賽出道,帶著嬰兒肥的她本可以繼續走當時流行的玉女路線,但她偏要節食運動來減重,唱快歌、學跳舞,在演唱會把眉毛畫成對號、造型誇張獨特——鄭秀文不願變成符合彼時的大眾想像的、千篇一律的樣子。

鄭秀文演唱會造型

在音樂事業上拚命的她早就得到了認可。1990年推出個人首張粵語專輯後,十年的時間裡她發行了十六張粵語專輯,每年都能出1到2張,高產的同時專輯銷量又高、拿獎拿到手軟。2003年梅艷芳去世後,有節目在香港街頭採訪問「誰會是下一個天后」,路人說了很多不同的名字,在被問到「為什麼不是鄭秀文」時得到的答案是:因為她本身就是天后。

鄭秀文的職業生涯很符合香港人對「平民天后」的想像:一個出身普通的女孩,靠著對自己苛刻的要求和拚命努力而成為耀眼的明星。就像她翻唱的《高山低谷》里歌詞寫得那樣,「你快樂過生活,我拚命去生存」,而這也正是早年間香港藝人身上常有的「博到盡」精神的體現。

歌手身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進入電影行業的鄭秀文又開始了新的征途,只不過這一次,努力和拚命沒有很快見效。她主演的《孤男寡女》是2000年香港電影票房冠軍,當年票房排名第四的影片《夏日麼麼茶》同樣由鄭秀文主演,兩部作品皆為賣座的喜劇片,但金像獎的選擇是文藝片《花樣年華》的女主張曼玉。

《孤男寡女》

沒被選擇的鄭秀文依然堅持在大銀幕發光。2001年香港電影票房前十的影片中,有三部是她主演的:《瘦身男女》票房四千多萬,是當年的年度票房季軍,《鍾無艷》排在第四,《同居蜜友》第八。在這三部影片里,鄭秀文還是在喜劇愛情片里走有性格的搞笑女路線,而觀眾也用電影票表達了對鄭秀文銀幕形象的買單。

三部影片都讓鄭秀文拿到了2002年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另外兩位女演員是《地久天長》的張艾嘉和《男人四十》的梅艷芳,從機率上講,鄭秀文的機會確實更大一些,但金馬獎沒有和票房站在一起——那一年拿獎的是張艾嘉。

得獎大熱門錯失獎盃,多年後鄭秀文在採訪中被問會不會特別遺憾,她給了否定的答案,只是說當年的自己何德何能,作為一個電影新人,能夠同時得到三個提名,「我覺得太多了,這個分量重到連自己都懷疑夠不夠資格。」

之後的兩年里,鄭秀文的銀幕形象沒有太大的變化,主演的《我左眼見到鬼》《百年好合》和《魔幻廚房》等多部影片均為愛情喜劇。或許是為了有「足夠資格」的作品,跳出原有的表演框架,鄭秀文開始了她的第二次蛻變——出演文藝片《長恨歌》。

2005年有媒體報道,鄭秀文坦言演少女時要減肥,再增胖演中年,到老年時又要再瘦回去,胖瘦之間,體能負荷不了,上海氣候變化又大,不慎得了腮腺炎,請了兩周病假。「投入《長恨歌》整整八個月,女主角王琦瑤經歷生命與愛情的轉變都能平靜承受,我很佩服她,我覺得女人無論命好不好、有沒有錢、能不能嫁好,最重要還是要靠自己。」

鄭秀文vs鄭秀文

可惜的是,艱難完成的轉型之作《長恨歌》並沒有為鄭秀文帶來更多正面的肯定,有媒體評價她的表演:如此煙視媚行的上海女子,鄭秀文無論是收或放,都沒有踩到點,簡直是她硬著頭皮演,觀眾硬著頭皮看。影片票房和口碑都不好的情況下,雖然提名了2006年的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但鄭秀文還是不出意外地被《如果·愛》的女主周迅打敗了。

《長恨歌》

《長恨歌》之後的兩年里,鄭秀文不常出現在公眾視野里,直到2007年復出演唱會,她讀了一封寫給自己的信,把這兩年的時光稱之為悠長假期,這個悠長假期里,鄭秀文蒸發了某部分自己,是為了茁壯另一個自己。

「你常說人生是一場自己和自己的競技,與人無關,戰勝一個懦弱的自己,好過擊敗其他人的生命。」作為一個不會被打倒的人,鄭秀文重新站到了舞台上繼續唱歌,也回到了大銀幕。

拍《高海拔之戀Ⅱ》時,鄭秀文說自己已經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里,能感受到女主角的一切愛與痛,而這部作品也讓她闊別金像獎七年後,重新開始了與「最佳女主角」的糾纏:2013年鄭秀文再被提名,但輸給了《志明與春嬌》的女主楊千嬅。

《高海拔之戀Ⅱ》

只不過面對這一次的失意,鄭秀文表現得已經不像《長恨歌》那麼痛苦了,嘴上說著「算啦,去吃頓飯就好啦」,事實上依然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2012年拍《盲探》時,因為角色看上去要有肌肉且消耗體力,原本就每天堅持跑8公里的鄭秀文還增加了舉重練習,2013年影片上映,在宣傳期的鄭秀文表示自己依然「什麼都敢拼」。

因為《盲探》,鄭秀文又在2014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拿到了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但最後得獎的是《一代宗師》的章子怡。「對於贏輸,尤其對『輸』的經驗十足,在布景板前拍下自己,告訴自己永不放棄,更重要的是做自己。」期望再一次落空,鄭秀文在當時的媒體採訪中顯得很從容。

在媒體的報道里,鄭秀文似乎一直在金像獎陪跑,但對鄭秀文來說,或許陪跑本身就是一場從未停止的前進和與自己的較量。就像她自己說過的那樣,「有時想一想,回望這麼多年工作歷程真不容易,高高低低崎嶇常有。從不變的是一種對自己無限的自我要求,一種自我苛刻。」

只不過,伴隨著香港電影的沒落,電影演員對自己的苛刻和努力,並不總能換來與之對應的好結果,鄭秀文和上世紀九十年代那批耀眼的港片演員一樣,沒有太多的機會了——距離上一次金像獎提名六年後,2020年鄭秀文主演《花椒之味》和《聖荷西謀殺案》,均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但還是輸給了內地演員、《少年的你》主演周冬雨。

《花椒之味》

比失去獎項更糟糕的是,港片、港樂所代表的香港文化對內地的影響早已日漸式微,流行年代過去,在成長起來的95、00後觀眾眼中,鄭秀文的名字更像「二十多年前的粵語歌手」,而非「影后」——雖然剛結束的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鄭秀文終於把最佳女主角的獎盃捧到了手中,觀眾和媒體為她歡呼叫好,但如今的金像獎結果如何,已經不被更廣泛的大眾關注了。

頒獎禮現場,從合作了多部影片的搭檔劉德華手中接過獎盃,鄭秀文說:「其實最佳女主角這個獎對我來說好像遙不可及,又是一步之遙……從沿途上不被認同走到今天……這次終於可以不用在這個賽道的後面默默陪跑,我終於可以昂首去衝線,我是衝線的那個!」

二十幾年後遲到的表彰,更像是對鄭秀文作為電影演員職業生涯中「拼到底」的一次肯定——鄭秀文完成了她的夢想,給了自己一個交代。

這一次,鄭秀文打敗了時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87a301e30504beb9df0d140501209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