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奧運會已經完結,對於桌球這個項目來說,可以說是大獲成功,拿到了5枚金牌1枚銀牌。其實規則無論怎麼變化,以及怎樣壓縮人數,國乒到頭來仍舊是最大的贏家。那麼國乒奧運會結束後,有哪些需要關注的信息呢?國乒奧運會結束後,孫穎莎挽留一人,陳夢卻確認了,一人要扛大樑。
孫穎莎今年拿到了2金1銀的成績,她的大滿貫還要再等等。孫穎莎是00後運動員,正處於職業生涯黃金期,未來一個奧運會周期內,仍然是國乒絕對主力。不過今年奧運會結束後,孫穎莎在接受採訪的時候,直言挽留陳夢,希望陳夢再陪她繼續打洛杉磯奧運會。孫穎莎挽留陳夢,不過具體還是要看國乒以及陳夢的計劃。
從披露的相關信息來看,陳夢確認了一件事,直言在自己最後一屆奧運會上,能拿到兩枚金牌,結果已經讓自己非常圓滿。這句話中暗含著很多情況,最重要的是她的最後一屆奧運會。就這件事而言,陳夢並沒有遮掩。其實想想也是,今年陳夢已經30歲了,到了下一屆奧運會就34歲了,年齡上已經不允許。
其實國乒女隊有一個傳統,一方面是要傳幫帶,一方面女隊員到了30歲這個年齡,其實就是一個坎。不是說隊員狀態下滑,而是要慢慢轉型。我們遠了不說,就拿丁寧和劉詩雯來舉例,這兩人中,丁寧在21年的時候就選擇了退役,那時候剛剛30歲。劉詩雯這邊則是淡出了主力行列,巴黎奧運會周期內淡出賽場。
從梯隊建設角度來說,現在需要更年輕的球員慢慢成長起來,也需要培養新一代的球員。大家可以看看韓乒,04年出生的申裕斌已經成為了絕對主力。日乒的張本美和年齡更小,在團體賽中也有不錯的發揮。這些都是未來國乒的主要對手,我們也要未雨綢繆,尋找和挖掘更年輕的球員,以便為了更好的更新換代。
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的這個奧運會周期,其實也是更新換代的時間點,除了孫穎莎之外,王曼昱這邊也要扛起大梁了。在這兩人扛大樑的同時,還要挖掘年輕人,畢竟王曼昱和孫穎莎,大機率也就接下來這個奧運周期里,會擔當絕對主力。就看看國乒如何布局了,梯隊建設的事情也要提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