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有5000多萬人「吃不上飯」?並不是糧食不夠,而是……

2022-07-13   吳格恩聊歷史

原標題:為什麼美國有5000多萬人「吃不上飯」?並不是糧食不夠,而是……

今年年初,受疫情的影響,人們對糧食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現如今國內的經濟已經逐漸恢復了,各行各業也實現了快速的增長。其實,國內的農民總數雖然比較高,但國內每年都會從海外進口大量的糧食,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國內的糧食成本也是比較高的,隨著機械化的不斷深入,農業也實現了快速的發展。

但在農業領域,人們一直銘記在心的就是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7月2日,中國雜交水稻再創世界新紀錄,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測產交出了「含金量」極高的答卷,雙季畝產均實現了「1500公斤高產攻關」的目標,達到了1530.76公斤,並且早稻的平均畝產達到了619.06公斤,晚稻平均畝產達到了911.7公斤。

該消息曝出之後,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有業內人士還指出,畝產1530公斤,已經創下了新紀錄,並且還有一定的意義。第一就是測產的第三代雜交水稻表現優異,還具備了多個優點,包括高產、抗病、抗寒、抗倒等等。今年南方極端天氣比較多,但袁隆平團隊研發出來的水稻,卻拿下了畝產911.7公斤,還是非常搶眼的。

第二,對於普通農民而言,未來可以輕鬆的駕馭測產水稻,之前長期都專門團隊駐紮,但此次測產的水稻,從播種到收穫,專家們僅僅只去過兩次試驗田,並且整個種植過程與農民們正常的種植幾乎一樣,因此即使是普通農民,也可以種植出這種畝產高達900多斤的水稻。對於農民朋友們而言,在土地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每年可以收穫更多的糧食。

第三,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國內糧食的高產,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們的糧食需求。其實,受疫情的影響,全球多個2022的糧食生產幾乎都受到了影響,尤其是越南、俄羅斯等糧食出口大國,目前已經宣布了暫停糧食出口,緊接著,聯合國甚至還發出了警告,全球將迎50年來最大的糧食危機。

對於中國的雜交水稻,在這樣的情況下,單產、畝產實現了提高,對於老百姓而言,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未來很大程度上能夠保障國內農業的快速發展,再加上機械化的不斷深入,未來國內的農業水平也將會隨之提高,農業占GDP的比重可能也會上漲,還能促進國內經濟的增長。對於廣大的老百姓而言,「民以食為天」是前提,只有保障了民眾的飯碗,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

但有業內人士指出,現如今美國卻出現了「吃不上飯」的現象,雖然美國的福利保障體系相對完善,即使是流浪漢,在美國也不至於沒地方睡,亦或是被餓死,但現如今受疫情的影響,美國飢餓人口的數量已經上漲到了5400萬人,而在疫情爆發之前,這一數據僅為3700萬人。為了緩解這一局面,美國已經發放了近19億分餐食。

其實,美國的農業是非常發達的,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並不是美國的糧食產量不夠,相反美國農業占GDP的比例還是比較高的,主要是原因是由於不少人失業,沒有足夠的錢購買食物,並滿足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但這一現象在疫情結束之後,可能會有所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