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少年》已經可以在線上觀看。
線上播出之後,評價依舊和在電影院上映時很相似。
看過的大多數在討論電影的劇情和立意,沒看過的總有一大堆模糊到不知道倒了多少手的圖、複製到已經找不到源頭的長篇大論。
《雄獅少年》的主角丑嗎?
確實丑,丑到一個村子就只有這麼三個受氣包,丑到三個人都很自卑,丑到人人都能隨意欺負他們,丑到鹹魚強都要吐槽阿貓除了丑沒有什麼缺點。
但是,丑,就活該被欺負嗎?
所以阿貓、阿狗和阿娟不認,鹹魚強不認,他們要證明在自己,他們不想再被欺負了。
可笑的是,在《雄獅少年》電影中,阿貓、阿狗和阿娟證明了自己,不用再被欺負,可是到了電影外,卻還要因為他們的容貌被欺負一次。
參與《雄獅少年》製作的有三個宣傳部。
電影播出後,包括吳京在內的很多影星都在自發安利。
電影處在風口浪尖時,央視多個頻道在為《雄獅少年》正名。
這樣一部算得上根正苗紅的動畫電影,非得被某些人扣上一個屁股不正的帽子。
我不理解……
製作人張苗說《雄獅少年》的人物建模最接近普通人的樣子卡通化之後的形象。
到了部分人那裡,成了「根據廣東人的形象建模」,成了「廣東人就長這樣」。
有人建議去看張苗的原採訪內容,不要看部分媒體只摘取片段的內容。
於是就有人拿張苗的照片去惡意P圖,去回懟幫《雄獅少年》說話的人「你就長這樣」。
現在部分媒體,甚至包括幾個很大的官媒,因為斷章取義,因為追逐更高的流量,造成過多少悲劇了?
明明有很多機會去找尋真相,但還是有很多人更願意相信傳來傳去的幾張截圖。
但凡看過關於《雄獅少年》主角的一張動圖,就能知道主角不是大家理解的那種「眯眯眼」。
但凡看過關於《雄獅少年》主角之外的任何一個角色的海報,就能知道整部動畫電影只有這三個「自卑到極致的小人物」。
但是,他們沒有,他們有大量的時間去複製粘貼長篇大論,他們有大量的時間去和人對噴,卻沒有時間去多看兩張圖。
讓自己做出一點點改變,獲得一點點成長,就那麼難嗎?
即便是到了現在,依舊有很多人本能地不希望國漫變好。
外國動漫能做到8分,在他們眼中就是10分的佳作,而國漫要做到12分,才可以入得了他們的法眼。
《雄獅少年》,或許錯就錯在它是一部國漫。
錯在它以為可以憑藉舞獅激起大多數人的民族自信,錯在它以為現在的觀眾每天嚷嚷著要做成年人看的國漫就是真的能看懂。
但是,它又是沒有錯的。
因為它根正苗紅,因為它背景過硬,因為它壓根就沒有半毛錢的可能夾帶私貨。
《雄獅少年》終將會像跳向擎天柱的阿娟一樣,用實力證明自己「是雄獅,不是病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