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公開所有產品原料,新茶飲將進入「配料表時代」?

2023-10-27   咖門

原標題:喜茶公開所有產品原料,新茶飲將進入「配料表時代」?

昨天,喜茶的一條消息引發行業集體關註:

10月26日,喜茶宣布公開所有在售產品的配方原料、營養成分和原料溯源信息。

在此之前,已有品牌不同程度地在實踐「原料公開」,而喜茶的加入,無疑直接改變了「戰局」。

在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健康化、知情權的趨勢下,新茶飲會進入「配料表時代」嗎?

喜茶公開40多款產品配方

今後將成所有產品「標配」

看到這個消息,我第一時間登錄了「喜茶GO」微信小程序。發現其產品點單頁面多了一個「配方原料揭秘」入口,同時有「喜茶配方首次公開」的提示字樣。

點進去,查看一番,我的第一感覺是:

1、公開的信息很全,不僅產品全,原料也全

從經典款到最新款,全都直接能查到配方和原料。

以喜茶經典產品烤黑糖波波牛乳為例,能看到產品簡介及配方原料信息:3.8源牧甄奶、熬制黑糖液、黑糖波波、首創芝芝。進一步查閱原料,還有更詳細的介紹。

據喜茶方面介紹,此次公開了40多款產品的配方原料,涉及超40種原茶、8款水果、13款果汁、7款牛乳、5款原茶、9款小料、2款糖等原料溯源信息。

2、原料溯源很細,細到產地、品種、克重、糖度

這次公開的原料信息,涵蓋具體產地、品種、風味、生長周期、加工工藝、檢測報告等。

以水果原料為例,喜茶多肉葡萄凍產品,原料信息顯示其葡萄產地是遼寧和雲南,品種則隨產季切換使用夏黑葡萄和巨峰葡萄。

除了產地、品種,還有「生長周期平均約為150天」、「平均糖度為15以上」等重點信息。

3、消費者最關注的熱量,也有直觀體現

此外,在「配方原料揭秘」中,喜茶對首批已完成相關第三方檢測的產品,公示了每款產品的主要營養成分,包括熱量、蛋白質、反式脂肪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喜茶方面還表示,後續將持續公開其他全部在售產品的配方原料信息,公示營養成分報告,「配方公開」將成為所有產品的標配

中午時分,我所在的喜茶微信用戶群里,群主也發布了「配方公開」這則消息。我到附近的喜茶門店點單問詢,店員順勢也向我推薦這個新功能。

「喝一杯月觀約攝入100大卡,這和一顆蘋果的熱量差不多,沒負罪感了。」

「喝得明明白白,不怕我媽說我不健康了。」

身邊有消費者體驗小程序點單後這樣議論。但也有消費者對此沒有太多感覺,「想喝就喝,沒必要知道這些」。

不過,我身邊的茶飲人都在高度關註:新茶飲是不是要「卷」配料表了?

乳品升級之後

品牌紛紛開始「配料公開」?

今年以來,多個茶飲品牌都在不同程度地公開配料表,加碼產品信息透明

比如霸王茶姬,今年8月在其公眾號上線了「產品身份證」,首批公布了6款產品的熱量和營養成分,在門店菜單、小程序、外賣等渠道上線「低負擔控糖專區」。後續9月份上線了熱量計算器,同時進一步公開了超30款產品的「產品身份證」。

只不過在其點單小程序上只能使用熱量計算器,如果要查詢產品配方,需要到公眾號後台發產品名稱,會收到自動回復。

除此之外,我看到茉酸奶在出品的杯身上也做了配料公開。如下圖所示,名為「板栗牛肉乾酸奶奶昔」的產品,杯身專門張貼了成分提示:板栗仁、牛肉乾、草原酸奶,酸奶里的9種益生菌也一一呈現。

茶百道在8月19日將新推出的4款鮮奶茶送檢,並公布了檢測報告,同時公布4款鮮奶茶「大杯+全糖(標準糖)+去冰」的熱量,表示一杯真鮮奶茶的熱量約等於9顆紅棗熱量。

配料公開,本質上是品牌為了迎合日益健康化的飲品消費需求,而配料公開的上一步則是原料升級。上述做配料公開的品牌,也都先進行了原料升級動作。

而從年中開始,乳製品升級也成為飲品界風潮。

比如霸王茶姬在熱量計算器上線之前,完成了基底乳的升級,官宣「冰勃朗」。

茉酸奶宣布升級使用全新版本奶基底,還強調這款奶基底無植脂末、無氫化工藝、無人造反式脂肪酸。

喜茶更不用說,上個月,還專門發布了「首款專用奶」,使用100%生牛乳、0植脂末、0添加。

此外,上周,ARTEASG推出「有機奶」系列;更早之前,雅克雅思全線升級「真奶」等等,原料升級也早就傳導至上游,雀巢、伊利等品牌也都在升級原料。

可以說,配料公開是現制茶飲繼原料升級之後,更進一步的健康化呈現,更側重信息透明及用戶體驗。

新茶飲的未來

會進入「配料表時代」嗎?

那麼,問題來了,新茶飲未來會進入「配料表時代」嗎?

  • 配料公開,品牌意義更大?

雅克雅思創始人邱祥明告訴我,他認為即使配方公開,消費者也不會因此選擇某個品牌或某個產品。「不同消費者的選項性不一樣,價格主導型的,會首先考慮價格,品牌主導型的,還是先看誰比較火,一杯飲料不會過多去深究。」

也有一位不願具名的經營者說,配方公開、熱量透明本質上可以優化部分顧客體驗,比如對健身、養生群體等細分用戶來說,更清楚成分含量,更容易規劃熱量攝入。

總的來說,配料公開是品牌原料自信的一種展現,有利於塑造品牌形象。

  • 配料公開,對品牌絕非易事

像喜茶此次這麼詳細、大規模的公開,背後需要做很多工作。

比如首先要對自己的配方原料進行系統化梳理,對營養成分送檢權威的第三方檢測機構。

就原料產地梳理這塊,涉及到的源頭信息就十分龐雜。喜茶此次公開的水果種植地、原料產地就分布在全球7個國家,國內產區也分在20多個省份。

比如僅西柚這款水果,原料的產地就分布在南非、秘魯、埃及、以色列、中國雲南、中國福建等全球各地。

圖片源自喜茶GO截圖

除了源頭把控,還得對供應鏈進行全過程把控,隨時監控原料品質。據了解,喜茶對所有原料進行的第三方權威檢測報告已累計超數千份。

這背後,無疑是多年積累的、嚴格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在支撐。

  • 推動品牌提升品質,推動行業健康化發展

配料公開,雖然很難,但並非不能實現。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品牌逐漸加入「配料公開」的陣容中。

這是健康化趨勢之下的競爭使然,品牌為了俘獲更多消費者。這同時也會倒逼品牌主動提升原料等產品品質,進一步推動整個行業的品質化、健康化發展。

一直以來,新茶飲從業者頭上都有一頂烏雲,就是「奶茶不健康」的認知偏見。

事實上,目前行業內並沒有適用於現制茶飲產品的配料表規範,消費者很難了解產品具體使用了哪些配料。

台灣在2021年就發布了《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加強規範現制飲品的熱量標識,並要求註明小料熱量、糖量。

頭部品牌主動公開配料,某種程度上,可以打消一部分認知偏見,推動新茶飲行業走向更健康、更良性的發展軌跡,所有從業者都能從中受益。

最後我想說,無論未來配料公開能否成為茶飲品牌的經營日常,品質化升級是永不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