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聽風暴》導演公開創作秘訣:相信直覺!

2023-04-25   中國電影報

原標題:《竊聽風暴》導演公開創作秘訣:相信直覺!

/杜迎雪

編輯/李佳蕾

責編/杜思夢

4月23日,第十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啟首場大師班,來自德國的著名導演、編劇弗洛里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導演擔任主講嘉賓,揭秘他的電影創作秘訣。

33歲時,借長片處女作電影《竊聽風暴》,多納斯馬爾克問鼎了包括第七十九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在內的多項國際大獎。作為北影節的「老朋友」,多納斯馬爾克早在2016年就擔任過第六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天壇獎評委。

弗洛里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導演

大師班現場,多納斯馬爾克分享了他的創作經驗及《竊聽風暴》幕後的故事,他告訴年輕電影人,「要記住最初的靈感,相信自己的直覺。」

01

「陳凱歌真的是大師!」

在本屆電影節開幕式上,多納斯馬爾克看到了陳凱歌新作《志願軍:雄兵出擊》的片段。多納斯馬爾克感嘆道,陳凱歌「真的是電影大師」。他認為,除了電影片段中展示的高品質音效和宏大的電影場面,最重要的是演員的表演。在他看來, 作為導演不應過多指導演員,不應逼著演員表達更多情緒。

在《志願軍:雄兵出擊》釋出的片段中,「演員們沒有進行過度的表演,這就是導演做得非常好的跡象」,多納斯馬爾克說,「我們可以看到當這些人在特殊以及極端的環境當中,他們在冒著生命危險作戰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看到一種非常安靜的自尊,這些鏡頭當中可以看出是什麼樣的,他們在做什麼樣的事情。」

這部由陳凱歌執導,朱一龍、張子楓、陳飛宇領銜主演的電影《志願軍:雄兵出擊》,以全景式、多維度立體展現了抗美援朝戰爭,將於今年國慶檔與觀眾見面。

02

《竊聽風暴》曾被強烈要求「改成喜劇」

當日,一位專程從上海趕來的影迷向多納斯馬爾克問起了他的成名作懸疑電影《竊聽風暴》的幕後故事。

多納斯馬爾克坦言,儘管《竊聽風暴》此後獲得了包括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在內的諸多獎項,但項目籌備之初,並不順利,「所有發行方他們並不是非常看好這個劇本,說如果把這個劇本改成一個喜劇我們就會出錢,我們想要一個喜劇。」多納斯馬爾克顯得有些無奈,最終,他拒絕了這個提議。

幸運的是德國政府資金系統體系幫助了他。多納斯馬爾克透露,「第一個加入的是巴伐利亞電視台,他們投資了一部分」,但這不足以支撐完整的花費,他又去了其他州尋求資金,單是尋找資金,就花費了好幾年時間。

多納斯馬爾克又找到了一位演員經紀人,通過這位經紀人,他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演員。由於拒絕了當時那個發行方關於改成喜劇的提議,此時仍沒有發行方願意替他發行,最後,一個外部銷售公司,提出只需要拿出10萬歐元就可以發行,並認為這個劇本非常有潛力。

多納斯馬爾克介紹,最終共花費了37個工作日完成了《竊聽風暴》的拍攝,不過他認為,創作第一部長片如果能有70個工作日就更好了,因為新人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最好預留出處理緊急狀況的時間。

03

給年輕導演的建議:寫劇本吧!

分享個人創作經驗的同時,多納斯馬爾克又給年輕電影人提供了幾條重要路徑。

在他看來,作為導演每天都在不停做決定,如果遇到問題,可以思考「最初的感受、最原始的想法」,如果你記住關於故事最初的靈感火花,就不會在電影中犯錯。以《天才雷普利》為例,「裡面有些旋律持續至今,它聽起來很離奇,甚至走調了,但是你深受啟發。這個靈感來自於哪?來自導演安東尼·明格拉童年冰淇淋卡車上的音樂。」多納斯馬爾克介紹,安東尼·明格拉的創作完全遵循他的直覺,或許正是因此,令他的音樂偉大。

多納斯馬爾克建議年輕創作者,要完全信任自己的感受,「只有這樣你才能安全,只有這樣你才不會介意在之後你是否會飽受詬病,因為你在遵循最初的感受,而且整個電影製作過程當中都不忘初心。」

多納斯馬爾克同時強調了劇本的重要性, 「如果想要成為好導演,那就寫劇本吧!」多納斯馬爾克隨即為年輕導演開出書單,「悉德·菲爾德的《劇本》,這本書可以讓你避免犯一些錯誤,它可以告訴我們應該有多少幕,劇本的長短會有什麼危害,還有如何架構電影。沃格勒的《讓好劇本偉大》,作者選取電影中的經典,分享它們之間的共性。克里斯多福·沃格勒的《編劇備忘錄》,盧卡斯他在拍攝《星戰》時候就是完全按照沃格勒書裡面做的。」

多納斯馬爾克還透露,自己最無法忍受的是電影的無聊,在他看來,無聊和令人困惑是電影創作者需要避免的兩大「死穴」,「電影絕對不能無聊」,多納斯馬爾克形象比喻道,「電影無聊,就像你的男、女朋友身上有臭味一樣。如果這個場景很無聊,那就把它刪掉!」

當天,多納斯馬爾克還分享了關於台詞的經驗,當時他在德國就讀的學校和北京電影學院很像,當時老師教他們如何寫台詞呢,就是要求每個人帶一個麥克風,錄製一天中能聽見的聲音,回家後將其轉換成文字,老師告訴他們,「這就是最好的台詞,最生活化的語言」。

但多納斯馬爾克發現,這種方式其實並不適合創作電影,因為「生活中的很多話語在電影中完全沒有作用」,而在電影中,任何對話都不應直接回答,他舉了個例子,「有人摁門鈴,你聽到了對講機咔嚓的聲音,『我是Jim』,樓下的人再次說,『我是Jim』,沒有回應,然後對講機傳出了這樣一個聲音,『不要再來了』,這時候,電影的感覺就開始了。」

CONTACT US

聯繫我們

投稿郵箱 | zgdybxmt@qq.com

MORE NEWS

中國電影報原創稿件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