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直氣壯地遊手好閒,還真讓人羨慕

2022-04-16     紅顏秀影

原標題:理直氣壯地遊手好閒,還真讓人羨慕

法國,這個獨特的國家,似乎成為了「浪漫」的代言詞,

慵懶的卷髮、烈焰的紅唇、流光溢彩的塞納河畔,

咖啡和可頌麵包,玫瑰金色的艾菲爾鐵塔……

大概就是這些表象的東西,讓我們覺得:法國的巴黎,無比的浪漫,且令人嚮往。

而當我們觀看法國電影時,我們又在感受著什麼?

其實,法國電影的浪漫並不在於構建空中閣樓,而是將浪漫穿插在現實中

讓我們在看到醜陋現實的同時,仍然可以感受到那些世間美好的存在:

——愛、夢想、詩歌、自由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

比如《燃燒女子的肖像》里美得讓人靈魂震顫的雙女愛情,

極少的言語、卻是火花四濺的眼神接觸,

愛到水深火熱、情意正濃時,終究愛情是難敵時代與環境的約束,

也曾有過與你一起奔走的衝動,但只能化作布列塔尼島樹叢里的奔跑,

以及我的畫像上永遠陪伴著我的關於我們記憶的28頁。

愛,也不是為了它,就可以戰勝一切,

兩個人的愛再濃烈,終究是現實打敗了愛情浪漫

唯有回憶,依然是支撐我們活下去的勇氣。

又或是與雨果小說同名的《悲慘世界》

一邊是海明威筆下「流動盛宴「華麗美麗的巴黎,

一邊是躁亂的社會:警察、阿拉伯人、吉普賽之間無法調和、無法理解的矛盾,

在浪漫的對面,不一定是醜陋的現實,敢於面對現實的勇氣,也是一種浪漫:

俯視的長鏡頭下左右搖擺的動亂鏡頭、環繞著幾個勢力不同的群體,

華麗的混亂,也是一種現實式的惡之花美感。

法式的愛情電影,也是浪漫與現實的混合,

比如《所言所行》中,中產階級一邊談論至高無上的愛,一邊又忍不住地出軌,

你可以說這是他們在對真愛進行的探索,也可以說是中產愛情的虛偽和言行不一,

但是,能夠以一種浪漫的方式把中產的「所言所行「展現出來,

這也是法式的浪漫特徵:敢於正視現實的殘酷~

正如2014年的一部法國電影:《輕鬆自由》

兩男一女,合租共處一室,老套的愛情三角戀與年輕人對未來的迷茫與思考,

被法國人玩出了不一樣的新意和現實感。

「不想上班」大概只是現代打工人的一種儀式口號,

為了「搞錢」,很少有人選擇真正的「擺爛」,

畢竟人類是社會型和勞動型動物,無事可做就會開始空虛,就會尋找「生存的意義」

而更重要的是,攀比和慾望,會讓我們覺得:

——沒有錢,就無法很好地生存,就無法擁有社會地位和意義。

而《輕鬆自由》中的三個主角,就相當有意思了,

兩男一女的配置,都是年輕的大學畢業生,剛剛進入社會。

漂亮精緻的短髮女主,是個有事業心、對生活和事業都充滿熱情的女孩,

她伴隨著音樂跳舞,在周六晚上,喝著香檳,看一部有趣的電影,

她不停的參加社交和實習工作,也不會judge、消極或者躺平的生活方式。

而有趣的就是我們的男主角塞巴斯蒂安,

他有好幾個博士學位在手:文學、中文……..可他卻沒有什麼抱負:

最大的願望就是每天可以安心的躺著,享受充足又安心的睡眠,

發獃、睡覺、沒有夢想……

在內卷的時代,這些卻成為了塞巴斯蒂安的日常

「我對成功不感興趣,我胸無大志,我什麼都不想做,只要開心就行。平和的生活,然後平和的離開。躺下是我的興趣之一,我喜歡舒張伸展,那就是我的志向。就做一個平和的舒展的人。」

作為一個博士學位在手,一身才華的年輕人,塞巴斯蒂安卻選擇了躺平,

領著救濟金不去工作,正大光明的說不想工作,

而合租中的另一個男孩還支持著他的「躺平夢想」

另一個積極實習和社交的女孩雖然和自己的想法大相逕庭,卻又尊重著自己的夢想。

三個人,三種不同的生活模式,卻也能和諧共處

伴隨著音樂,在公寓跳一支舞,可以談天談地,談文學和夢想,

不被主流的焦慮所影響,只是停下來,不需要特殊的意義。

當一群穿著西服、拎著公文包的白領,整齊劃一地走向地鐵站去上班時,

塞巴斯蒂安悠閒地與人群逆流而行,

主流社會的口號是:你千萬不要停下來,要追逐夢想,要努力工作!

而法式哲學卻選擇了一條完全任性的道路去思考:

我什麼都不做,是因為我害怕,害怕失去,也害怕改變。

我選擇面對我的懦弱,聆聽我內心的聲音,這未嘗不是一種勇敢

主流的思想是要內卷和奮鬥,而我選擇過一天是一天,

我不要改變世界,也不被世界改變,只是享受我最珍惜的輕鬆與自由。

不僅如此,兩男一女在巴黎合租的三角戀,也被法國人拍得一點都不矯情,

沒有粘膩的情情愛愛或者爭風吃醋,三個人反而是三種生活方式的融合對立

愛社交也勤奮工作的女孩兒,打零工也在尋找著自己工作的男二,還有才華橫溢卻選擇躺平的男一。

三種生活方式合租在一起,有暗戀,也有對立,這才是人性

理直氣壯地遊手好閒,按部就班的工作,會偶爾停下來休息一下,喝杯小酒,

一直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在尋找自己夢想的路上……

三個人竟然在巴黎這座流動又快節奏的城市,構成了一種不可思議的烏托邦。

生活這趟旅程,每個人都是行人,活著的意義,從來沒有標準答案,

到最後,女一號找到了新男友,離開了兩個男生,

從對塞巴斯蒂安輕鬆自由生活態度的欣賞,延續到開始覺得他過於消極;

男二號則在暗戀的女孩出走後,開始工作,成為了體育解說員,並離開了塞巴斯蒂安。

而塞巴斯蒂安,也終於在一直的躺平中,感到了失落和迷茫;他開始重新上路,

是文學博士又怎麼樣,如果一定要做,那就做我喜歡的

我喜歡睡覺,我喜歡浪費時間,於是我靠自己最擅長的事做起了生意:

——賣床、睡遍每一張我要銷售的床,賣一張雙人床給自己暗戀的女孩……...

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沒有標準答案

我年紀輕輕坐在長椅上曬太陽、吃餅乾、休息一下,選擇暫停;

我是文學博士,也可以去做銷售,因為我漫長的生命里,最愛的就是睡覺……

電影的最後,他雖然「走上正軌」,繼續工作,找到女友,

但他還是牽著女友的手穿過那湧向地鐵口的白領人潮,

這大概是法式的浪漫真諦,舉重若輕

明明是內卷和躺平這種現代人焦慮的題材,卻處處透露著輕鬆懶散的風格;

看起來瑣碎不知所云甚至矯情的對話,卻又有發人深省的點睛之筆。

我沒有繼續躺平,也沒有找一份適合本專業或者高薪的工作;

我只是把愛好做成了事業,看,人生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獲得就一定要失去……

當周圍都在內卷的時候,

背道而馳並不是懦弱,也不是走錯了路,而是一種嘗試,一種勇氣,

人生那麼長,從來就沒有標準答案,

當你累了,迷茫了,無聊了,那就停一停~沒有什麼不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40dc6d3a93cc3490354d4569ccec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