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長城到底有沒有用?西方專家卻意外指責:秦始皇害慘了歐洲

2019-09-14     漁樵耕史

萬里長城被稱為一項世界奇蹟,它在崇山峻岭之間綿延上萬里,就像是一條巨龍一般。長城最初修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最著名的兩次大規模修建在秦始皇時期和明朝,修築長城是為了抵禦北方的游牧民族。但是不少中國人卻認為長城除了勞民傷財並沒啥用,畢竟明朝最後就是被關外的滿清滅掉的啊!


清朝的康熙皇帝就曾經質疑長城的作用,他說道:從秦朝開始,中國曆朝歷代都修築長城,但是卻從來沒有真正的消除北方的邊患。明朝有長城,但是我大清還是入關了!康熙這麼說就顯得有些主觀了,純粹是為了彰顯滿清的強大罷了!事實上在冷兵器時代,長城對於游牧民族的威懾還是非常巨大,再說了明朝的滅亡還不是因為內亂?要不是李自成農民起義和吳三桂的反水,恐怕滿清沒有這麼容易入關吧?


秦朝修建了長城,匈奴人還是經常南下,最後還是漢武帝主動出擊才幹掉了他們。五胡十六國時代就更不用說了,長城簡直就是形同虛設,長城真的有那麼不堪嗎?古代的皇帝也都不是傻子,他們修築長城並不是能夠讓北方游牧民族完全不敢南下侵略,而是減少他們侵略的次數,為中原王朝的反擊提供一個基地。倘若漢人能夠控制住長城對於游牧民族就是一個威懾,無論是南北朝還是宋朝,游牧民族之所以這麼猖獗,因為他們完全占據了長城,北方一馬平川,漢人王朝面對游牧民族的騎兵根本無險可守。


中國歷史上修築長城的皇帝包括了秦始皇、漢武帝和朱元璋,他們可都堪稱是千古一帝的君主,他們難道會做賠本的買賣嗎?他們之所以敢下成本修築長城因為是大一統的王朝,而且自己能夠掌控中原,這樣一來背靠中原的長城就能發揮最大的作用。雖然修築長城很費錢,但是出兵打仗更燒錢的啊,相對來說長城對於抵禦北方有民族來說是最具性價比的方法。


只要漢人控制住長城一線,游牧民族的騎兵很難逾越長城。游牧民族的社會組織結構比較簡單,碰上災年他們必須南下搶掠,長城的存在斷絕了他們的念頭,因此不少游牧民族只能向西遷徙。歷史上無論是匈奴人、突厥人、柔然還是蒙古人,這些起源於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進攻中原受阻,都曾經轉而西征,給西方國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倘若中國沒有修築長城,咱們也不可能始終保持統一,說不上中原也會被游牧民族占領,現在的中國也早就和歐洲一樣四分五裂了!西方一些歷史專家就認為:正是長城的存在,才讓游牧民族給歐洲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6zyMG0BJleJMoPMPIa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