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闖入這顆星球的「新玩家」
這顆星球
其實是一個巨大的立體地圖
無數生命在此綻放
因多樣而魅力無窮
南極冰冷的海水中
有數不清的磷蝦繁衍洄遊
有龐大的座頭鯨張口即捕食
湯加的座頭鯨 攝影/AJ李藝
江蘇沿海的灘涂里
有麋鹿群悠閒覓食
有長途遷徙的丹頂鶴來此越冬
江蘇沿海灘涂上的麋鹿群
攝影/孫華金
西部雪山流石灘上
有珍稀的美麗綠絨蒿向陽開放
有高貴的君主絹蝶起舞翩躚
君主絹蝶 攝影/程斌
世界安靜地演化,人類的出現悄無聲息
約500萬年前,在這個星球的「東非地圖」上
誕生了新的玩家——人類
緊接著,世界各地都出現了
同樣零經驗的新玩家
他們被放置在不同的環境中
因為對自然界的好奇和探索而吃盡苦頭
然後,他們學會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霞浦 攝影/趙高翔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Live off the land
最初的荒蕪,被人類開墾出千頃良田
曾經的郁蔥,也為人類出讓一片空間
人類,憑著一雙手開荒
徹底融入了這顆美麗的星球
元陽梯田 攝影/嘉楠
從單打獨鬥到建立城邦
在各異的地形地貌環境下
人類的智慧在求生存中
體現得淋漓盡致
嘉峪關 攝影/呂雷亮
河流是地形地貌演化的重要營力
沒有它一刻不停地侵蝕、堆積
高山無以為谷,滄海亦無以為田
晉陝大峽谷 攝影/許兆超
因為有先民逐江河而居
我們學會了與水共存
從大禹治水到黃河防汛
從都江堰分水到三峽工程
我們知道了水流的力量
也領悟了如何避其鋒芒,借力發展
龍羊峽水電站 攝影/李俊博
因為活動範圍的限制
我們學會了就地取材
從丹巴藏寨古碉樓到雲南翁丁茅草屋
從陝西窯洞到嶺南蚝殼屋
我們了解生存環境的優劣
也學會了接受自然界的饋贈
丹巴藏寨 攝影/李志強
因為選擇了定居
我們開始研究耕種漁獵和放牧
從北方的粟到南方的稻
從西北的羊到東南的蔗
我們積累了剩餘的財富
也開始與他人交換生活所需
內蒙克什克騰旗烏蘭布統草原
攝影/柏樂
因為創造了交通工具
我們可以做到「千里江陵一日還」
從騎馬駕車到汽車高鐵
從烏篷小船到大型客機
我們追逐夢想的旅程更加輕快
民航飛機起飛瞬間 攝影/陳肖
一進一退,平衡法則
Balance and coexist
人類的飛速進步
讓聚落壯大成為城市
讓土地與河流承載歷史
《說文》有言:「城,以盛民也」
因此中國的城市都建得很大
因為要保護人民
但山脈的隆起,必然伴隨著盆地的沉降
這是大自然的法則
同樣,城市的擴張
帶來的必然是自然環境的改變
在成都遙望雪山 攝影/嘉楠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是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血脈和根基
林草退縮、土地沙化、森林火災
河湖污染、灘涂硬化、水土流失
……
大自然正在不斷警示我們
森林火災 攝影/李靠軍
虎豹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象群的種族交流通道被切斷
野生魚群數量驟減
遷徙的鳥失去了棲息地
無數動植物在城市高速發展的轟隆聲中
銷聲匿跡,走向滅絕
一個又一個物種消失不見
人類終於放慢了腳步
開始認真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
自然之道 萬物之生
Respect for nature
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
中華文明歷來崇尚天人合一
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在發展中保護 在保護中發展
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
積極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截至2022年底
中國各類自然保護地達到1.18萬個
約占我國陸域國土面積的18%
中國森林資源增長和人工造林面積均居世界首位
有效保護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類型
有效保護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
這是我們積極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誠意與行動
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庫爾德寧景區
攝影/王然
我們修復了適合動植物繁衍的生態環境
期待著離開家園的老朋友再回來
與人類共享城市的美好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的大鵟重回藍天
攝影/周夢爽
占地約680公頃的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
按照生物多樣性的設計思想
栽種多種林木花草
創造了近自然林系統
吸引了多種候鳥和留鳥來此棲息
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棕頭鴉雀
攝影/王奧
正在重塑的「海上森林」——海南東寨港紅樹林
不僅棲息著種類繁多的魚蝦蟹貝和浮游生物
還有大量昆蟲和鳥類在此覓食繁衍
人類也因紅樹林而獲益
在颱風暴潮、海嘯等自然災害面前
紅樹林就是堅固的天然屏障、海岸衛士
能夠抵禦無數的風浪
紅樹林 攝影/宋鶴鳴
山積而高 澤積而長
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
尊重自然 順應自然 保護自然
攜手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世界
奧迪中國,從未止步
Audi China
2023年
奧迪中國創新聚焦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議題
正式啟動全新企業社會責任項目
「奧迪中國自然城市行動」
倡導城市居民和利益相關方群體
共同踐行綠色生活方式
構建中國綠色宜居城市
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貢獻創新思路
以實際行動推動中國綠色發展轉型
並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奧迪中國攜手利益相關方
共同參與北京城市鳥類生物多樣性實地調研活動
「在中國,為中國」
秉持「與中國美好生活偕行」的企業社會責任願景
奧迪中國積極履行本土社會責任
關注生態環境保護
全力支持「綠帶行動」——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公益林項目
2021年至2030年
該項目將在甘肅、青海、內蒙古、寧夏等10個
生態脆弱的地區種植約850萬棵樹木
以「十年十地850萬棵」為目標
助力荒漠化防治
振興當地經濟,提高居民生活質量
奧迪全力支持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綠帶行動」公益林項目
奧迪還高度重視生產製造對環境和物種的影響
面向全球所有生產基地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
奧迪歐洲生產基地生物多樣性空間
位於長春的奧迪一汽新能源公司是
奧迪全球「零排放」計劃的一部分——
致力於脫碳、水資源利用、資源效率和
生物多樣性四大領域
旨在創造植物與自然之間的和諧
將各種生物多樣性區域與
各種不同的植物、綠地和水域
整合在一起為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貢獻力量
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奧迪對於中國市場的社會責任和貢獻
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通過持續有效的創新措施
為中國社會的可持續未來作出貢獻
「奧迪中國自然城市行動」正是其中一項生動示範
將對引領綠色城市生活方式
推動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帶來長期的積極效應
(廣告)