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曾憑「一季封神」的它,能靠第三季洗刷「污名」嗎?

2022-05-11     隔夜說動漫

原標題:3年前曾憑「一季封神」的它,能靠第三季洗刷「污名」嗎?

5月9日,網飛向外界公布了知名動畫《愛,死亡和機器人》的第三季預告,並表示將會在這個月的20日正式播出。(後面簡稱「愛死機」)

說起《愛死機》這部動畫,那可不簡單,它可以說是人類想像力的集大成者,一集一個故事,每個故事裡都蘊含著一個奇妙或荒誕的世界,但同時每個劇集中都至少會有一個主題元素與標題上的關鍵詞緊密相扣。

同樣的,第三季的預告中網飛也事先向大家透露了即將新出的九個劇集故事---差勁旅行、機器脈動、隧道墓穴、吉巴羅、蟲群、梅森的老鼠、三個機器人續集、殺戮小隊、迷你亡靈之夜等等,題材依然包含了幻想、恐怖和科幻等要素。

此外,第三季動畫的導演中已確認蒂姆·米勒和呂寅榮,之前兩季的編劇約翰·斯卡爾齊也將宣布回歸。

隨著最新一季《愛死機》的到來,大家想必最關心的一件事,就是它能否扭轉第二季的口碑失利?

01.出道即巔峰

各位應該都記得,2019年《愛死機》第一季動畫首次開播,一經上映便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特別是在這個商業動畫題材高度同質化的今天,如此腦洞大開的故事構思堪稱是活久見級別。

比如說第一集《桑尼的優勢》,開局就給大家描述了一個人類學會了「移魂大法」的未來世界一角,在那裡人類可以將自己的靈魂移植到怪獸的身體里,以此進行你死我活的地下格鬥賽。

因為不是自己的身體,所以參賽者無論男女都可以無所顧慮地用盡全力「殺死」對手,大大地提高了格鬥比賽的精彩程度,而隨著比賽熱潮的盛行,一個名叫「桑尼」,常年統治擂台的女人吸引了大眾的好奇目光---最後大家發現,原來主角如此強悍,全因為她用的不是替身,而是真身,桑尼的最大優勢就是「恐懼」,只要失敗一次就會徹底死去。

而第三集的《證人》,故事結局的高能反轉則讓人感到細思極恐,當目睹兇殺案的證人被兇手盯上後,一場貓捉老鼠的遊戲就此展開。

最後「老鼠」成功幹掉了要抓它的「貓」,誰知到了下一秒,「貓」與「老鼠」之間立刻出現了身份互換的情景,是的沒錯,雙方真的「互相交換」了身份---此集的驚恐程度和腦洞創意也堪比《恐怖遊輪》。

第六集的內容設定更加奇思妙想,《當酸奶統治世界》,有誰會想到能把酸奶與非人類統治世界這兩個毫不相干的設定給套在一起,最多也就能想到變成史萊姆什麼的。

該劇不僅設定上腦洞大開,就連劇情也是如此,一次實驗的意外讓人類的食物「酸奶」覺醒了高級生物般的超群智慧(也許是乳酸菌進化了),然後很快地它們就開始野心勃勃地試圖取代人類的管理地位,最後酸奶們居然開始計劃要探索宇宙了。

不出意外的話,未來在遙遠宇宙的另一邊,會出現一顆由酸奶統治的行星。

其實無論是哪一集的內容,它們都有很多寓意深刻的地方,值得各位觀眾去回味一番。

《愛死機》在內容上沒有主題背景的約束,只要求創作者們在抓住關鍵詞的前提下想像力足夠豐富,故事足夠吸引即可。

這在這個一貫講究優先「畫餅」的動漫行業里可以說是特立獨行的存在,但同時它無疑也體現了一個動畫產品該有的無窮想像空間。

如今,第一季動畫的評分依然維持在9.2的高分中,可見大家有多欣賞裡面的故事創意。

有了第一季的支持,那網飛這邊自然就有動力去製作第二季了,於是經過兩年時間的準備,《愛死機》第二季在去年上半年就與大家見面。

預告剛發布那會兒,動畫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高度期待,一個個都在想著這次創作者們又會給咱們帶來什麼有趣新奇的故事。

不止是觀眾們,連網上的其他自媒體也對此用「神劇歸來」形容這個消息,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愛死機》第一季口碑爆炸的現象。

但老話總講:「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就算是這樣一部腦洞神劇,最後也會在續集上翻車,而且是「翻了又翻」。

02.續作魔咒難破?

據現在的最新情況來看,《愛死機》第二季的評分已經是跌落到了6.8分,幅度之大令人難以置信。

動畫是在去年5月14日開播的,剛開始的時候評分好歹還維持在還算令人滿意的8.5分,結果才一晚上的時間,評分便已經降到了7.0分,又過了幾天的時間動畫就已經跌落到了6.9分。

國內評分這麼低,連國外的也是一樣,儘管第二集動畫在爛番茄網站的新鮮度仍然保持在100%,可是爆米花指數已經降至47%,比上一部少了三分之一。

評分的驟降,反映的是觀眾們對於第二季動畫內容上的不滿,據顯示大眾們的吐槽點在於:雖然動畫的製作技術提升了,但是故事的立意卻下滑了。

還有網友表示,是內容開始出現重複化了---末日、怪談、改造人、人工智慧等等,動畫似乎挖掘不出其他內容,看著看著就審美疲勞了。

不過與此同時,也有相當多的網友覺得第二季的內容和質量水準依舊滿意,唯一的不足也就是八集的數量實在太少了。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評分是低得有些難以置信,但實際上網友們打分的星級主要分布在四星和三星這兩個區域,五星與二星都很少,打一星的更是極少數。

也就是說,其實大家對於動畫遠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糟,最多就是有些失望罷了。

具體失望在哪?在於第二季沒有第一集那麼驚艷了,即便它依然發揮正常,對比一下就好像質量變差了一樣。

《愛死機》作為一部成人向動畫,它的內容風格經常充斥著很多兒童不宜的內容,但換個角度思考,「兒童不宜」這四個字也往往意味著它可以將某些行為貫徹到底的理念。

怎麼個貫徹法?就是讓那些常人不敢設想的幻想世界給呈現出來,讓大尺度或暴力美學的鏡頭來得更強烈,觀眾們的荷爾蒙和腎上腺素開始激增,以此使得在座的每一位都有種被爽到的感覺。

無論是激烈的賽博朋克斗獸場,三個機器人參觀人類文明遺蹟時探尋真相,舞女與兇手追逐搏鬥的驚險時刻,還是東西文化、玄幻科幻相融合的蒸汽朋克狐女,蘇聯大戰遠古惡魔,小鬍子的一千種死法,甚至是進化上千年的機器人藝術家把宇宙當作施展才華的畫布。

動畫第一季雖說不是每個故事都可以做到驚艷的程度,但當你將一個個風格不同的故事世界放在一起慢慢欣賞時,便能感受出畫面給予你的那份「酷到爆炸」的強烈快感。

這份快感,有時來自表面的美術設計,有時來自內容的立意構思,但毫無疑問它們都共同構建出了第一季《愛死機》的整體基調。

而在第二季的故事題材上,同質化的現象則表現得有些明顯了。

第一集《自動客服》和第七集《救生屋》,前者講述老年人被失控的家用機器人追殺,後者講述避難的主人公遇上故障的清潔機器人,這兩個劇集講的內容都是人工智慧反噬人類的瘋狂猜想。

而第三集《滅殺小隊》、第四集《沙漠中的斯諾》,一個賽博朋克風的未來世界,一個西部片格調的沙漠城鎮,但兩者的主題卻都是在講永生。

第二季動畫一共也就八集,還要在總劇集四分之一的內容上占相同的題材,的確是會少些看頭。

此外,第二季不夠驚艷的地方在於故事的立意也比前一部要遜色些。

即使是負責過第一季高分劇集《齊馬藍》的團隊,他們在創作第二季《冰》的故事時還是出現了不盡人意的地方,與畫面上冰鯨躍騰的壯麗奇觀形成對比,劇情方面只聚焦在兄弟關係這一單薄的落腳點上,沒有太多的寓意傳達。

話雖如此,第二季的故事內容其實還是帶有不小的腦洞性,只可惜我們已經不是第一次認識它了。

說到底,作為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動畫作品,觀眾們的心裡都沒點兒數,然後動畫里所呈現的畫面又是那麼大開眼界,從那一刻開始它便拔高了大家對於這部動畫的期待值。

而當續作的表現沒有超過或是剛好達到前作的效果,那麼按照「不進則退」的觀念來看,大家肯定會覺得續作的水平不行了。

就像部分網友分析的那樣,因為第一季做得太精彩,所以導致了第二季的平庸乃至下滑。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第二季動畫在故事內容上忠於原著的改編,也就是把那些不同時期的科幻小說翻譯製作成動畫。

而這樣的保守做法,顯然與第一季的大膽嘗試有所不同,這也就導致以腦洞創意見長的動畫神劇在第二季的表現明顯的下滑。

實不相瞞,像《愛死機》這種逃不出「續作魔咒」的神劇並不是什麼特殊的個例,像《吸血鬼日記》《權力的遊戲》《神探夏洛克》《黑鏡》等多季度的經典影視劇也常常遭遇滑鐵盧。

當今人人都在期望著能有更多的「神劇」誕生,但「神劇」卻似乎沒能次次都做到讓大家滿意的地步。

03.結語

這裡順便補充一下,《愛死機》在第一季製作上團隊就已經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來打磨,而與第二季相隔的兩年時間相比,這個製作工期還是相當緊湊的。

有時創作者的腦洞應付不來,採取照搬原作的「偷懶」策略也不是沒有可能。

特別是在當下這個流量經濟當道的快節奏時代,消費更迭的短暫性和流動性必然會在有限的時間內左右著商業藝術作品的精細度。

據透露《愛死機》第三季的劇集原本屬於是第二季的後半段,沒準就是因為趕工期的原因不得不拆成兩半分開上映。

先把已完成的放出來,剩下的再抓緊時間儘可能地完善好故事。

不管怎樣,我相信很多人還是會果斷選擇追番的,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光憑動畫本身的製作水準依然比市面上的多數作品要好上不少。

也希望經過了第二季的低谷期後,大家對於第三季的期待能有所放低,到時說不定還能收穫點驚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72080d13e96b7efe9ee24cf03a071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