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大企業都在進行秋招,應屆的畢業生都在陸續找工作。在用人單位招聘的過程中,有一個細節引起大家的注意。那就是部分企業對研究生的本科學歷有要求。比如說,企業會要求學生的本科院校是211工程大學或者是雙一流高校。而那些本科非名校的研究生,就會被絕之門外。
這個隱形的要求,讓很多本科畢業於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感到心寒。畢竟自己從普通高校的本科,考到重點大學的研究生,已經是非常的不容易,而且也證明自身的能力不差。沒有想到研究生畢業以後,還會受到企業的歧視,確實讓人感到痛心。
我們非常熟悉的企業在招聘的時候,對學生的第一學歷都有要求。比如華為、中興等企業的總部招聘,要求學生本科和碩士的就讀學校都是211。還有部分國企的總部會要求本科是985高校。這些情況都說明本科非名校出身,就業還是受到影響。
為什麼企業會特別看重學生的第一學歷?筆者跟一個負責校園招聘的HR交談後,得出兩個原因,大家可以看一下。
一、本科和碩士都是重點大學畢業的學生,綜合素質更高。這是一個HR非原話,其中的道理也很簡單。學生經過高考進入大學,優秀的學生進入重點大學,經過四年的學校,基礎已經打好。研究生的三年只是深入某個領域的知識,普通的學生經過努力,也能夠做好。但是,從學生的基礎來看,本科是重點大學的研究生會更好。畢竟本科四年,學生的習慣、思維、價值觀等都已經形成。
二、企業降低成本的需要。從人口比例方面來說,我國的研究生還是處於稀缺狀態。但是,如果是大城市的大公司裡面,研究生就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存在。就像剛才所說的華為,總部的員工過萬,大部分都是高學歷的研究人員,很多都是海歸的博士學生。因此,華為在校園招聘的時候,都是選擇我國的重點大學進行宣講。前來應聘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重點大學的研究生,在這麼多的簡歷裡面,設定一些硬性指標,就能夠節約是面試的成本。
這兩個原因使得大型的企業比較看重應聘者的第一學歷,對本科非名校畢業的研究生確實有點不公平,也存在著就業歧視的嫌疑。不過,從總體的情況來看,企業還是更看重學生的研究生畢業的學校。如果在研究生階段,能夠跟隨導師做過大型的項目,也在頂級的期刊上發表過論文,相信很多企業都會搶著要。
大家需要明白一個事情,企業看重學生的第一學歷,主要是因為眾多應聘者的學歷相似,能力也基本相同,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才會看重研究生的本科出身。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企業都是看重學生的最高學歷,只要符合條件,那就會有機會進入面試,然後看的就是各位學生的綜合能力。
因此,民營企業基本不會歧視學生的第一學歷。在擁有研究生學歷的情況下,企業是非常看重學生的能力。當然,如果是想進入國企單位,可能就會存在一些本科學歷的限制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