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詭事錄之西行》官宣,除了原班人馬帶來的喜悅。
有一個名字很亮:於毅。
官宣的角色海報上,於毅飾演的秦孝白,手執毛筆、身穿水墨袍衫。
還未登場,便引人遐想,的確是那味了。
甚至有人想重刷《靈魂擺渡》系列,以表激動之情。
不僅是新劇官宣,於毅自帶了一波關注。
前不久,在香港張國榮紀念音樂會上,於毅的登場,同樣引發了一波熱議。
當晚陳松伶、鍾鎮濤、張衛健、周慧敏等張國榮的生前好友,來到現場深情悼念人們心目中的「好哥哥」。
星光璀璨之中,於毅,卻成為挑大樑般的存在。
從《從未遠離》、《深情相擁》,到《霸王別姬》的主題曲《當愛已成往事》。
於毅一人承擔三個舞台,並且漸入佳境。
是哥哥的影迷都知道,這部電影、這首主題曲,在他整個演藝生涯中的地位和意義。
於是有人不懂就問:
於毅在娛樂圈並不是很紅,也並非來自港圈,甚至和張國榮毫無交集,怎麼會在這場音樂會裡擔當重任?
其實,於毅在娛樂圈不紅,恰恰是因為他正在另一個圈子裡紅得發紫。
1、
雖然紀念張國榮先生的活動年年有,但今年這場尤為特別。
2023年4月1日,恰是哥哥逝世二十周年。
他生前的經理人、好友陳淑芬女士,從一年前就開始籌備這次特別的紀念,專門策劃了這場《繼續寵愛·二十年·音樂會》。
當晚參與嘉賓、演出嘉賓共計50餘人,於毅既是姓氏筆畫排名第一位,更一人貢獻了三個節目,真·名副其實的「第一」。
當《深情相擁》舞台緩緩升起,於毅帶著哥哥的標誌性手勢亮相,台下驚叫一片。
「看一部哥哥的電影,聽一首哥哥的老歌,仰望星空,我們知道,記住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永遠地把他留在心裡」。
還未開唱,一番真情獨白,就已經將人拉進情境之中。
前奏響起於毅緩緩走向陳松伶,一張口,電流傳遍全身,短短一曲對唱,就像演了一出小型音樂劇,有故事,有情感,更有淚點。
無限回聽鎖定!
再到演唱《當愛已成往事》時。
「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君王義氣盡,妾妃何聊生。」
四句戲腔一出,字正腔圓,響遏行雲。
實力震場,聽取掌聲、喝彩一片。
整場表演,屬於於毅的時間加在一起只有十幾分鐘。
但其中卻包含了唱功、台詞、演技、身段表演四大門的無限乾坤,於毅也是「唱念做打」,樣樣扛得住。
其實,於毅本身就是張國榮粉絲,2021年他參加《跨界歌王》,就曾用戲腔開場,演唱過《當愛已成往事》,當時也是震驚了在場評委。
所以有小夥伴推理,於毅是因為這次表演,引起了陳淑芬女士的注意,於是便有了參加20周年演唱會的機會。
但其實於毅引起陳淑芬的注意,並不是近兩年的事。
而看似與港圈毫無交集的於毅,也已經不是第一次來紅館了。
2、
如今提起於毅,可能都會先蹦出一個名字「趙吏」。
從2014年開始,於毅連續多次在網劇《靈魂擺渡》系列裡,擔綱男一號。
之所以能持續「加更」,還是因為於毅的表現,著實亮眼。
趙吏,444號便利店的擺渡人,來自陰間的公務員,人酷話也多,一露臉就圈了一波「性格粉」。
別人問他:不是黑白無常嗎?怎麼不見那一位?
趙吏答:
幽默中帶有一絲現實,著實是:扎心了老鐵!
但真正讓人入坑的,還是於毅作為演員的實力。
冷酷的底色,逐漸被染上更多的色彩,於毅呈現了一個「鬼探」的賦人情化,亦正亦邪。
這種過渡,潛移默化,並沒有生硬的刻線,更接近於人性的轉變,而非表演。
看到趙吏「消失」,很多人哭慘了,苦苦追問:為什麼這樣?
雖然只是網播,但《靈魂擺渡》系列收穫的熱度與口碑有目共睹,從3部劇到影版、劇場版,甚至番外篇,評分都保持在7分以上。
導演是曾經以「丑」著稱的巨興茂,啟用「非著名演員」於毅,看似「步步驚心」實則是「真還傳」,他知道於毅能帶來怎樣的呈現,將真實感還原給觀眾。
巨興茂雖然「其貌不揚」,但也是導演郭靖宇的好兄弟。
在《靈魂擺渡》大火之後,第二部里也出現了楊志剛的名字,只不過在郭靖宇劇集裡雷打不動的楊志剛,在《靈魂擺渡》水花並不大。
可與楊志剛不同,於毅一口氣承包了全系列,難得的是,沒有讓人審美疲勞,還持續入坑。
或者與楊志剛做以比較,更能品出,於毅為什麼能走向更大的舞台。
作為演藝圈「扶弟魔」,郭靖宇的劇一向有且只有一個男主角,不過於毅曾經打破這個慣例。
在「入伙」郭靖宇的局之前,於毅其實作品也很多,只不過經歷了一段漫長的「綠葉」之路。
2001年他就演了《摺扇探花》,那時候楊志剛還沒出道。
唐季禮的《壯志雄心》,於毅也有份參與。
在《男才女貌》里給林心如、陸毅作配,《第101次求婚》看著孫興、崔智友追妻「秀恩愛」。
直到2008年的《傷城之戀》,於毅的名字,才開始出現在主演表前三位。
演配角,對有的人來說是為掙錢、有人純粹是跑個龍套交個差,而於毅則是在不斷積累。
他也終於等到了《心術》里的谷超華。
出場時風光無限,一朝忽然被誤解,遭遇醫療糾紛,他憤怒硬剛,發起飆來,真的以為他是在拒絕拍攝「甩大牌」。
因為患者一己私利和大局「被離職」,谷超華也被評「最憋屈醫生」,狠狠地被同情了一把。
再到與昔日好兄弟反目,站在對立面上專門狀告醫院,谷超華的「人性三級跳」,也呈現了人性的真實面。
從意氣風發的醫生,到受委屈而偏執,再到選擇站在正義面。
於毅呈現了人物全程的性格反轉,被網友調侃「灰太狼回歸」。
《心術》之後沒多久,於毅就入組《打狗棍》,集合了「黑白灰」的熱血醫生,餘溫還沒散去,於毅又扮起了陰柔婉約的「二丫頭」。
網友再送評價:自毀形象。
本來在接到邀請時,於毅有所遲疑,但看到副導演發過來的十萬字大綱,裡面的兩句話:
「我想說,我要把二丫頭,打造成中國電視劇史上不曾有過的、能和戴天理一起走進櫥窗的角色。」
「謹以此片獻給偉大的熱河人民。謹以此片獻給我的母親和她那些為抗日戰爭流過鮮血的前輩。」
於毅被深深震撼,仔細讀了故事後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就買了機票直奔北京。
見導演之前,他特意找了化妝師,給自己按照角色特點上妝,只為能拿下「二丫頭」。
《打狗棍》里於毅的表演,鎖定了郭靖宇的目光,《勇敢的心》里直接讓他和楊志剛來了個「雙男主」。
一次突破,不僅開了「郭氏作品」的先河,還直接給於毅帶來了後續更大的反響。
3、
《打狗棍》里有很多戰爭戲份,在拍一場和日軍交戰的戲時,於毅被槍栓戳中肋骨,造成肌肉大面積損傷。
於毅沒有絲毫矯情,打上繃帶做了止痛,一頭又扎進槍林彈雨。
他說:「郭導寫了這麼一個好角色,不能浪費,吃多少苦都值得。」
劇中「二丫頭」的性格,多變且極富層次。
他被太監養大,日常畫眼線翹蘭花指,還貢獻了幾場精彩的「旦角」表演。
為讓於毅準點切入,劇組特意請來國家級專業戲曲老師,給於毅做1V1指導。
於毅也沒想淺嘗輒止,不僅一板一眼,跟著老師練功,還反覆觀摩《霸王別姬》,學習張國榮在戲中的形態,尋找靈感。
所以,20周年紀念演唱會上,那些看似突如其來的「風光」,背後都是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磨練。
《打狗棍》、《勇敢的心》都成了爆火的熱門劇。
多次合作的楊志剛,卻一直在哥哥的「資源包」下不斷重複,成了被自我定型、固化的演員。
但於毅不同,他更習慣跳出舒適圈,挑戰不同的角色。
2017年參加《演員的誕生》,和馮雷同場飆戲致敬《追龍》。
在這個話題度滿滿的舞台上,於毅呈現了頭腦精明的英國小探長「雷洛」,張力十足。
面對逼問和質疑,於毅直接拿起現場的酒瓶連續「爆頭」,「心驚膽戰」之餘,觀者也不自覺被帶入情境。
同樣是參加此類節目,楊志剛卻暴露了自己的短板。
如同他出道就演男主的經歷一樣,節目中楊志剛也是出場就拿S卡。
可是隨著節目推進,楊志剛不僅被同組的女演員「投訴」拒絕排練,現場的呈現,也讓人看不到那些年席捲螢屏的「大男主」的風光。
老舊的表演模式,一成不變的表情和呈現,再對比於毅時而「腹黑」、時而「偽娘」,時而又是「地獄代言人」的多變,也就可以懂得,於毅的路為什麼越走越寬。
但於毅真正風光的場域,並不止於此,他還有著更大的舞台,並且在另一個圈子裡正紅得發紫。
4、
做演員,於毅集齊了《打狗棍》里「最妖嬈」的二丫頭,《心術》里「最憋屈」的谷超華。
《靈魂擺渡》里「最駭人」的趙吏,《勇敢的心》里「最狠毒」的趙舒城……諸多「螢屏之最」。
在他的身上,也有著更為華麗的成就。
而種種人生軌跡,也仿佛暗藏在他成長經歷中。
於毅出生在青島一個軍人家庭,從小就仗義豪氣,還有一個最大的愛好--唱歌。
無論什麼歌,但凡聽過一遍,就能記住歌詞、曲調,唱起來也有模有樣,在小夥伴中人氣極高,人送綽號「歌神」。
父母看到兒子的興趣點,於是把他送到小海燕藝術團參加活動班,在這裡於毅接受了音樂、藝術的啟蒙。
於毅學得投入,悟性也極高,4歲就被老師選中加入合唱團,每每出場都是站在中心位置。
可是青春期遭遇變聲,原先的好嗓子瞬間「破功」,於毅深受打擊,但並沒放棄對音樂的追尋,跟著名師學了兩年小號。
等到自己的好聲音「回歸」,於毅再度拜師,專攻美聲唱法,並把目標鎖定上海音樂學院。
卻沒想到陰差陽錯之下,卻考進了上海戲劇學院電視藝術系,和朱楨成了同學,只不過畢業後,兩人走了不同的路。
於毅有堅持也有選擇,發覺自己的興趣點並不在主持,而是沉迷表演不能自拔。
於是一鼓作氣考進了上海人藝,從准主持人直接切換賽道,成為舞台劇演員。
2001年於毅進入劇院,至今一直都保持著上海人藝演員的身份,並且作品不斷。
第一年,他就出演了根據消防英雄黃東華真實故事改編的話劇《再見了,媽媽》,飾演男一號黃東華。
此後也是保持這每年至少一部的速率,不斷貢獻作品。
而在於毅的心中一直有一份更深沉的熱愛--音樂劇。
2004年,於毅也得到機會,成為國語版《雪狼湖》的男二號,飾演富家子梁直和老狼仙」兩個角色,在港版中,兩個角色則是由謝天華、符潤光兩位演員分別出演。
音樂劇一上演,於毅被同行狠狠地羨慕了,但風光背後也有壓力。
出演《雪狼湖》搭檔的要麼是「歌神」張學友,這樣專業的歌唱界大神,要麼就是許慧欣,這樣當時已經火到前排的大明星。
而於毅雖然在電視劇《男才女貌》里因為「新好男人」趙磊,留下一波印象值,但仍然處於剛出道沒多久,也沒什麼名氣的層級。
但幸好音樂劇更看重的是綜合實力,張學友和陳淑芬也因為這一點圈定了演技、唱功俱佳的於毅,就這樣他站上了夢想的舞台,還被委以重任一下扛起兩個角色。
於毅也像早有準備般,哪怕眼前巨星如雲,也沒有任何膽怯、自卑。
而是一門心思,憑著對舞台、音樂劇的喜愛,投入排練忘我演出。
不過初接到梁直這個角色時,於毅也曾一度困惑。
因為日常生活中,他就是如趙磊一樣的「好男人」,與梁直可謂天差地別。
關鍵時刻張學友給於毅支招:「你跟人說話時,不要看他」。
前輩輕輕一點,於毅便心領神會,逐漸找到感覺,最終在舞台上淋漓盡致地,呈現了公子哥的囂張、跋扈。
於毅的表現不僅得到伯樂張學友、陳淑芬的認可,一同合作的女演員也禁不住稱讚:「他唱得演得,都好得不得了!」
一年半的時間裡於毅搭檔陳潔儀、許慧欣、陳松伶,在全國多地巡演,過足了音樂劇的癮,也因此與陳淑芬、陳松伶發生連結。
所以於毅看似不在港圈,卻早早地就進入了圈子,並且站上了紅磡的舞台。
《雪狼湖》開啟於毅的音樂劇開關,於毅也憑藉自己的實力,為自己贏得了日後持續圓夢的機會。
2005年的《狂雪》,於毅傾情投入,以藝術的方式共同紀念抗日女英雄趙一曼。
2008年的《馬路天使》,於毅飾演男一號陳少平,再度用穩定、細膩的歌聲傳遞情感。
2009年於毅再度發力,主演百老匯經典音樂劇作品《I Love You》。
也直接把自己送上美國百老匯的舞台,與世界級音樂劇大師交流合作,夢想的圓弧放射出更亮眼的光芒。
於毅曾激動地表白:
「音樂劇永遠可以使我熱淚盈眶、徹夜難眠,不管多大年紀,我都會用自己的方式,在舞台上發出自己的光。」
而看似在娛樂圈不紅的於毅,已經在音樂劇這個更為純粹的藝術圈子裡紅得發紫。
5、
2020年因為《靈魂擺渡》系列的大火,音樂劇版本的《靈魂擺渡之永生》應運而生。
闊別舞台已久的於毅激動萬分:
「一說到音樂劇,我都可以熱血沸騰。這十年,我始終沒有離開!」
首演那天,於毅身披黑斗篷,當「趙吏」和他的兩個小夥伴夏冬青、王小亞登場,「444便利店」重新開張,觀眾直呼:爺青回!
但誰也不知道,在此之前,於毅剛剛參加了《故事裡的中國》,扮演《英雄兒女》中的英雄王成。
八分鐘的戰爭戲,拍了三遍,於毅把嗓子喊到水腫。
於毅一度為此焦慮擔憂,但好在經過治療調養,嗓子終於恢復,於毅又像沒事人一樣宣言:
「我的嗓子和於毅,為趙吏準備好了」。
為了這一場「準備」,於毅走過了十年的路程。
從一招一式的動人,剛柔並濟引人遐想的演唱,再到《時間的一瞬》,於毅將趙吏內心的獨白,以富有美感與情感的旋律,呈現了出來。
「神仙嚮往著凡人的人生,儘管活了上千年卻沒有靈魂,竟沒有一滴帶著鹹味兒的眼淚」,直戳「永生」主題之下的孤獨和無奈。
大量的唱段、舞蹈、肢體動作,43歲的於毅掌控全場,他比十年前舞台上那個自己更加揮灑自如。
演出結束後,於毅難掩興奮:
「一部網劇拍了三季,我以為畫上句號了。沒想到,又從音樂劇的舞台上以另一種形態重生了。」
而對於他來講,無論是音樂劇、影視劇,每一次表演都像是一次重生,在不同人物的命運與故事中,不斷翻新自我。
「永生」的意義不是簡單重複一樣的人生,而是不斷創造新的境界。
於毅曾激昂地表示:
「很激動,激動的原因,不是在於我離開舞台十年。說句實在話,我自己特別清楚,我是不是在音樂劇舞台上站著並不重要,而是因為中國的音樂劇依然在發展。」
在娛樂圈「九漏魚」、「絕望的文盲」頻現,各種極端事件,不斷拉低大眾接受下限的時候。
如於毅這樣,不將目光,固定在「小我」之上,而是為自己所熱愛的事業助力、打CALL。
這才是一個真正熱愛表演的演員,所展現的自覺與格局。
這些年的於毅,拍戲、上綜藝,但「靈魂」卻從未離開音樂劇。
參加《跨界歌王》也是堅持自己對音樂劇的初心不改:
「我可以離開,但是我要唱音樂劇,我要在其他的歌唱節目裡唱音樂劇的片段,哪怕是小眾。」
最終他做到了,也讓音樂劇通過他的表演和綜藝的舞台,成為更多人的熱愛。
遠離輿論繁雜的娛樂圈,不爭名,不爭利,45歲的於毅,已在男演員的另一條大路上,越走越遠,活成了好演員的一個「符號」。
對於毅這樣的演員來說,這便是「紅」的終極意義了吧。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蘇打葉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