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我離春晚太遠了, 至少相隔三四個世界。對於CCTV的感覺早已陌生,對它的春晚,更已無感。
又到一年春晚時。今天三次說服自己,索性回顧一下春晚經歷,記錄一下自己,記錄一下時代和這個世界的一部分。
我看春晚,經歷了五個階段:
1、當成文化大餐看,視為過年的大事。沒辦法,人活著總難免恥辱,那時候「與民同樂」,渾然不覺。
2、當成了解社會的窗口看。對春晚感到厭倦乏味,失去熱情,然余情未了。由於不再看新聞,不從新聞中了解所謂「國家大事」,所以對春晚還大致瀏覽,當成了解社會的窗口、與社會接軌的渠道,了解了解時代和人們的趣味。
3、當成批判的材料看。心理上與春晚一刀兩斷,仍然瀏覽式觀看一下。從審丑的角度、批判的角度,作為觀察社會很好的材料,也是驗證觀點和驗證對社會認識的好材料。
4、當成笑話看。審丑和批判的興趣也都已失去,當成輕鬆幽默的社會笑話,瀏覽幾眼。
5、完全不看。看笑話的興趣沒有了,完全不看成。聽到談論的就感覺碰到了古董,看到饒有興致的,就覺得碰到了原始人。完全不看,又可細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不看,是在世俗世界、常識世界;第二階段的不看,是在超越世界的不看成。這個階段的不看,是春節都不在了,可以說是灰飛煙滅,春晚更無從談起了。
1、傳統世界
在我看春晚的階段,那是生活在傳統里,生活在平面世界裡,是一個典型的傳統中國人,沒有擺脫歷史和現實從各方面的影響。真是奇怪,也讀過一些書,瞥見過真理的光亮,自認為了不起,竟然沒有從根本上擺脫愚昧,一直生活在傳統世界、平面世界和泥土世界裡。
2、常識世界
第二、三、四階段,對春晚的興趣失去漸深,拋棄愈遠,但從根本上可歸一類,因為不論喜歡還是厭棄,但眼光沒有從它身上移去,三個階段可以合併為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世界屬於常識世界,從傳統漸漸回歸常識。常識不過是常識,但常識極其稀缺。
常識的世界要守住,但僅有常識還不夠,人還需要超越常識。其實,那些導演的人、表演的人、欣賞的人和批評的人,都生活同一世界裡。在傳統里無法認識世界,但在常識里無法認識世界的本質。
3、後常識時代
第五階段可稱為心靈靈魂的世界,這是後常識的時代,這是一個超越的世界。人活著不能只有知識,知識算不了什麼;要有心靈,心靈使人發現自己,但心靈也不過爾爾;人還要超越物質和心靈去發現靈魂,它可以讓你最乾淨徹底的擺脫春晚。
欣賞是出於原始和無知。
當成了解社會的窗口也無必要,每天都在社會裡,不必再尋找一個窗口。
批評是出於幼稚。沒什麼可批評的,毫無用處,毫無意義。
當成笑話看,還是膚淺。沒什麼可笑的,天天可笑就不可笑了。
完全不看,進入新的世界,過新的生活。
春晚是件奇怪的事物,是未來文化史學者研究社會現象的一個標本。春晚讓正常的人尷尬,起雞皮疙瘩。好在社會有進步,聽說南方人看得相對少,前幾天浙江衛視還宣布今年不再轉播春晚,這都是好現象,算是個光明的尾巴,社會應該豐富多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