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會長突然離世:生前願望達成,獨子李在鎔卻面臨兩大難題!

2022-02-14   方平融媒

原標題:三星會長突然離世:生前願望達成,獨子李在鎔卻面臨兩大難題!

今天突然看到這樣的消息,三星集團的當家人,會長李健熙突然離世,對於三星集團這個有著近百年歷史的龐然大物,李健熙是三星集團的第二任掌門人,而李健熙的離世,也就代表著,三星即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對於三星這家公司,想必大家應該並不陌生,它與華為一樣同為一家私營企業,但不同的是,三星還是一個家族企業,各個大大小小的公司,都是由李氏家族的人員來進行管理。

在1987年,三星集團的奠基人李秉喆會長離世,其兒子李健熙開始執掌三星,並很快宣布要進行「二次創業」,所謂的二次創業,現在來看,就是將其父親李秉喆打下的三星業務基礎發揚光大。

當時的三星的業務儘管有些開始走向國際,但可以說主要的業務還是在國內,但李健熙的願望是將三星帶向世界。

李健熙將三星的業務進行了重新結構設計,很多實體開始紛紛獨立發展,對於我們來說,最讓我們所熟悉和了解的,可能就是三星電子和三星半導體了。

事實上三星真正的開始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就是在李健熙時代所締造的,在李健熙的帶領下,三星電子開發出世界第一個1-GB DRAM,開發出世界第一個8mmVCR,開發出世界第一個64MDRAM機生產廠等等,此外在顯示屏相關領域,三星從一開始就是全球第一。

所以說,李健熙實現了自己當初的願望,確實將三星帶向了世界,而且早在2006年,三星集團就成為全球第35大經濟體,目前三星在韓國的GDP占比中也占據了約兩成的份額。

可以說李健熙帶領下的三星是成功的,但顯然馬上就要進入李在鎔時代,作為李健熙的獨子,也是當下三星集團的實際控制人,很快就要面臨兩大難題。

首先就是如何保住父親締造的三星帝國。

我們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叫做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對於李在鎔同樣如此,三星集團擁有上百家公司,業務涵蓋領域跨越也很大,其實在此之前,李在鎔已經經歷過一次守江山的危機。

說來大家應該都記得,那就是2016年發生的三星Note7事件,事實上,也就是因為那次事件之後,三星手機在中國的市場規模越來越低,直到如今的不到1%,而當時其實已經是李在鎔在實際控制三星,因為早在2014年,其父李健熙就已經昏迷住院治療,直到現在離世。

不僅如此,三星也一直在堅持自研手機處理器,但是堅持了數年後,還是放棄了自研CPU,轉而採用ARM公版架構。所以可見在守江山方面,對李在鎔來說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

另一個難題,就是如何帶領三星繼續發展壯大。

時代是一直在發展的,我們常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然而面對競爭對手的發展,如果自己原地踏步,實際上還是落後了,因此發展就是擺在李在鎔面前的另一大難題。

但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端倪,那就是三星的半導體產業。例如在李在鎔的領導下,三星半導體表示要在2030年實現超越台積電,成為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企業。

為此在去年日本斷供光刻膠等半導體原材料時,李在鎔奔赴日本約一周,近日李在鎔還奔赴荷蘭ASML總部督促EUV光刻機儘快交貨,這些種種舉動,無疑都是在擴大發展三星的半導體事業。

在李健熙時代,三星是實現從60分到90分的跨越,但李在鎔卻要面對如何從90分走向更高的分數。

很顯然這有困難,但也有歷史的機遇,例如半導體晶片製造,隨著全球逐漸進入數字化時代,對於晶片的需求正在呈現井噴式的發展,例如物聯網、5G、雲計算、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等。

當然,這是好的一面,然而如果進一步失利,那麼還可能退兩步,例如在其目前的優勢領域,像存儲方面,近日媒體報道,海力士以9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英特爾相關存儲業務,這無疑增強了海力士對抗三星的競爭力。

在顯示面板方面,無論是我國國內的京東方,還是蘋果,都在逐漸分食著三星的存量市場和未來市場。

那麼李在鎔能夠實現三星的第三次創業嗎?答案還是交給時間來給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