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大的理智:在合適的位置「掉頭」

2023-11-19   富書

原標題:成年人最大的理智:在合適的位置「掉頭」

文|聞心(富書專欄作者)

導航APP里有一句話:「你已偏離路線,已為你重新規劃路線,請在合適的位置掉頭。」

深以為然。車輛行駛在錯誤的道路上,若不及時掉頭,更換路線,就會離目的地越來越遠。

人生也是如此,愛上不合適的人,從事不喜歡的工作,結交不合拍的朋友,如果不能及時做出取捨,就會深陷在生活的泥潭裡,遲遲抵達不了理想的遠方。

我們本該為自由勇往直前,卻總是因執念而停滯不前。

佛曰: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人生在世,就是要不斷地在堅持和放棄之間進行抉擇。

堅持很難,但比堅持更難的,是在不願放棄的時候,選擇「掉頭」。

太固執,是一場「災難」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曾做過一個實驗。

把幾隻毛毛蟲放在花盆邊緣上,讓它們首尾相對,圍成一圈。

之後實驗人員在花盆周圍不遠處撒一些毛毛蟲愛吃的松葉,用來吸引注意力。

實驗開始後,毛毛蟲們繞花盆邊緣一圈一圈地爬,一連爬了七天之久,最後因飢餓和體力不支而相繼死去。

法布爾設想毛毛蟲很快會厭倦繞圈,轉身去吃松葉,可實際卻是毛毛蟲寧願餓死,累死也不肯停止轉圈。

後來,科學家將這種因循守舊導致不幸結局的現象稱為「毛毛蟲效應」。

現實中,「毛毛蟲效應」無處不在,很多人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卻熱衷於套路,定式和經驗等,以為跟隨大眾或前人的腳步就能一勞永逸,全然不顧周圍環境的瞬息萬變。

那些迷信以不變應萬變的人,最終都會因為「不變」而被迫做出改變。

看過一則故事。

一位大廠員工每天「996」,廢寢忘食地工作,不僅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還要幫助領導和其他部門的同事解決難題。

他堅信只要自己足夠努力,就能得到上級的賞識和重用,將來升級加薪也絕對有他一份。

然而現實給了這個打工人當頭一棒。入職4年後,他遇上公司裁員,失業了。

為什麼一個勤勤懇懇的老員工會受到如此待遇?

原來這四年間他只是看起來勤快,實際上一直做重複性工作,並沒有給公司創造更多價值。

等到公司開始降本增效,他自然就成了棄子。

這個人很能吃苦,但思想過於僵化,不懂因時制宜,以為單憑努力就一定有好回報,因此成了管理者眼中高級但並非替代的打工人。

事實上,太固執會讓人失去晉升的機會,陷入困境。

在職場打拚,冥頑不化只會事倍功半,錯失發展機遇。

而在情場上一意孤行,就會落入人性的陷阱,最終人財兩失。

在《人性的枷鎖》中,主人公菲利普和女服務員米爾德里德之間有過一段孽緣。

菲利普對米爾德里德一見鍾情,但米爾德里德非常自私,只因寂寞無聊才答應他的求愛。

二人相處沒多久,米爾德里德便一再戲耍菲利普,屢屢對其他男人投懷送抱。

為了滿足米爾德里德的要求,菲利普幾乎傾家蕩產,可終究沒能挽留這個渣女。

人生的第一段愛情,給菲利普留下了永恆的痛。

正所謂他人即地獄,對錯誤的人堅持付出,痴心不改,只會讓自己萬念俱灰,肝腸寸斷。

與其執迷不悟,一錯再錯,不如放下執念,就此作罷。

一條路走到黑,最終得到的必然只有黑暗。既然希望不在前方,那麼轉身就是唯一的選項。

學會「掉頭」,才能困境破局

佛諺有云:放下我執,方得自在。

放下心中執念,才能卸下無形枷鎖,重獲自由,擁抱希望。

其實,選擇放棄不一定就是軟弱的表現。

強忍不舍,轉身離開,有時比堅持下去更需要勇氣和決心。

能告別過去,敢於重新開始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楊振寧在年輕時,曾夢想成為一名實驗物理學家,赴美留學期間,他發誓一定要寫一篇漂亮的實驗物理論文出來。

進入芝加哥大學後,楊振寧在實驗室工作了近20個月,卻始終進展不順。

由於做實驗總是發生爆炸,他被同學戲稱為實驗室的「爆炸專家」。

正當楊振寧一籌莫展之際,美國」氫彈之父」泰勒前來造訪,告訴他沒必要執著於實驗物理,他的理論研究非常出色,所以完全可以改變研究方向,發揮自己的特長。

聽了泰勒的勸導,楊振寧感到十分糾結,他已經在實驗室投入大量心血,十分想證明自己的能力並不差,不甘心就這樣放棄,服輸。

但在思索了兩天後,楊振寧改變了主意,他回想起童年的經歷,自己在手工課上捏了一隻雞,帶回家後卻被父母當成了藕,往事歷歷在目,許多經歷證明,自己的動手能力確實不行。

最後楊振寧轉變了研究方向,為日後登上全球物理學巔峰,踏出了關鍵一步。

這世上不只有孤注一擲的成功者,也有「掉頭」改變人生的贏家。

如果堅持不懈就可以圓夢,那麼世上就不會有那麼多懷才不遇的人。

正是因為「掉頭」,迷茫的人可以脫離苦海,擁抱光明的未來。

也正是因為轉身,生活的囚徒能打破絕望的封鎖,得到全新的希望。

成年人最大的理智,就是在合適的位置「掉頭」

林語堂說:「明智地放棄,勝過盲目的執著。」

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受慾望的驅使和觀念的誤導,對人或事物過分執著。

時間久了,就會陷入求之不得,棄之不舍的精神泥潭,徒增內在的消耗。

事實上,盲目執著不僅前途渺茫,還會消磨意志,扼殺其他發展機遇。

只有打開格局,努力探索一條全新的道路,才能在山窮水盡之際,尋得柳暗花明。

《紅樓夢》中,林紅玉是賈府家養的丫鬟,又名小紅,她容貌清秀,聰明伶俐,富有主見,其他丫鬟都在醉生夢死,而她卻在思考如何改變命運。

小紅曾抓住機會,在賈寶玉面前展現自己,並給對方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本以為能就此得到青睞,未曾想此舉惹惱了其他丫鬟,她們聯合起來排擠小紅,並幾次三番出言羞辱她。

被孤立的小紅深感絕望,失去寶玉這棵大樹,自己將來恐怕翻身無望了。

但小紅不是一般人,她很快便找回了狀態,並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跳槽。

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這個「良木」,就是大管家王熙鳳。

王熙鳳很欣賞才貌雙全的小紅,早就想把她招致麾下,給自己當個傳話人兒。

仔細權衡了一番利弊後,小紅下定決心,果斷改換門庭,開啟了全新的人生。

沒多久,她便成為了王熙鳳的跟前紅人,並與賈芸結下姻緣,獲得事業愛情雙豐收。

賈府垮台之前,小紅被贖身,擺脫了丫鬟身份,因此在賈府變天時沒有受到任何牽連。

一個不入流的丫鬟,就這樣在等級森嚴的賈府中,成功逆襲了。

有句話說得好: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

得知自己前途無望後,小紅沒有死磕,沒有自暴自棄,她深諳「樹挪死,人挪活」的道理,瞅準時機,另謀高就,一舉扭轉了頹勢,讓自己黯淡的人生迎來巨大轉機。

其實,不是所有的「掉頭」都是明智之舉。

半途而廢或臨陣脫逃必然會一無所獲,而錯過時機的轉身則不過徒留悔恨罷了。

在合適的位置「掉頭」,關鍵是審時度勢,當機立斷。

如果林紅玉沒有看清自己的處境,沒有摸清王熙鳳的真實需求,那她多半會」跳槽」失敗,失去新的發展機遇,並由於計劃敗露而成為眾矢之的。

除了善於觀察思考,她捨棄老東家,果斷抱上新大腿的魄力是常人所不及的。

不少人在面臨關鍵抉擇時會心生膽怯,猶豫不決,他們害怕未知,害怕風險,等下定決心後才發現為時已晚。

懂得「掉頭」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果決。

一個聰明卻優柔寡斷的人,終究是成不了氣候的。

只有懂得把握時機,果斷做出取捨,才能突破人生封鎖線,進入全新的天地。

《易經》有云:

「曲成萬物而不遺」。

任何事物的發展軌跡都不會是一條直線,人也不例外。

一往無前固然勇氣可嘉,但知難而退,懂得隨機應變,才不至於沉淪苦海,讓自己一蹶不振。

倘若一意孤行,為了堅持而堅持,就是拿自己做賭注,去賭一個不切實際的未來。

生活是一道開放題,沒有唯一解,就算有,也沒有唯一解法。

在合適的地方「掉頭」,看似是半途而廢,其實是超越標準答案,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最優解。

我們總是被教育要學會堅持,不能認輸,不能當個懦夫。

但世俗的成功畢竟是小機率事件,如何面對失敗,才是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

面對失敗的最好姿態,就是不執著。

而不執著的最高境界,就是「掉頭」,重頭再來。

有句話說得好:「心隨路轉,路則長寬。」

心中的路寬了,腳下的路自然就寬了。

作者簡介:聞心,富書專欄作者,富小書的人,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屏蔽力,第4本書已出版,圖書《屏蔽力》正在熱銷中,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富小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