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股權遭質押凍結!亞太財險怎麼了?

2024-09-18     國際金融報

罰單,是亞太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下稱「亞太財險」)近段時間繞不開的關鍵詞。近一個月內,這家公司因多項違規行為連收多張罰單,合計罰沒111.1萬元。

亞太財險面臨的問題還不僅於此:其前四大股東所持有的98.32%股權目前均被凍結或質押,業績表現也不容樂觀,2023年再度由盈轉虧,虧損金額達7.06億元。

這一連串數字,為亞太財險的內部治理敲響警鐘。

一個月內頻收罰單

短短一個月內,亞太財險連續三次在公司官網披露接受行政處罰的公告。

當中最大的一筆罰單來自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圳監管局,直指該公司未按照規定運用保險公司資金,處以罰款90萬元;時任亞太財險副總裁兼首席投資官、財務負責人于海波對該違規事項負有責任,被警告並追加10萬元個人罰款。

記者了解到,于海波現已升任亞太財險總裁。簡歷顯示,其財務工作經驗豐富,曾任山西泛海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財務部經理、財務總監,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資產財務部資金管理中心總監、資產財務部總經理、房地產開發集團總部資產財務部總經理等職務。

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告訴記者,未按照規定運用保險公司資金不僅僅會帶來監管和信譽風險,不當的資金運用還可能會導致公司資金損失甚至財務危機,並因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而承擔法律責任。

亞太財險回應稱,公司深刻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已採取行動進行整改,包括完善制度和系統、內部自查等六大措施,旨在加強公司治理與風控管理,確保所有業務活動合規,並將以此次監管處罰為契機,持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保障長期穩定發展。

分公司層面上,因跨省經營保險業務,亞太財險浙江分公司被警告並處罰款3萬元;時任亞太財險浙江分公司總經理于洋被警告,並處罰款1萬元。

亞太財險天津分公司則因未按規定進行執業登記和管理,以及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經營保險業務,被警告並處罰款4萬元;時任亞太財險天津分公司商業險部經理石效榮、個人保險代理人房玉龍分別對上述兩大違規事項負有責任,被處罰款1萬元、2.1萬元,合計罰沒7.1萬元。

談及公司內部治理,楊帆認為,一要加強合規意識,確保所有業務活動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二要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建立健全風險防控機制;三要優化治理結構,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和透明度;四要加強員工培訓,提高整體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以保障公司的長期穩健發展。

大比例股權遭質押凍結

公開資料顯示,亞太財險總部位於深圳,前身是1982年成立的香港民安保險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2005年獲准改建為全國性綜合財產保險公司——民安保險(中國)有限公司。

2011年,經原保監會批准,海航資本控股等多家公司聯合受讓民安保險(中國)有限公司100%股權,後者隨之更名為民安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下稱「民安財險」)。

2015年11月,新華聯控股聯合泛海控股等公司一同拿下民安財險100%股權,成為其新的控股股東。次年1月,民安財險正式更名為亞太財險。

目前,亞太財險共有5家股東。其中,前四大股東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武漢中央商務區」)、中國民生信託有限公司(暫未取得監管批覆)、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重慶三峽果業集團有限公司所持有的98.32%股權均被凍結或質押。

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5月,原銀保監會公布的第五批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中,亞太財險控股股東武漢中央商務區赫然在列。

《銀行保險機構大股東行為監管辦法(試行)》明確指出,銀行保險機構大股東質押銀行保險機構股權數量超過其所持股權數量的50%時,大股東及其所提名董事不得行使在股東(大)會和董事會上的表決權。

「股權質押屬於股東正常的融資行為,由於亞太財險是獨立的法人機構,股東情況對公司經營管理沒有直接影響。」亞太財險相關負責人表示。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股權質押是股東融資的常見手段之一,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流動資金,以緩解公司在資金方面的缺口;股權凍結則是司法機關在保全、執行過程中根據債權人申請採取的司法強制措施,是股東與他人存在糾紛所致。

「這兩者對於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一般不會產生直接影響。但是如果保險公司股權被大量質押、凍結,就需要提高警惕。」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這一方面會向外界傳遞公司經營不善的信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輿情危機,致使擔憂情緒在消費者中蔓延;另一方面,一旦股東股權出現問題,導致股東權利被限制行使,可能會對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產生一定影響。

尚未實現穩定盈利

從業績表現來看,亞太財險近年來一直遊走在盈虧邊緣,且虧損幅度大於盈利。

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虧損4.47億元後,2017年—2020年亞太財險連續四年實現盈利,凈利潤分別為0.14億元、0.34億元、0.43億元、0.61億元。

可惜好景不長,2021年亞太財險由盈轉虧,凈虧損4.95億元;2022年稍有好轉,盈利0.52億元;2023年再度轉虧,虧損金額創下近年新高,達7.06億元。

對此,亞太財險表示,近年來國內經濟形勢持續低迷,資本市場波動較大,投資收益普遍承壓,疊加颱風和暴雨災害頻發,都給公司經營帶來了階段性壓力。「此外,考慮到部分交易方存在流動性壓力,公司基於謹慎性原則,對部分未按時兌付的投資項目計提了減值準備。」

制表:王瑩

今年上半年,亞太財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28.75億元,但凈利潤僅有0.024億元。償付能力方面,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亞太財險的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134.47%,預計下季度末將下滑至127.50%。

此外,根據2023年原保費收入前五名的商業保險險種經營信息,亞太財險前五大險種分別為車險、責任險、健康險、意外傷害險和企業財產險。不過,去年這五大險種均處於承保虧損狀態,其中車險承保虧損0.43億元,僅次於健康險。

一家中小財險公司車險部總經理向記者指出,車險綜改後,行業規模與利潤向頭部主體集中的趨勢愈發明顯,中小險企生存和發展的空間被進一步擠壓。因此,對於中小險企而言,要摒棄粗放式發展,堅持「穩」字當頭,圍繞效益中心,以「專業化、精細化、集約化」為抓手做好車險經營。

記者 王瑩

編輯 姚惠

責任編輯 孫霄

—— / 好文推薦 / ——

  • 歐央行降息,市場爆發!
  • 趙一鳴零食亮起安全紅燈
  • 出發!目的地:中國
  • 哈里斯與特朗普首場電視辯論
  • 雙「王炸」!華為三摺疊 VS 蘋果AI
  • 極米科技利潤消失之謎

點亮「在看」,你最好看!(*╯3╰)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4812bbfa2635ba49993b81381e0a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