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右旗: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最亮底色

2022-08-01     阿右旗融媒體中心

原標題:阿右旗: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最亮底色

盛夏的清晨,在阿右旗沙漠植物園,沿著人行木棧道放眼望去,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水倒映著藍天白雲,湖面上不時有水鳥飛過,周圍則是茂盛的植被和各具特色的雕塑,不少居民迎著朝陽晨練,給夏日的公園帶來了勃勃生機。

綠草如茵的阿右旗沙漠植物園

近年來,阿右旗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自治區、我盟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部署要求,堅持從旗情實際出發,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等制度,通過實施一系列保護治理措施,為構築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實現美麗與發展共贏貢獻力量。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這句順口溜曾是阿右旗的真實寫照,也正因如此,阿右旗人民對綠色有著更為強烈的渴望與追求。多年來,阿右旗委、政府立足旗情實際,把生態建設作為一項重點工程來實施,努力改善地區人居環境,用看得見、感受得到的綠色福利不斷提高群眾幸福指數。

巴丹吉林鎮紫金花海景區遊人如織

在巴丹吉林鎮紫金花海景區,成片的馬鞭草競相綻放,居民休閒時漫步花海,賞花閱景拍照留念,這裡已然成為了居民納涼悠閒的好去處。該鎮居民胡秀芳說:「這幾年阿右旗的變化真的非常大,每天我們吃完飯就會到廣場上跳跳舞,在公園裡走一走、轉一轉,環境美,心情也好。希望我們的家鄉越來越好。」

為提高人民群眾的綠色發展獲得感,阿右旗以創建自治區園林縣城為載體,本著規劃先行、以人為本的原則,結合本地金色沙漠、褐色戈壁、荒漠草原的地形地貌,所處地區典型大陸性季風氣候條件等組成的獨特生態系統特點,啟動實施「保護母親河行動」內蒙古阿右旗解放軍青年林項目,以及巴丹吉林鎮生態修復和巴丹吉林廣場、城市綠道建設等一批公園和開放式大型公共區域綠化工程。如今,巴丹吉林鎮建成區園林綠化總面積367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38%,綠地率3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68.72平方米,道路綠地率85%,林蔭停車場推廣率57.1%,城鎮防護綠地實施率達90%以上。阿右旗被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命名為自治區園林縣城。

孟和巴圖是雅布賴鎮巴音筍布日嘎查牧民,這幾年,他轉變傳統畜牧業生產方式,走特色生態產業發展之路,通過在白刺和梭梭上接種鎖陽、蓯蓉來增收致富。「去年,我在自家草場種了2000畝鎖陽,包括打井、買種子等投入資金8萬元,還有兩年就可以採挖鎖陽了。」孟和巴圖告訴記者,「1畝地種50坑鎖陽,2000畝地3年後可以採挖鎖陽,加上之前嫁接的一部分,一年下來可為我帶來10萬元收入。以前我們這裡風沙大,通過種梭梭、鎖陽,現在生態環境逐漸好了,風沙少了,收入還增加了。」

近年來,阿右旗統籌抓好「封禁保護、自然修復、人工建設」,認真落實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草原補獎等重大生態保護政策,對全旗365萬畝天然梭梭林、838萬畝天然白刺林和12萬畝天然甘草進行有效保護,人工種植梭梭林面積累計達254萬畝。

巴丹吉林沙漠東南緣(雅布賴山段)保護區採用草方格沙障防風固沙涵養水分

為有效遏制巴丹吉林沙漠東南緣和騰格里沙漠西北「握手」之勢,阿右旗啟動巴丹吉林沙漠東南緣(雅布賴山段)生態綜合治理工程。目前,在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邊緣完成人工造林98萬畝、飛播造林23萬畝、封沙育林55.8萬畝、工程固沙2.04萬畝,劃定沙化封禁保護區30萬畝。綜合草原植被覆蓋度由之前的15%提高到17%,森林覆蓋率達7.6%。日益改善的生態,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往日難得一見的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逐年增多。

同時,阿右旗堅定不移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在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力度的同時,依託豐富獨特的沙生資源,大力培育肉蓯蓉、鎖陽、黑果枸杞等特色生態產業,初步形成了集種植、加工、生產、銷售於一體的沙生藥用植物產業鏈,沙產業從業人數達3200餘人,年人均增收2萬元,昔日的「沙窩窩」正在成為增收致富的「金餑餑」,阿右旗因此獲中國特色沙草產業發展示範旗、國家林下經濟示範基地等稱號。

來源 | 今日阿拉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75f5812352b86d9099385d07156ca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