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爆發,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呼籲成立一個「國際軍團」後, 有大量外國人報名參加僱傭軍。現在100天過去了這些傭兵的現狀如何呢?
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伊戈爾•科納申科夫少將稱,湧入烏克蘭的外國僱傭軍已經枯竭,目前他們在烏克蘭的總人數從6600人減少到3500人。他補充道,與此同時,「頓巴斯的僱傭軍數量減少了幾個數量級。」
他說,大多數僱傭兵在頓巴斯被消滅,我們說的是那些在烏克蘭武裝部隊和國民警衛隊的部隊中參加戰鬥的外國人。這一類別遭受的損失最大。此外一些僱傭兵在到達戰區之前就被消滅了。
美媒稱,這些外籍僱傭兵大都是退伍特種兵,主要來自美國、英國以及德國。據此前統計前往烏克蘭的僱傭兵中,美英國籍的約占一半,餘下的多來自歐洲國家。前往烏克蘭的外籍僱傭兵中,絕大多數人都是抱著「戰地觀光」「一戰成名」的心態報名。有些人還是西方退役軍人,因不滿足在國內「無聊平淡」的服役經歷,選擇去烏克蘭「尋找刺激」。
現實讓幻想破滅
「瓦利」是一名前加拿大士兵,曾有西班牙媒體稱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狙擊手」。「瓦利」響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號召,自願為烏克蘭而戰, 然而現實讓他的幻想破滅了。他回國後控訴烏軍武器裝備不足,訓練不足,傷亡慘重,軍中還出現投機倒把和逃兵現象。
一名曾在海軍服役的英國僱傭兵分享了他對參與俄烏衝突的印象。這據他說,烏克蘭準軍事部隊中有相當多來自英國的僱傭兵。這些人大部分超過30歲,曾在特種部隊、海軍和空軍的步兵部隊服役。其中有一些「年輕人」玩夠了「電腦射擊遊戲」,決定嘗試真正的軍事行動。與此同時,在抵達烏克蘭後,僱傭軍們感到非常失望。據英國人報道,烏克蘭武裝部隊內部一片混亂,想要參與衝突的外國人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被派往前線。
烏克蘭的外國僱傭軍抱怨制服簡陋和缺乏武器。《華盛頓郵報》寫道,他們中的許多人正在尋找離開該國並返回家園的方法。在接受該媒體採訪時,來自美國和其他地方的外國戰士描述了期望與現實之間的明顯差異。該報報道,他們記得他們是如何在裝備和武器不足的情況下參加戰鬥的……其他人看到朋友死去,並認為夠了就夠了。
美國海軍陸戰隊一名代號為「達科塔」的老兵說,他幫助烏克蘭軍方掌握了標槍反坦克系統,但相應的武器發給了他的支隊,但沒有安裝操作所需的電池。據他說,到第二天晚上結束時,達科塔支隊的20名志願者中有8人離開了崗位。其中有一名海軍陸戰隊老兵,他顯然是用石頭砸壞了自己的機槍,希望以此作為戰鬥損傷。另一名志願者,為了不上戰場,假裝受傷。
僱傭兵自身準備不足
英國人馬特·羅賓遜是約克郡本地人,他在接受《電訊報》採訪時直言,大部分從西方國家來的外國人的主要目的就是朝人射擊。他感嘆由於火炮在戰爭中作用太大,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這樣的機會。馬特·羅賓遜稱:「雖然大部分來這裡的人都想朝人開槍,但在有機會射殺別人之前,更有可能早早被炮彈打死。「
一名曾在基輔州參戰的退役英國海軍陸戰隊員稱:「我們在這就是替死鬼,不管怎麼說,俄羅斯人擁有專業的軍隊和非常多的先進武器。」這位僱傭兵特別提到俄羅斯無人機的高效性,它們能精確引導炮彈擊中烏軍及外國僱傭兵陣地。他還指出,戰爭前兩周,他曾三次落入這樣的「危險情境」。
即使在伊拉克或阿富汗打過仗的僱傭軍中,有一半人根本沒有想到他們會與一支裝備有飛機、火炮的現代化軍隊作戰。烏克蘭沒有有組織的空中支援,只能在地面上作出決定,往往與鄰近的部隊沒有聯繫,烏克蘭指揮部缺乏果斷,要求他們要麼等待上級的命令,要麼在陣地上保持耐心。
戰場被俘不受國際法保護
俄羅斯國防部稱,僱傭軍不是戰鬥人員,根據國際法不受《關於戰俘的日內瓦公約》的約束。被捕的僱傭軍面臨刑事責任。在DPR和LPR中還沒有廢除死刑。科納申科夫說,外籍僱傭兵不會被作為戰俘對待,而將面臨刑事責任,最好的結局是長期監禁。
回國後還可能受到審判
韓國外交部將烏克蘭指定為禁止旅行地區,而且是最高級別。如有觸犯者,將會受到法律制裁。網紅李根大尉已被提起了兩項指控:非法越境和作為僱傭軍參與外國軍事行動。根據韓國現行刑法,他將面臨長期監禁、剝奪公民身份甚至死刑。李根在抵達機場後立即被韓國警方逮捕。(冪談天下/張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