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建禮
編者按:4月4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主辦,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承辦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座談會在京召開,與會專家學者和主創代表圍繞著《大考》《我們這十年》《山河錦繡》《縣委大院》《狂飆》五部電視劇,總結其共性特徵和個性特質,探討其對現實題材創作手法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方面的貢獻。本文為作者在此次座談會上的發言。
去年下半年至今,《大考》《山河錦繡》《我們這十年》《縣委大院》《狂飆》等一批優秀現實題材電視劇播出後引發全國觀眾廣泛反響,掀起觀劇熱潮。這些作品的共性是具有真實的生活細節、精湛的藝術細節、精彩的典型人物,閃耀著理想主義的光芒,對今後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具有借鑑和參考意義。
真實的生活細節源自堅實的生活積累
上述現實題材作品之所以能受到觀眾喜愛,最重要一點是它們通過對細節的真實刻畫,描寫了真實的生活,塑造了真實的人物,表現了真實的情感。這離不開主創人員在創作過程中提前調研採風、深入體驗生活,有堅實的生活積累。
《大考》作為一部描繪疫情下高考的群像劇,通過描寫五個考生家庭在高考前200天的奮鬥經歷,用極為貼近生活的故事情節和台詞,引發觀眾情感共鳴。該劇總製片人馮微微透露:「主創團隊先後走訪了10多所高中、10多所大學,查閱搜集了大量資料和素材,獲得了主要人物原型的生動素材。」
第一集中,陳寶國在教學樓里遇到幾名遲到的學生,不是責怪批評,而是幫他們找了一個遲到的理由,這樣生動的生活細節,就是通過走訪獲得的。
《山河錦繡》前10集真實呈現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中西部山村的落後面貌,不僅描述了經濟面貌的落後,還有人們思想觀念的落後,如家長包辦兒女婚姻、沒錢就上山砍樹等。劇中的農村標語、年畫、手電筒、自行車等真實生活細節,有濃厚的年代質感。
為更好地還原歷史背景,該劇主創團隊在前期調研中先後採訪近百位扶貧工作者,在陝西、河南,貴州等地數百個村落實地採風。
《縣委大院》中,無論是縣委大院內的領導班子,還是縣委大院外的人民群眾,都非常真實而接地氣。該劇編劇王小槍為了創作該劇劇本掛職擔任副縣長五個月,為塑造生動豐滿的人物形象提供了紮實的生活基礎。
《狂飆》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細節感滿滿,真實可信地呈現了20多年的時代變遷,就連劇中角色在不同階段使用的手機,都切實符合當時的年代和人物身份。
有熱心的網友扒出了該劇出現過的手機型號,總共找到了17款手機,僅諾基亞手機就用了6款,華為手機也有6款。
《我們這十年》以單元劇的形式,講述了2012到2022這十年11個不同行業平凡奮鬥者的故事,全部取材於人民群眾的真實故事。
精湛的藝術細節體現高超的專業技能
生活細節真實是藝術真實的基礎,但僅有生活細節真實也還不夠,還需要在表演、攝影、美術、道具等藝術細節上精益求精,體現出高超的專業技能,才能拍出精品。
《狂飆》中,張譯、張頌文、吳剛、高葉、賈冰等演員通過精湛的表演呈現出的藝術細節,是吸引觀眾的重要因素。比如安欣和高啟強在醫院走廊里隔著移動的警戒線對峙那一幕,成為該劇的名場面之一。高啟強那句 「告訴老默,我想吃魚了」成為網絡流行語。
《狂飆》在攝影上的精益求精也令人稱讚,劇中有不少精彩鏡頭,比如安欣與高啟強擦肩而過、從此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向那個鏡頭,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在美術方面,有網友在網上分享了《狂飆》劇組的美術概念設計圖和氛圍渲染圖,令人嘆為觀止,很多實拍鏡頭都是按照這些設計圖拍攝的,這體現出《狂飆》劇組對藝術細節的精益求精。這讓我想起著名導演徐克,他的手繪分鏡頭圖把人物、場景、動作細節都畫得非常精緻,堪稱一絕。
《大考》無論是光線、服裝、還是色調等藝術細節都對故事發生的環境和年代進行了真實還原;《山河錦繡》無論是人物的服裝、膚色還是場景道具都真實可信,劇中角色都說一口地道的陝西方言,這些藝術細節令人稱道;《縣委大院》的出品方正午陽光以注重藝術細節而著稱,該劇在表演、攝影、美術、道具等各方面保持著較高水準。
精彩的典型人物,閃耀理想主義光芒
「典型人物所達到的高度,就是文藝作品的高度,也是時代的藝術高度。只有創作出典型人物,文藝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上述幾部電視劇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劇中都塑造了精彩的典型人物,正面人物閃耀著理想主義的光芒。
《大考》中,陳寶國飾演的四中老校長史愛華、王千源飾演的一中校長王本中、李庚希飾演的留守女生田雯雯等多位生動飽滿的人物形象,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山河錦繡》 中,李乃文扮演的趙書和、王雷飾演的國文、顏丙燕飾演的柳秋玲,胡明飾演的柳大滿堪稱是全劇的靈魂人物。
《狂飆》成功塑造了安欣和高啟強正反兩個典型人物。張譯飾演的安欣身上具有強烈的理想主義色彩,正是因為他的鍥而不捨,才最終將京海黑惡勢力繩之以法。
張頌文飾演的高啟強有完整的人物成長曲線,有血有肉,鮮活生動。他身上的平民色彩和小人物逆襲的傳奇經歷,以及有勇有謀、勤奮好學的個人魅力,能贏得觀眾好感。全劇對高啟強的塑造太過精彩,使得很多觀眾對他恨不起來。
但最終邪不勝正,一身正氣的理想主義者安欣扳倒了走上歧途、唯利是圖的高啟強。
綜上所述,真實的生活細節+精湛的藝術細節+精彩的典型人物,是現實題材創作的三要素。同時,正面人物要有理想主義色彩,這是畫龍點睛之筆,點出了讓觀眾看到光明的眼睛。
只有這樣才能「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美善戰勝醜惡,讓人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就在前方」。這就是我總結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的「3+1原則」。
(本文作者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新媒體委員會秘書長、「影視風向標」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