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技在非洲大陸生根發芽!菌草技術成非洲人民「致富草」→

2024-09-02     央視財經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近年來,在中非合作論壇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等框架下,中非農業務實合作結出不少碩果。位於非洲中東部的蒲隆地降水充沛,自然條件適合水稻生長。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中國政府從2009年開始向蒲隆地派遣農業專家組。來自中國的農業專家們在蒲隆地教授當地農民現代的種植技術。

中國農業專家楊華德,從2015年起一直堅守在蒲隆地。

中國援助蒲隆地農業專家組組長 楊華德:我們首先從中國引進了中國的雜交水稻品種,使它的產量水平得到顯著提升。看到當地豐收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候,目前我們已經培訓了大量的農民,要留下一批當地的技術專家。

中國駐蒲隆地大使 趙江平:希望通過雙方共同配合,助力解決蒲隆地的糧食安全問題。我們也希望和非洲國家進一步加強各領域的合作。

中國農作物品種和農科技術跨越山海,在非洲大陸生根發芽。中國的雜交水稻推動非洲多國水稻產量從每公頃平均2噸提升到7.5噸,中國的菌技術帶動當地數十萬人增收,成為幫助非洲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致富」和「幸福」。

中非共和國農戶 烏古拉卡赫爾韋:在中國的幫助下,給我們帶來了菌。多虧了菌,我們的生活正在發生變化。

「減貧惠農工程」是中國同非洲國家共同實施的「九項工程」之一。在「減貧惠農工程」中,中國立項實施了47個減貧和農業項目。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王一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42f7c4cfceed4d830167bff6bade0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