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言:「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一個天才人物,往往會經歷常人難以經受的苦楚,只有經過生活的千錘百鍊,天才的才能才會展現在世人面前。
天才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幸運的是他們擁有常人無法擁有的天賦,不幸的是他們難免受到家庭、社會、時代的制約。遍觀古今中外,許多天才一般的人物都經歷過艱難困苦,而這些磨難就像一把銼刀一樣,將天才平凡的外殼挫去,露出裡面金子一般的光澤。
豆瓣高分電影《心靈捕手》大致講述的是一位高校的數學教授意外發現了一名具有極高數學天賦的清潔工的故事,而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一位具有極高數學天賦的人,他的名字叫做余建春。余建春在揭開數學難題之前是一位河南的快遞小哥,而在他揭開難題之後,他受邀到浙大給博士講課。那麼在余建春身上發生了怎樣的故事,他是如何揭開數學難題,又是如何受邀到浙大講課的呢?
余建春出生在河南農村的一個貧困家庭,而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余建春後來的成長。由於經濟來源十分有限,所以余建春一家想要吃飽穿暖都是一個不小的問題。不過儘管家裡十分貧寒,但是余建春的父母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一定的知識,或許他能夠展現和常人不同的一面,從而改善家裡的條件。
余建春在學校的時候並沒有突顯出和其他孩子不同的天賦,甚至學習成績並不怎麼好,一般都是在中下游。另外,余建春的數學成績很一般,在班級里絕對算不上突出。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余建春的數學天賦主要體現在數字上,而在面對幾何圖形時,起不了作用。
在余建春上學的時候,他的父母接連離開了人世,只剩他一個人生活。雖然前方困難重重,但是余建春相信讀書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於是他進入了職高學校,畢竟職高不僅可以學一門手藝,而且還能早早地出來打工掙錢。後來余建春進入了鄭州牧專,選擇了畜牧專業,這次選擇可讓後來的他吃了不少苦頭。
當從學校畢業之後,余建春開始尋找工作,但是在當時畜牧專業並不吃香,不僅工作地點遠,而且工資也不高,這讓余建春非常為難。在經過一番艱難的考慮之後,余建春放棄了從事畜牧業,而是進入到了快遞行業,成為一名快遞員。
快遞員是一個重複性很高而且相對枯燥乏味的工作,但是余建春卻能夠從中苦中作樂,選擇在業餘時間學數學。憑藉自己對數字的敏感以及從前的數學基礎知識,余建春在數學上進展很快。正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余建春碰到世界數學難題:關於卡麥可數的數學題。
余建春是一個認死理的人,在碰到這個數學難題之後,他被它點燃起了鬥志,下定決心要將它的答案找出來。就這樣,每天下班之後,余建春就趕回自己房間鑽研起這道數學難題。最初他一點頭緒的沒有,為了尋找解題思路,他開始涉及高等數學,希望從中能夠找到一種解答方法。
春去冬來,余建春一直在埋頭鑽研這道難題,8年之後,憑藉自己對數字的敏感,他終於找到了這道難題的答案。雖然余建春得出了答案,但是在他的面前有一道難題,那就是這個答案是否真的正確。為了確認答案,余建春開始給許多高校的學校教授發郵件,並將自己解題的結果附在其上。
日子一天天過去,余建春一直沒有等到回信,這讓他的心情焦急萬分,心想:難道自己的答案有什麼問題嗎?就在他快要放棄希望的時候,在2016年的一天,他收到了浙江大學教授蔡天新的回信。在這封回信中,蔡教授表示已經看過他的信件,並邀請他來參加浙江大學的數學研討會。余建春看完這封郵件後內心非常激動,他終於等來了證明自己的機會。
余建春如約來到了浙江大學的數學研討會,並受到了熱情招待。在研討會上,余建春面對著下面的碩士生、博士生和教授講出了自己的解答過程,並且還說出了自己其他的數學發現。在他講完之後,台下是一片掌聲,蔡教授也表示這些都是很重要的發現,對余建春稱讚有加。之後,余建春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公司聽說此事後,都向他拋出了橄欖枝,而他最終選擇在絲綢之路控股集團里當一名數據分析師。
余建春最可貴的不是他在數學上的天賦,而是他堅韌不拔的性格。為了揭開這道數學難題,他花了8年的時間,這是常人根本無法想像的。當你抱怨自己平凡時,應該想想自己做了多少努力來成就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