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 2》中的60小時制是怎麼來的?

2023-02-18     阿亮撩電影

原標題:《流浪地球 2》中的60小時制是怎麼來的?

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上映已有一個多月,依然熱度不減。無論是製作水平、特效場景,還是故事格局都有了全新的升級,其中,硬核的科學知識更是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看過電影的你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問題:電影中的2058年,一天的時長由24小時設定為了60個小時。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設定?是不是意味著人類將會打更長時間的工呢(oh,no)?又會帶來什麼影響?

我們來複習一下「流浪地球」的整體計劃:

剎車時代:用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停止轉動,使發動機噴口固定在地球運行的反方向;

逃逸時代:全功率開動地球發動機,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系;

流浪時代1:在外太空繼續加速,飛向比鄰星;

流浪時代2: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轉,調轉發動機方向,開始減速;

新太陽時代: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恆星的衛星。

電影《流浪地球2》作為第一部的前傳,所在的時代背景就是第一步——「剎車時代」。我們知道地球自西向東自轉一周大約需要二十四個小時,為人類帶來了周期穩定的晝夜變化。而在電影中為了用行星發動機將地球推離太陽開啟流浪之旅,地球的自轉速度需要逐漸變緩,完全停轉的時間設定在了2065年,這樣的變化就導致時間和曆法也要隨之改變。

科學顧問根據電影的時間線,倒推出了電影中地球在2058年的自轉速度,從而算出自轉一周大約需要60小時,這也意味著白天和黑夜的時間都變長了。那麼!我們的作息也許真的會發生改變,打工時間也許就......

不過,最慘的可能還不是打工人。有電影中地下城這一掩體,至少保命是沒問題的,但是野外的動植物可就不一定了。

地球的自轉影響著海洋和陸地的分布,也影響著地球磁場。假設此時地球停止自轉,卻依然繞著太陽公轉,發生這樣的改變後,面向太陽的一面將十分火熱,而背陽一面則會極其寒冷,在「冰火兩重天」這樣極端的氣候下,相信極少有動物可以承受,可能會導致動物大範圍遷徙或滅絕。

地球停止自轉後的海陸分布進行建模

同時,我們也可以想像,在背陽一面,由於長時間沒有陽光照射,植物會停止光合作用,氧氣可能會變得稀少。

不過,往好的一面想,也許它們會像三體人一樣,面對不斷交替出現的恆紀元與亂紀元,文明總是在滅絕和重生間迸發出新的希望,生活在地球上千萬年的動植物們,也許也會有自己的辦法找到繼續適應下去的方式。

除此之外,沒有了自轉也意味著沒有了磁場,大量的宇宙射線和輻射將會直接照射到地球上的大量生物身上造成危害。

不過,在這些事情發生前,還是先來好好守護它們吧!

#地球上的科學小故事#

#電影流浪地球2#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594f9db1969d701c2e727967a9d86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