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老人「假帶娃」來了:年輕家長紛紛點贊,老人不累娃變更聰明

2023-10-14     全能辣媽plus

原標題:一種老人「假帶娃」來了:年輕家長紛紛點贊,老人不累娃變更聰明

作者 | 探長(共1573字,閱讀約4分鐘)

每次去接孩子放學的時候,站在學校門口放眼望去,接娃大軍往往是老人群體。

之前看過一個帶娃統計數據,有4/5的家庭,老人參與過帶娃。

而有了孩子之後,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寶爸寶媽出去工作,自己沒辦法全身心的照看孩子,交給保姆又不放心。

所以,讓孩子的奶奶或者姥姥來帶,無疑是最佳的選擇了。

然而,老人帶娃又存在一些弊端,這也是很多寶媽所擔心的。

老人容易溺愛孩子

由於隔代親,所以很多老人常常會無條件的滿足孩子的要求。

久而久之,孩子便容易形成逆來順受、唯我獨大、吆五喝六的習慣。

體力跟不上

老人畢竟年齡大了,總會有腿腳不利索的時候或者有一些基礎疾病而身體欠佳,所以寶媽也擔心老人在帶孩子的時候出現意外和差錯。

育兒理念的衝突

上一代人和現代人的思想不同,畢竟年代不一樣、生活條件不同了。

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年輕人和老人常常就會出現衝突和矛盾了,久而久之,婆媳矛盾、親子矛盾自然越積越多。

不過,我們自以為的老人帶娃的這些弊端,在有些家庭是不存在的。

一種老人「假帶娃」來了:年輕家長紛紛點贊,老人不累娃變更聰明

有一次,我和兒子同學的媽媽聊天,聊到了帶娃的話題時,她說她在孩子1歲多斷奶的時候,就讓婆婆來帶孩子了,自己出去上班。

她一開始也擔心婆婆溺愛孩子,還時不常地給婆婆轉發一些育兒經驗的視頻,防止婆婆太寵孫子。

而且,由於擔心婆婆年齡大了,精力有限照顧不好孩子,她還在客廳裝了一個攝像頭,以便能夠隨時查看家裡的情況。

她說,我發現啊,婆婆在家並沒有我想像的會把孩子放在小推車裡,自己在一旁刷手機或者打電話聊天。

而是在孩子的身邊放滿玩具以及孩子喜歡的一些小貼紙,讓孩子自己坐毯子上玩兒

她呢,就在孩子附近觀察孩子,手頭做一些輕鬆的活兒,比如擦擦桌子,澆澆花,掃掃地之類的。

孩子慢慢地,居然能自己一個人專注地玩好一陣都不鬧人,婆婆呢,累了就坐在旁邊休息休息。

總之就是,讓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不去打擾也不去干預。

看到婆婆每天如此輕鬆的帶娃,她說感覺和自己平常忙得焦頭爛額收拾孩子的場景完全不一樣,婆婆更像是在「假帶娃」。

而她的孩子確實也很優秀,聽兒子說,老師總是表揚他上課認真,寫題很快。

在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讓老人帶娃,這也被認為是一種親情和經濟相結合的最佳方式。

然而,有些老人帶娃的時候感到非常累,每天一地雞毛弄得身心疲憊;有的老人就可以輕鬆應對,還能將孫子培養得聰明活潑,這其中也是有秘訣的。

自身具備一定的教育意識

老人想要帶出優秀的好孫子,前提是自身要具備較高的道德素質和教育水平。

老人帶孩子,那麼也就成為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自己的言行舉止也在影響著孩子。

所以,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模範,便能夠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思想和道德觀念,有利於孩子長大之後的引導和教育。

老人帶娃需要具備良好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老人在帶娃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讓孩子學會自己思考和解決問題,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機會鍛鍊手腦。

能夠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和發展需求,靈活運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技巧,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老人帶娃還需要與孩子的父母形成良好的合作關係。

在家庭教育中,老人和孩子的父母也應該形成穩定的合作關係,相互支持和友善地溝通。

晚輩要尊重老人的經驗和意見,老人也要與晚輩學習交流育兒知識,一起制定教育計劃和方法,共同關心孩子的發展,才能助力孩子更健康優秀的成長。

辣媽語錄:

老人帶娃能夠帶出優秀的好孩子,但這需要老人具備一定的條件和能力。

家長在選擇老人帶娃時,應該綜合考慮以上這些因素,並與老人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協商,以確保老人和孩子的安全以及情緒的愉快。

同時,家長也要儘量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與老人一起共同育兒,共同關心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家長們,你家寶寶是誰帶大的呢?

(圖片源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59b30779b4037925da3fcd390b291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